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飲食文化——歷史變遷對飲食形成的影響

渭南文體 發佈 2020-02-28T16:18:13+00:00

以上的歷史變遷,說明大荔並不是一種單一的文化延續,從上古,商周到明清,境域在變化,多種文化在這裡融合,多種飲食習俗也在這裡融合,在時間的磨鍊下,終於形成今天大荔特有的飲食習俗,既有獨特性,又有普世性,被大多數人接受,併流傳至今。

大荔境內由於河道擺盪多變,建置沿革屢更,境域亦隨之變遷。總體變遷趨勢是:秦、漢、晉、唐時期,縣境較今略大;北宋、元、明、清代,縣境較前縮小,民國以來,縣境相對穩定至今。大荔縣級建置,歷史悠久,設撤分合,稱謂較多。自秦厲共公十六年(前461)設臨晉縣始,歷代縣名,曾有過臨晉、懷德、華陰、南五泉、武鄉、朝邑、馮翊、河濱、河西、臨沮、同州、大荔、平民縣。大荔縣名,始於西晉武帝末年,因地處大荔戎國而得名,後多變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復設大荔縣,沿用至今。今之大荔縣是1958年由原大荔、朝邑兩縣合併而成。

  大荔這片土地,在歷史上被稱為同州,那可是「太平洋的警察」——管的寬啊。大荔縣城門上有一幅楹聯:「二華關渭水,三城朝郃陽」,說的是同州的管轄區域。二華指華陰、華縣,關即潼關,渭即渭南,水為白水。三城指韓城、澄城、蒲城,朝為當時的朝邑縣,再加上郃陽縣。明清時作為府治,曾統轄著今渭南市的十個縣市。因為是府治所在,所以當時大荔城的規模、格局都領導著「時代的潮流」,寬敞通達。澄城、白水山區的農民,窮一生的憧憬,也許只是走一趟同州府。  大荔縣境內留存下來很多古蹟,證明了大荔在歷史上的變遷過程,也說明了大荔的重要性。  公元前594年,秦桓公伐晉,晉將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即在此地。《朝邑新志稿》稱:「輔氏在小伏坡村」。民國時期,小伏坡西城門上仍有石刻「古輔氏城」四個大字。小伏坡村現屬步昌鄉,距縣城東北18.5公里。

  周平王末年,一支少數民族大荔戎入侵國,築王城,建立大荔戎國。王城就是大荔戎國戎王之城。

  魏長城遺址是戰國時期魏惠王十八年(前352)築,南起華縣,越渭河,沿洛河東岸到今洛川西北。

  現在的馬坊頭、馬坊渡、石槽等村名的來歷,傳說都與沙苑城有關。杜甫《沙苑行》中的「繚以周垣百餘里」,「王有虎臣司苑門」詩句,可以窺見沙苑城的局部規模。據《朝邑縣誌》稱:「沙苑城,舊志在縣南12里,沿洛南岸,東入朝邑縣境,南至渭水,城廣80里。內有鵝鸛池、李公池,今皆沒於沙。隋置羊牧,唐置沙苑監,牧馬及上供牛羊,宋初置牧龍坊,又復改沙苑監。今城坊俱湮,惟故址存焉」。
  朝邑縣城先在原上,後移原下。明景泰二年(1451)知縣申閏創建城垣,成化三年(1467)、十七年(1481),嘉靖二十年(1541),時圮時葺。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修,三十七年(1698),坡水大發,東、南、北三面沖崩幾盡,四十六年(1707)重建:「城周四里,城牆高一丈五尺,池深廣各一丈,城門五:東一曰臨河,西二曰鎮羌、曰金湯,南一曰望岳,北一曰迎恩。」1959年,三門峽庫區移民後,原城全部拆除,現在的朝邑農場場部就建在遺址的西半部。距今縣城正東17公里。

  以上的歷史變遷,說明大荔並不是一種單一的文化延續,從上古,商周到明清,境域在變化,多種文化在這裡融合,多種飲食習俗也在這裡融合,在時間的磨鍊下,終於形成今天大荔特有的飲食習俗,既有獨特性,又有普世性,被大多數人接受,併流傳至今。
  朱立挺簡介: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民俗研究學者、教授,陝菜網董事,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陝菜協會副會長、西安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餐飲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民俗協會會員、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文化顧問、陝菜網專欄作家。(編輯:李躍峰)

來源:大荔縣人民政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