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明清白話短篇小說等

2019-12-23T07:59:04+00:00

王強,主要作品有《圈子圈套》三部曲、《創始人》、《螳螂》等,其中《圈子圈套》被譽為國內職場商戰小說開山之作。

「大荔」婚禮古謠

2020-02-28T17:35:29+00:00

倘若有姑娘出嫁,先一天,暖暖的院子裡,太陽正好,「摘拔娘」①正在把棉線絞在一起,一頭咬在嘴裡,另一頭用兩隻手分別捻住,然後藉助線的絞力,把準新娘額頭腮邊及後頸的細汗毛絞下來,然後修眉毛,修得又細又長,謂之「摘拔」,又叫「開臉"。

史海鉤沉|狀元府里說王傑

2020-03-13T05:58:43+00:00

王傑書法名匾寧永泉文\圖韓城古城有個「狀元府博物館」,它是藏在狀元府的博物館,是清朝狀元王傑舊時的宅院改建而成的。

「散文」大自然的饋贈

2020-02-24T03:38:04+00:00

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到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人和食物的腳步,從來都不曾停歇。因為疫情,宅在家裡許久,打開冰箱,看到一碗醃製好的辣子,突然想起這是去年帶著孩子們在田野里採集的蒜苗。

「同州遊記」東嶽廟紀事

2020-02-28T21:26:18+00:00

朝邑東嶽廟,巍巍然聳於河西朝坂崖上,為漢武帝遙祭泰山之處,故稱岱祠。祠周圍闊約數十丈,內有寢殿、偏殿、岑樓、金龍寶塔錯落有致,香茅草花綠緞紅姸。

蒲城走馬戲——田間地頭的鄉土戲曲

2020-01-15T10:36:04+00:00

他曾經外出演出,也有好多人找他要學習走馬戲,他個人非常願意向人傳授,但是學習仍有困難,客觀原因是他在農村住著,外地人過來學習,沒有專門的場所學習,而且吃住也成問題;主管雲隱是學習走馬戲,需要真心熱愛這門藝術,能靜下心來學習,不是三五天熱度,學習完也要經常反覆練習。

消失的古蹟--韓城古少梁城遺址

2020-02-28T11:16:57+00:00

夜深,回想與歷史院周康笙老師暢談陝西歷史文化,受益匪淺。  周老侃侃而談,述說歷史,周朝時周宣王命大禹時期治水名臣伯益的後裔秦仲征討西戎,不幸兵敗被殺,事後五個兒子繼承父志帶領精兵七千再次征討,得勝回朝。

「散文」年味

2020-02-24T02:23:22+00:00

記得小時候,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開始殺年豬了,等到殺完豬的時候,母親早早就準備一個大木盆,把灑滿鹽的豬肉裝起來,再醃製三四天,等到把肉裡面的水份都醃出來了,就把肉掛起來晾曬,這就成了陝南平川地區簡易版的臘肉。

陝西一處「年輕的遺址」:百年堯頭窯使用至今(組圖)

2020-03-10T15:20:25+00:00

根據調查可知,在遺址區內建有公共的窯神廟,同時各家也有各自的祠堂,一方面用來認祖歸宗,另一方面則起到行會管理作用——調節不同姓氏和同一姓氏間窯業的分工合作。

東晉後秦潼關之戰

2020-03-03T22:38:22+00:00

劉裕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彭城縣綏輿里人。 八月二十三日,東晉王鎮惡軍由渭橋登陸,攻入長安,後秦軍隊大敗潰散。

足不出戶也能「參觀」兵馬俑

2020-03-05T15:17:27+00:00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1月27日,記者從秦陵博物院獲悉,為滿足廣大遊客參觀需求,豐富春節期間文化生活,秦陵博物院加班加點精心策劃籌備了線上博物館系列欄目,讓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精美文物,感受兵馬俑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

大荔飲食文化——歷史變遷對飲食形成的影響

2020-02-28T16:18:13+00:00

以上的歷史變遷,說明大荔並不是一種單一的文化延續,從上古,商周到明清,境域在變化,多種文化在這裡融合,多種飲食習俗也在這裡融合,在時間的磨鍊下,終於形成今天大荔特有的飲食習俗,既有獨特性,又有普世性,被大多數人接受,併流傳至今。

【渭南文化】棉花往事

2020-03-16T07:05:52+00:00

每次整理衣櫃時,總不忍心把它丟掉,因為每次看見它,就想起母親的話,家鄉的棉花好,穿著暖和,以後再想穿這樣棉花做的棉襖,不太可能了。

合陽的餃子與民俗

2020-03-02T17:25:04+00:00

合陽的餃子與民俗史耀增在五光十色、林林總總的中國飯食中,說餃子是食林驕子,怕是一點也不過分。無論是在招待貴賓的盛大宴會上,還是平頭百姓日常生活的飯桌上,它都備受推崇,出盡風頭。

保護關愛文物 增強文化自信|話說橫陣遺址

2020-03-13T04:20:48+00:00

遺址最下層是仰韶文化層,遍布整個遺址,灰層厚度平均1米左右,出土有仰韶文化的罐、缽、盆、杯、瓮、碗等物,其中部分陶器表面描繪彩色的幾何陶紋,色彩和諧,古樸優美,充分顯示了仰韶文化時期彩陶的工藝特點。

在洽川,遙望君子與淑女的愛戀

2019-12-20T13:35:40+00:00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走在合陽縣洽川風景名勝區,人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吟誦這段詩句,因為《詩經》中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就起源於此,再加上景區內以此詩中的佳詞命名的亭台樓閣以及用石刻木雕壁畫等形式表現全詩內容的建築物隨處可見,更是助推了遊人誦讀的雅興。

古芮探秘——走進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

2020-03-09T05:12:04+00:00

在公安機關隨後展開的大規模追捕中,犯罪嫌疑人相繼落網,追回被盜文物四百多件,考古人員據此判斷,被盜的這塊墓地,很有可能是一個高等級的貴族墓葬。

非遺故事:華山紅社火 中國民間的「萬聖節」

2020-03-11T18:48:01+00:00

所謂人牲,就是在農耕時代,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情況下,人們無法抗拒自然災害,於是,便有萬物有靈,靈魂不滅的觀念,為了避免災禍,人們就把自然災害當成有人格、有意識的實體加以崇拜。

倉頡遺產——技藝超群的雕塑

2020-03-10T11:17:14+00:00

特別是東門門楣和柱側的飾物,一行行,一疊疊,瓜果花卉,飛禽走獸,形體玲瓏,神態逼真,陰陽相間,虛實呼應,構思巧妙,製作精美,不失為雕刻中的上乘之作。

民俗文化讓這裡「樂活」起來——走進蒲陽古城 (下)

2020-03-09T19:54:51+00:00

上期節目中我們給大家推薦了周邊短途游的好去處——蒲陽古城,大家跟著偉博是體驗了那裡的紡織、打鐵、推獨輪車等很多的傳統民俗體驗項目,還玩了蹺蹺板、走了平衡木,感受了這些兒時玩的娛樂和遊戲,也參觀了蒲陽古城的民俗博物館,了解了蒲陽古城的民俗故事和傳統文化。

民俗文化讓這裡「樂活」起來——走進蒲陽古城 (上)

2020-03-09T19:54:58+00:00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周邊游、短途游,因為短途旅遊既可以放鬆心情,旅途又不會太累,最主要的是不用專門等長假才能出行,一舉多得,那今天的節目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咱們渭南的短途旅遊的好地方。

「渭南風俗」韓城茶俗

2020-03-12T09:56:32+00:00

先由姑嫂倒茶,再由姑娘送到長輩手中,要一個人一個人地給送茶,一個人一個人地認,一個人一個人地叫。  以上韓城茶俗,是韓城市民俗學家史鑑先生告訴我的。

「渭南風俗」「送燈」和「完燈」

2020-03-11T14:16:50+00:00

「送燈」和「完燈」的風俗,從現有的歷史資料看,似乎只限於陝西,尤其是關中一帶,至少可以說這種風俗以陝西關中一帶為盛。

話說渭南:送端午和看忙罷

2020-03-11T12:33:18+00:00

端午分為過端午和送端午兩個部分,一是家庭慶祝叫過端午,一是給送節,一叫送端午,都是聯繫親情。看忙罷則重在一個看,送端午是在麥收前,看忙罷則在麥收後。

白居易的詩歌與法律

2020-01-14T18:46:03+00:00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曾任唐武宗時刑部尚書(當時的司法機關負責人)。因此,他的法律思想如其文學成就一樣,彪炳千秋,只不過在很長一個時期不為人們認知,重視和研究。

「富平」北周文帝成陵

2020-03-03T06:46:39+00:00

墓主生平宇文泰,字黑獺,代郡武川人,鮮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治者。雍熙三年四月,高歡擁兵洛陽,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當高歡的傀儡,投奔宇文泰,進封尚書左僕射、關西大行台,因率兵抗高歡有功,進升丞相。

潼關古城遺址

2020-03-03T21:41:15+00:00

「宋熙寧中遣侍御史陳洎築城。明洪武五年千戶劉通修築舊城。九年指揮僉事馬騤曾修城陴。依山勢曲折,周一十一里七十二步,高五丈,南倍之。其北下臨洪河,巨濤環帶,東南則跨麒麟山,西南跨象鳳二山,嵯峨聳峻。面對風陵,北連蒲關,河山之險迤邐相接,實為天然形勢之雄。」

曹操與馬超潼關之戰

2020-03-03T21:36:49+00:00

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三國中曹魏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本為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流傳2000多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

2020-02-29T21:08:17+00:00

2016年央視春晚華陰老腔一聲喊 老腔是一種板腔體戲曲劇種,是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後台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於陝西省華陰市的雙泉村。

合陽縣民俗文化合陽提線木偶製作技藝

2020-02-26T06:56:35+00:00

合陽提線木偶製作技藝是陝西省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作為一種漢族民間藝術,偶頭具有明顯的「唐俑風格」,尤其是旦角,面部豐腴,鼻子渾圓如膽,與隋代、初唐女菩薩、佛雕如出一轍,此點亦顯示其歷史的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