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壽星崇拜及相關民俗——用文物解讀《西遊記》系列

2020-01-28T09:20:35+00:00

圖1明 琺華塑壽星與八仙人物像 山西博物院藏圖2 明 銀鎏金壽星像 蘇州博物館藏圖3 明 白玉雕壽星像 天津博物館蒧受這一文化傳統的影響,至清代早期還出現了僅以鶴、鹿表示長壽的圖像,如首都博物館藏清康熙釉里三色鶴鹿同春圖橄欖瓶。

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的吳昌碩,其篆書風格來源與特徵是什麼

2020-01-20T14:23:42+00:00

楹聯亦稱對聯、對子、楹帖、聯語,講究平仄對偶,與文學、金石學、文字學及書法藝術的關係非常密切。清吳昌碩 篆書凡將齋橫披 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作為近代詩書畫印第一人,其傳世楹聯亦甚多。

從俗浮沉——宋元明清玉器

2020-03-25T02:21:33+00:00

圖6清 白玉觀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總之,在宋元明清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之中,玉器的發展徹底擺脫了神秘感,而充滿著世俗的生活氣息。

徐悲鴻的收藏均是「暫屬悲鴻」,他的理想是建立國家美術館

2020-01-29T13:15:17+00:00

雖可說是權宜之計,但卻按部就班,符合當時時局,即先以各大學及各公立圖書館為先,「每年至少以五百金購買國中詩家、畫家、書家作品或手跡;視為重要文獻,而先後陳列之,庶幾近焉。購買選擇之權,在各大學或圖書委員會;購買之法,或亦購自作家,或國家每年舉行美術展覽會,同時派人選購。作品之出類

中秋佳節,桂子花開,家人團聚,月下賞花——清代董棨《時節圖屏》賞析

2021-09-20T04:55:12+00:00

紙本設色,此屏共 8 幅,均為縱 134、橫 30 厘米。這件畫屏為董棨晚年力作,畫法圓熟,運筆設色頗見功力, 所描摹之物,形象逼真,意態繁縟,筆致清脫。這件圖屏, 整體的風格比較雅致,畫中所繪皆是生活中常見之物,所表現的則是嘉興不同時節的習俗。歲朝圖第一幅《歲朝圖》。

安瀾園有何魅力?竟讓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四次選擇居住在此

2020-01-11T07:06:34+00:00

裱邊有錢鏡塘抄錄自《海寧州志稿》的文字,「安瀾園原名隅園,在治北。明太常陳與郊建地,遠闤闠,池周二十餘畝,有竹堂、月閣、流香亭、紫芝樓、金波橋諸勝,後為相國陳文簡公別業,復擴而充之,名遂初。園中曰環碧堂,迤西曰靜觀齋,又西曰天香塢、漾月軒,稍北曰賜安堂,東則九曲梁、十二樓,計地廣

四川博物院新入藏《釋迦牟尼說法》唐卡,有什麼樣的藝術風格?

2020-01-19T14:04:34+00:00

近日,四川博物院接收了一批成都海關查扣文物,其中一幅《釋迦牟尼說法》唐卡在眾多的文物中極其引人注目。

從裝飾到貨幣,黃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2019-12-15T14:29:28+00:00

初始——商周時期商周時期,統治階層和貴族集團已經注意到金這一特殊物質的存在,對金礦資源開採都有了實踐性的總結,這一時期金制器皿雖然已經出現,但還只是作為裝飾的角色而存在,尤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首飾、車馬器、兵器、甚至是錢貝等上面往往用金裝飾,金銀錯、包金和鎏金的技術出現,給青銅器

明早期的雕漆紋樣有什麼特點?是否有官樣作為參照?

2019-12-19T08:20:17+00:00

明早期雕漆指的是洪武、永樂、宣德三朝製作的雕漆,這一時期繼承了元代雕漆特點,造型規矩,用漆精良,髹漆肥厚,磨工精細。裝飾紋樣以花卉、人物、山水為主,另外還有少量動物紋(龍紋、鳳紋、螭紋等)。

從師法古人到歌頌祖國:吳青霞的繪畫藝術

2020-03-17T05:32:45+00:00

從19世紀上海開埠,到20世紀中期上海成為遠東第一大「摩登都市」,期間百餘年,形成了紛繁多姿的海上畫壇。

被譽為「唐法書第一」的《萬歲通天帖》,武則天為何保留摹本,卻將原件退回?

2020-01-10T15:32:59+00:00

唐摹王氏一門書翰卷 局部唐 摹王氏一門書翰卷 局部唐 摹王氏一門書翰卷 局部歷經千餘年滄桑流轉,武則天返還給王氏家族所保留的墨跡原件早已渺不可知,或許已經不存於世。

山東滕州特大盜墓案文物賞析

2020-03-10T16:10:36+00:00

公安部與國家文物局強力督辦,棗莊、滕州兩級公安機關歷時8個多月,成功偵破此案,打掉以秦某、高某為首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團伙,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2名,包括2名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追繳涉案文物229件,其中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5件,三級文物46件。2.春秋時期菱形紋青銅矛

詩書傳家——海寧陳氏長盛不衰背後的原因

2020-01-14T18:30:20+00:00

陳家的三位閣老,陳之遴有詩集傳世,陳元龍曾編纂大型類書《格致鏡原》,陳世倌治宋五子之學。陳之遴《浮雲集》陳之遴浮雲集 浙江省博物館藏該書縱27.4、橫18.2厘米。

明中晚期的雕漆紋樣經歷了怎樣的演變?

2019-12-23T08:29:50+00:00

圖8明萬曆 綠曲水地如意靈芝紋羅繡龍方補方領女袷衣 定陵博物館藏圖9 明萬曆 剔紅雲龍紋圓盒 故宮博物院藏大量官款雕漆及龍鳳紋題材出現,很顯然,明晚期的雕漆製作中有一部分是由官方主導的,且與當時皇帝的愛好、信仰密切相關。

歙硯:澀不留筆,滑不拒墨,金聲而玉德

2019-12-29T10:55:11+00:00

歙硯產於江西婺源龍尾山,因此地古屬歙州,初被稱為龍尾硯,後稱歙(州)硯。有學者認為歙硯的稱謂大約起於北宋景祐至治平年間,即公元1034〜1067年。歙石屬於變質岩,最終形成於約距今8億或10億年前。石質細膩,多為黑色、青黑色,少數為黃褐色。

商代玉器最突出的成就是什麼?它有什麼樣的審美效果?

2019-12-30T01:19:26+00:00

靈動多變的形體設計商代玉器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無論在題材的廣泛性還是器型的多樣性上,都達到了前朝和後代無可比擬的程度。

倪瓚的書法風貌,都藏在他清逸脫俗的書畫題跋中

2020-01-23T11:23:11+00:00

圖1元 倪瓚 秋林野興圖題跋 原圖紙本 縱97、橫68.5厘米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關於倪瓚前期小楷書風,明張丑《管見》云:「雲林早年書法精美,其在至正初元者,妙有大令遺風。」

上海博物館藏玉牙璋,見證了早期牙璋的發展和流散

2020-01-09T08:30:02+00:00

璋是先秦重要的玉制禮器,古人「弄璋」而不是弄璧、圭等其他重要的禮器,正表明玉璋在傳統意識中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被賦予一種社會公共的認知,即身份、地位和權力的集中代表。

從隨葬器物,揭秘大同雲波路北魏石槨墓主人身份

2020-01-15T10:24:32+00:00

圖9陶氈帳圖10 卷棚車圖11 鱉甲車圖12 陶牛圖13 陶牛圖14 樂俑圖15 樂俑圖16 樂俑圖17 樂俑圖18 胡人雜技俑圖19 胡人樂俑圖20 女侍俑第三組位於仿木石槨內、木棺的南側,在石槨門檻正中放置一件灰陶多枝燈。

清朝官員服飾講究多,穿戴需按官銜和品級,不容發生僭越錯誤

2020-01-12T21:29:45+00:00

清石青直徑紗補服清 石青直徑紗補服補服是君臣在春夏秋三季里舉行嘉禮慶典和吉禮祭祀活動時套在朝袍外邊穿著,或單穿的一種禮褂。

一代大師徐悲鴻痴迷於收藏,他的中西畫藏量甚為可觀

2020-01-22T09:31:28+00:00

清金農 風雨歸舟 徐悲鴻舊藏 現藏徐悲鴻紀念館余第三次至歐洲,前巴黎總領事趙頌南先生贈吾明人畫一幀,畫一士人持鏡照妖,一小孩隨其後,畫筆精卓,署正齋居士,顧不知究是何人手跡。

清代宮廷茶壺長啥樣?富貴濃艷,纖細繁縟,精緻考究又費時費工

2020-01-13T05:50:02+00:00

清代茶具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越以往各個朝代,品種眾多,製作精美,造型高雅,質料豐富,主要質地有瓷、陶、銀、銅、漆等,貴重的還有金、玉等材質製作的茶壺;這些精緻的茶壺,具有考究的做工,比較費時費工費料,更加奢華,其風格也更傾向於富貴濃艷、纖細繁縟。

清宮后妃也穿「恨天高」,難怪走路要讓人攙扶

2020-01-21T13:55:37+00:00

清黑緞點翠串珠花女帽清 黑緞點翠串珠花女帽清宮后妃所戴之冠帽,使用於宮廷筵宴、節日大婚等禮儀場合。點翠,是明清時期宮廷后妃常用的一種頭飾工藝,其胎多以銀質、銅質為托,製成植物、鳳凰和其他鳥類形狀的薄片,再用翠鳥的羽毛鑲嵌其上,故稱為「點翠」。

蚩尤之風——乾隆良渚玉器鑑藏與評鑑

2020-01-07T12:55:18+00:00

玉器是良渚文明禮制、神權與信仰的重要表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出土,並為當時人重加利用。如1986年蘇州嚴山玉器窖藏出土過6件良渚玉璧,同時伴出半件良渚玉琮,有明顯的割據痕跡,可能「是作為玉料重新開割後一起入藏的」。

一件窯變釉瓷器的成功燒制,需要注意到哪些要點?

2020-01-01T02:45:25+00:00

清雍正窯變釉鸚鵡耳扁瓶 翰海拍賣 2002年秋為了抵抗釉水在高溫下流動帶來的壓力,窯變紅釉胎體要厚於其他如青花、祭紅、祭藍、粉青、鬥彩、粉彩等。

拍場新貴耀州窯,是如何成為市場新寵的?

2020-01-02T05:10:10+00:00

圖1五代 耀州窯鳳柄獅流青瓷倒流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雖然不是躋身於耳熟能詳的五大名窯,但耀州青瓷也因為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範金琢玉」的美譽而備受藏家青睞。

「唐煮宋點」的飲茶風尚,都藏在這些精美的組合茶具里

2020-01-31T11:09:32+00:00

其中,茶碾高4.5、長18.3、寬4.6厘米,槽座呈長方形,外有鏤空,內有深槽;碾輪直徑5.0厘米,呈圓餅狀,中穿孔,常規應有軸貫穿其中。

印象中用來叩門的鋪首銜環,它的功能可不止這點

2020-01-27T18:53:54+00:00

1.青州九龍澗西漢召嘉墓出土的銅鋪首銜環圖12007年12月份,在青州城南九龍居小區建設施工時,發現了一座大型的「甲」字型墓葬,墓道朝南,墓室層層內收,墓底距地表約19.5米。該墓葬歷史上被多次盜掘,規模雖大,清理出的隨葬品卻較少。較為精美的隨葬品當屬銅鋪首銜環和「召嘉」銅印。

書道中興的清代,湧現出了哪些書法大家?

2019-12-28T11:25:28+00:00

清代的書法被人們公認為是書道中興的時代,在繼承前朝書風的基礎之上,又有所重振和復興。

從張旭、懷素草書,看大唐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風尚

2020-01-16T13:59:50+00:00

唐張旭 古詩四帖 局部這件草書卷後現存自宋代以降多處題跋,並有諸多文獻和著錄對其進行過考證和記載。唐 張旭 古詩四帖 局部《古詩四帖》的書體已脫初唐孫過庭《書譜》的「二王」小草體系,是一種狂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