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普大講壇:讓科學家成為「愛豆」,把科學種進孩子心裡 | 科創基因③

周到客戶端 發佈 2021-08-03T07:39:34.477912+00:00

✍️ 編者按:一座城市的科學與創新的基因,來自哪裡?

✍️ 編者按

一座城市的科學與創新的基因,來自哪裡?

一棟棟偉岸的研發中心、實驗室在上海拔地而起,這是上海走向科創中心的道路上硬核的一面;科創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板,這是為科技創業提供的最有力支持;而面向更廣大人群的技術普及、讓科學的邏輯思維飛入尋常百姓家,則是將科創的基因,鐫刻進這座城市的每一個細胞里,淵遠流長。

科普大講堂里的人頭攢動,B站知識區的求知若渴……而上海人對於這些科學內容的良好反饋,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科普創作者選擇上海作為他們的創作基地,也體現了這座城市,對於科學和創新,天然的興趣。

正如我們採訪的嚴伯鈞所說,「求知慾,不光是理性的,已經上升到審美的層次。」

我們期待上海,在這種全民的求知氛圍中,帶著這樣的科創基因,走向未來之城!

>>>

上海科技館,你玩什麼?是去「生物萬象」看自然風光,去「地殼探秘」里尋找地球的秘密,還是去「宇航天地」里感受廣袤的宇宙,繁星的閃爍?

你可知,自7號門進入行政樓一樓報告廳,這裡才是上海科技館的超級「隱藏菜單」!

上海科普大講壇在這裡開講,你遇見的是剛從西沙深潛歸來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是參與發現黑洞的上海天文台台長沈志強,是從嫦娥五號發射基地剛剛凱旋的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是奔走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總能在我們彷徨焦慮的時候給予安撫的張文宏……

158場活動,315名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在內的頂尖科學家,4.8萬名現場觀眾,1100萬餘名粉絲線上互動……一場場科普饕餮盛宴,將那些住在「神奇殿堂」里的科學家們帶到公眾身邊,把科學種進孩子的心裡。

從開著大巴去社區拉觀眾,到一票難求

上海科普大講壇是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的市級科普活動。自2009年5月開講,打頭陣的就是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起點如此之高,目的就是想把它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普品牌。

起初,我們所有講座都是需要組織觀眾的。大巴車開到社區里拉觀眾,請他們來免費參觀科技館、聽講座。」

講起創辦之初的種種艱辛,上海科技館信息中心副主任吳國瑛感慨不已:

科普大講壇一路走到現在,影響力大大提高,培養了一大批『衷粉』,如今每場活動預告一出,500個名額迅速搶光。疫情期間,出於防控安全,我們把人數控制在200以內,那更加是『秒殺』……

上海科技館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嫻回憶起2017年上海科技館全盤接手運作上海科普大講壇,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重新調整定位。

當時,新華社的記者張建松要去採訪南海打地心,同濟大學找到我們,希望做一場海上陸地,線上線下,小朋友和大院士多維度的策劃……於是,就有了我們接手後的第一場講座《深海探測:我們下到了哪裡?》

這場講座,不僅請來了三位重量級嘉賓: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院士,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周懷陽教授,還與「決心號」大洋鑽探船現場連線,讓觀眾「零距離」觀看到了大洋鑽探船的工作場景……

活動預報一出來,500個名額迅速搶光。講座當天,報告廳座無虛席,連台階上都坐滿了人,不得已又開了二號會議室。

追蹤熱點,挖掘新鮮科普話題

以前,一年做14場講座都很吃力,挖空心思地想選題。如今,每個月4場,甚至一天連著兩場都不在話下。

到底是什麼讓上海科普大講壇「活」下來,「火」起來?追蹤火爆科技熱點、挖掘最新鮮的科普話題是大講壇的選題方向。

比如,2019年4月10日,世界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團隊成員火速展開調研策劃,在當天晚上就討論確定了最佳專家人選——參與發現黑洞的上海天文台沈志強台長和左文文副研究員。並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火速完成了邀約專家、招募觀眾等系列活動流程。

該場講座開放的400個名額在短短15分鐘內就被預約一空,刷新了有史以來大講壇報名速度之最!

比如,2020年11月29日,大講壇迎來了張文宏。彼時,正值浦東周浦被列入中低風險區域。180個名額,秒光!講座當天,所有的觀眾「像釘子一樣」坐在座位上,一刻不肯離開,聚精會神地聽他講每一句話。當天,大講壇相關內容直接登上微博熱搜。

再比如,今年的「嫦娥五號」加場。這一場的籌備速度可以說是更緊更快。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剛在內蒙古著陸,短短7個多小時,團隊就聯繫到了嫦娥五號的副總指揮、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張玉花。令人感動的是,剛結束連續通宵熬夜備戰,18日晚才從文昌返回上海的張玉花沒有推辭,欣然應允。

於是,就有了12月19日當天連開兩場講座的「盛況」:第一場是原定的《繽紛多彩的光子和神秘的量子》,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解讀神秘的「量子世界」;第二場「加場」便是張玉花帶來的《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了。

創新跨界,「科學+」魅力無限

除了「上天、入地、古生物」這些自帶流量的科普爆點,大講壇還獨闢蹊徑走出了創新跨界之路。

當科學遇到藝術,「李白」便遇上了火星。2017年7月15日,上海科普大講壇走進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82歲的中科院院士、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與科學史專家江曉原、正在東藝演出話劇《李白》的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上演了一場題為「當『李白』遇見火星」的跨界交流。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擁有1000個座位的歌劇廳坐滿了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人氣爆棚,大家冒著酷暑走進劇場談火星、談科學、談藝術,聆聽科學與藝術的碰撞。

當醫學與社會學發生跨界碰撞,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2020年12月5日,上海科普大講壇邀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朱蕾、醫療新聞紀錄片《人間世》總導演周全來到講座現場。

朱蕾曾在上海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參與救助,他以這段經歷為開場,講述了當時驚心動魄的「走鋼絲」時刻,以及病人從發病到救治再到治癒的全過程。

作為全網點擊量超4億,豆瓣評分9.7,微博話題閱讀近10億的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的總導演,周全分享了在醫院這樣一個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背後,大家所看不到的但每天都在發生的關於生與死、希望與失望的故事。

那場講座觀眾們被深深地感動,不斷雷動的掌聲告訴我們,原來當醫學與社會學碰撞,會產生一種叫與生命共呼吸的感動。」

宋嫻說,大講壇的一次次成功,主題策劃很重要,但如何選擇嘉賓,如何研究觀眾也很重要。

負責大講壇運作的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原本就是科技館的「智庫」部門,他們發揮了研究部門的優勢,做了很充分的觀眾的研究。

年度觀眾研究我們連續做了兩三年,通過問卷,我們研究哪個年齡層次的人喜歡的是哪些主題。

我們選嘉賓也是有『心機』的,不僅要這個科學家在這個領域是權威的,有代表性的,還要選那些本身善於表達的科學家。

科學家也能當「愛豆」,讓科學在孩子心裡開花

歷經11年,上海科普大講壇接觸了眾多頂尖的科學家,他們走上講壇,走近公眾,人們發現原來這些嚴謹的科學家們可敬更可愛。

2019年大講壇科學營系列活動首次開辦寒假小學生場,為更好貼近小朋友的科普需求,團隊特地請到了來自英國的「化學爺爺」戴偉。

這位年過花甲的老爺爺為了點燃孩子們的好奇心,從北京到上海,他帶了整整一大箱的實驗器材坐上了高鐵。講座現場,小朋友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個神奇的化學實驗,感受到冰與火的碰撞,更是被這位老爺爺流利的中文折服。

張玉花,聊探月,意氣方遒,那是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照樣會跟小朋友討論從返回器躡手躡腳地小跑而過的到底是只兔子,還是只狐狸。提及「趴窩」的「玉兔」,她也會難掩深情地說:「假如可以登月,我最想去看看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

我們大講壇也是有忠粉的,我們統計過,每場觀眾中有30%都是。」

每次,我們都能在觀眾席上看到那些熟悉的面龐。觀眾們總是認真的聽,認真的提問。每次講座結束,觀眾們總是爭先恐後地上台請科學家們簽名,合影。

讓科學家成為偶像,才是很正面的導向。」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多年的科普,觀眾們的素質也越來越高。

2019年7月13日MIT數學系教授、曾獲得ICTP拉馬努金獎,未來科學大獎和新視野獎的許晨陽開講《現代數學中的「數」與「形」》。講座上,他出了一道題,結果被現場一位大約七八歲的孩子解答了。

許教授非常驚訝,也非常欣喜地表示自己在全國這麼多城市,講了這麼多場,沒有一個觀眾能夠立馬回答的出這個問題。只有在上海,遇到了這樣的孩子。

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還將繼續,為了讓這些乾貨滿滿的知識,讓更多的人聽到、看到,上海科技館這些年一直在努力。

比如,2018年走進莫高窟,2020年9月拉開大講壇與西藏、新疆兩地觀眾的直播互動,將最優質的科普教育資源帶給向西部輸送、向新疆和藏區輸送。

過去三年,上海科普大講壇的所有講座都將被做成在線課程,即將上傳網絡。屆時,所有人都可以隨時上線觀看。

2018年,大講壇曾從2017年的全年講座里選了8個主題,出版了一套《院士帶你去探索》的科普繪本,首發5000套很快賣完,後來又再版了很多次。第二套科普繪本也即將面世,一起期待吧~

讓科學家成為孩子們的「愛豆」,

把科學種進孩子心裡,

點燃他們的好奇心,

把真正有潛質的孩子引領到科學這條路上,

期望從他們中能走出中國未來的頂尖科學家,

這才是我們堅持做科普的意義吧!

來源:周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