讀劉三解的《漢瓦》,還原歷史上劉邦最可能的真實面目

2021-12-03T00:14:27+00:00

劉三解,歷史研究者,他用這一本厚厚的《漢瓦:西漢王朝洪業啟示錄》,查找文獻,匯聚資料,鉤沉歷史,去探尋那些隱藏在歷史背後的真實邏輯,還原一個西漢王朝最有可能的本來面目。

《漢瓦》前言:誰開啟了兩千年的朝代循環?

2021-09-21T02:55:41+00:00

在此之前,周王朝所建構的宗法政治和小共同體社會,伴隨著春秋時代的禮崩樂壞而漸趨瓦解,「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的劇烈變動驅動著中國社會走向了列國兼併的戰國時代,舊秩序的瓦解又催生了「百家爭鳴」探索新秩序的思想活躍期。

為什麼韓信必須死?

2020-02-09T21:37:21+00:00

這種心態,其實他只是起始,所以,西漢帝國才自建立之初就處於「斗」的過程中,先和「異姓王」斗,再和「呂氏後族」斗,再和「功臣列侯」斗,再和「同姓諸侯」斗,再和「豪強大族」斗,再和「豪商巨賈」斗,斗到漢武帝的時代,甚至發展到和「貨幣經濟」斗,和「全國市場」斗,和「諸子百家」斗,和「四

從劉邦西進入關滅秦路線看「先入關中者為王」約定是否存在?

2020-05-29T09:49:03+00:00

然而,魏豹從彭城出發,帶著自家的「魏將」、「魏申徒」,並與懷王派出的「楚軍」同行,逆谷水西進,經蕭縣、下邑轉至栗縣,其目的地應該是魏、楚、秦軍曾來回拉鋸的睢陽、襄邑、雍丘一線,謀求擴軍、拓地,而且在章邯主力北上之後,睢水沿線屬於相對比較安全的戰場,不需要面對秦軍主力,這也應該是劉

詳解劉邦起家的秘密:人際關係成功學之外的真相

2020-03-28T03:55:32+00:00

所以,儘管陳勝起義距離沛縣並不遠,《史記·高祖本紀》和《漢書·高帝紀》中記載的地方勢力的猶豫,並非毫無來由: 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盡讓劉季。

科普:秦始皇統一的只是「幣」而不是「貨幣」

2020-01-06T04:21:54+00:00

九年義務制教育告訴我們,秦朝統一後施行了「統一貨幣」的制度,六國各式各樣的青銅鑄幣被替換成了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這也是秦始皇的一大功績。這種結論當然是基於「史料」的總結,最重要的就是兩條: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溢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

考古發現告訴你:秦始皇統一後「老秦人」的地位有多高?

2019-12-22T05:52:17+00:00

也就是說,「新黔首」是秦帝國的「新國民」,相對於秦制施行已久的內史與十二郡,這些新設郡縣出現了諸多的新問題,比如「吏」的缺員,文化、文字、語言的差異等等。所以,秦朝中央下達了一系列的專門指令,來對這些區域進行洗刷同化,比如嶽麓書院藏秦簡中的《新黔首挾兵令》:新黔首公乘以上挾毋過三

曹操的「唯才是舉」真的是為了和「士大夫階級」打擂台嗎?

2020-03-08T10:30:03+00:00

在此條件下,執掌中樞文書的,仍是文學之士,以至於能夠影響曹魏輔政國策的孫資、劉放擔任秘書監,也就是說,曹操「唯才是舉」的「選人」後門並沒有隨著漢魏嬗代而關閉,恰恰相反,君主的個人意志和內朝的權力,大量附著於文學之士的選用和提拔,以至於夏侯玄、何晏這樣的人物,身為親貴,也雅好文學,

考古發現告訴你:秦始皇統一後根本沒有剝奪六國舊貴族的身份特權

2019-12-23T06:55:37+00:00

依照先秦時代的世界觀,「遠支公族」沒有直系繼承權,根本就不能視作「六國」本身,完全沒有鎮壓的必要,秦始皇對於願意投效新朝的異姓貴族,像對商鞅、張儀、蔡澤、李斯之流一樣,賜予他們爵位和保障權利,完全可以理解。

韓信的命運轉折點為什麼是在砍頭的法場上?

2020-01-31T07:47:04+00:00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這個法場識別英才的故事很有戲劇性,在漢軍中竟然還出現過兩次,見《史記·張丞相列傳》:及沛公略地過陽武,蒼以客從攻南陽。

漢高祖劉邦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貴人」竟是漢武帝皇后的曾祖父

2020-05-04T18:40:56+00:00

問題是,「旗幟」本身是有界限的,也就是對於「撈過界」的行為總會受到反噬,比如武臣派出韓廣取燕地,燕人直接立國,魏人周市略地至齊境內就遭到了反攻,在他略定魏地之後,就想要迎立「魏王」,更進一步說,葛嬰立襄強為楚王,秦嘉自任大司馬並在陳勝死後立景駒為楚王,也都是對「故國」的法統的執著

千古名將韓信身世揭秘:根本不是平民逆襲

2020-01-31T11:01:03+00:00

見《史記·淮陰侯列傳》: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韓信背叛項羽的真正原因:項羽作為君主「太優秀」

2020-01-31T09:15:57+00:00

這一段記載,結合《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對辯士武涉的回答:韓信謝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基本上是過往歷史表述中,對於韓信在項氏集團麾下不受重用的重要例證,然而,對於歷史事實的辨析,「重用」是一個形容詞,其「反面」並不一定是「不重用」

從小兵到元帥的神話:韓信在升任大將軍前已經是「省部級」

2020-02-05T05:48:06+00:00

也就是說,掌管內附效忠的「蠻夷」,也見於《二年律令·秩律》中的「二千石」級:御史大夫,廷尉,內史,典客,中尉,車騎尉,大仆,長信詹事,少府令,備塞都尉,郡守、尉,*尉,漢中大夫令,漢郎中、奉常。

秦朝速亡的貨幣史新解:毀滅政府信用者終將為之陪葬

2020-02-24T11:33:45+00:00

秦始皇遷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到咸陽,又在關中大興土木,將六國美女宮室都搬進了關中,相關的工程徭使人數近百萬,約略估計有200萬脫產人口進入了關中,從而人為製造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動」。

如何理解《史記》中西漢開國史記載的詳略不均?

2020-05-01T19:16:24+00:00

歷史學者周聘曾有一篇名為《略論漢定天下過程中的呂氏武裝》的文章廣為流傳,指出呂后家族在漢帝國建立過程中曾經掌握了巨大的力量,與劉邦共同締造了新朝,正因為如此,呂后才立「諸呂」為王,要「呂與劉共天下」,這完全「合情合理」的訴求,卻為宮廷政變所傾覆,導致呂氏家族被屠滅,他們在歷史上的

韓信的青雲之路:初入漢軍時究竟有沒有受到劉邦的「冷遇」?

2020-02-05T03:47:56+00:00

也就是說,掌管內附效忠的「蠻夷」,也見於《二年律令·秩律》中的「二千石」級:御史大夫,廷尉,內史,典客,中尉,車騎尉,大仆,長信詹事,少府令,備塞都尉,郡守、尉,*尉,漢中大夫令,漢郎中、奉常。

破解楚漢之爭的勝負密碼:韓信為什麼要在「升官」後逃亡?

2020-02-09T23:21:13+00:00

根本原因就在於「連敖」的本職,在上文中已經提到了,是負責各種「名籍」、財物和輜重輸運、營造的「軍職」,按照現代的說法,屬於「後勤系統」,而在「滕公」夏侯嬰鼎力推薦之後,劉邦仍只是將韓信提拔到「治粟都尉」的軍職上,秩級固然大幅提升,本質上仍是將他視作「後勤專業幹部」,而不是真正的統

司馬遷錯了嗎?秦漢之間到底有沒有一個「楚朝」?

2019-12-23T02:21:55+00:00

這個「楚」並不是人們最耳熟能詳的項羽「西楚」,而是陳勝的「張楚」。意不意外?《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帝十二年)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韓信曾擔任的楚國官職「連敖」到底是個啥?

2020-02-06T14:59:45+00:00

大莫囂》中的《邦人不稱》一篇中也出現了「連敖」一詞,這是「葉公子高」的故事,一件事是他協助楚昭王抗吳復國,另一件事是白公勝之亂中,令尹子西和司馬子綦被殺,楚惠王出亡到昭王夫人宮,葉公子高逆勢平定叛亂,卻不居功,也不受賞,國人不知其功勞。

劉邦與張良的相遇引出一位曾同時左右楚漢兩國命運的「大BOSS」

2020-05-04T22:19:52+00:00

按照《史記·高祖本紀》和《漢書·高帝紀》的記載,在劉邦從沛縣到留縣投奔景駒之後,幾個月間有一系列大事,與東陽寧君陳嬰一起參加「碭東之戰」,次月,即秦二世二年二月,進攻碭縣,三天攻克,擴軍6000人,緊跟著攻克下邑,調轉矛頭又一次進攻豐邑,遭到挫敗,又過了一個月,劉邦聽說項梁兵多將

鮮為人知的劉邦崛起之路:他創造了反秦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真正勝利

2020-04-12T07:41:33+00:00

這個事件就發生在反秦起義的「第二階段」,儘管這個階段時間很短,自秦二世元年九月至秦二世二年十二月,滿打滿算3個月的時間,卻包含了劉邦起兵後的「第一次輝煌」和「第一次挫折」。

「布衣提三尺劍成就帝業」奇蹟背後:劉邦是楚人,也是魏人、秦人

2020-04-12T07:45:55+00:00

圖中的紅色部分是楚漢戰爭中彭越的「游擊區」,而這個範圍恰恰與上述統計中劉邦集團的列侯「從起」的區域大致重合,當然,如果能以更有層次的製圖來表示,就會發現,沛、豐、碭、薛,恐怕會紅得發紫。

秦朝貨幣制度有多先進?2000年前已經創造出了「信用貨幣」

2020-02-24T11:34:26+00:00

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益陽市文物處撰寫的《湖南益陽兔子山九號井遺址發掘簡報》發表的秦簡三二中有這樣一個案例:電影《秦頌》劇照十月已酉,劾曰女子尊擇不取行錢,問辭如劾,鞫審。

也曾仗劍走天涯:淮陰侯韓信身世揭秘

2020-01-31T01:31:09+00:00

見《史記·淮陰侯列傳》: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劉備在大哥公孫瓚麾下步步高升,為什麼要跳槽到陶謙的徐州?

2020-06-30T23:31:10+00:00

劉備和公孫瓚倆人的交情,在史書和《三國演義》小說中都有描寫,劉備也曾投奔到公孫瓚麾下,跟隨青州刺史田楷,由別部司馬到平原縣令,又到平原國相,看似一路榮升,結果,等到陶謙求援,只給了4000丹陽兵,劉備就跳槽到徐州陶謙門下,理由何在呢?

王允的權力遊戲:董卓死後一手好牌為何打得稀爛?

2020-08-27T05:50:02+00:00

在 一文中,我們說到了董卓的滔天權勢,在未央宮北掖門的門洞裡,挨了呂布一矛之後,便煙消雲散,當然,這也旁證了呂布在馬上作戰時,使用的武器並不是方天畫戟,而是長矛。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到底是不是真的?

2020-10-28T01:34:54+00:00

上期文章,我們談到了郭嘉在面對孫策可能偷襲許都的傳言時,拿出了一套言之成理的解釋,說明孫策一定會死於匹夫之手,用以安撫人心,這等於是指出了目的,卻沒有說明,為什麼預測和結果之間有如此高的驚人吻合。

郭嘉真的是曹操帳下的「首席謀士」嗎?

2020-10-28T01:39:16+00:00

上期文章里,我們談到了郭嘉兩次重要獻策中,內容文字與他人的過多雷同,哪怕是不謀而合,面對一個決策的老闆,也有些尷尬,這再一再二的,還非要說,曹操悔之不及,深恨不聽奉孝之言,是不是有點太電視劇了?

孫策被刺殺的幕後黑手真的是郭嘉嗎?

2021-08-05T16:57:40.499156+00:00

上期文章中,我們談到了「天才軍師」郭嘉的神預言,說孫策被刺殺,他就被刺殺,好像是他派的刺客一樣,當然,寫小說完全可以這麼寫,想像力豐富的人也完全可以當真,但結合建安五年四月這個重要時間點來看這段話,很明顯,另有玄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日期有什麼特別的呢? 答案就是,時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