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愛永存 不負相遇——讀杜拉斯《情人》有感

靜塵9911 發佈 2021-08-03T08:39:09.115862+00:00

首次閱讀杜拉斯的作品,文字樸素,但串聯起來的句子很拗口,句子堆砌起來的段落很費解,像是一個年老的婦人,在夕陽的餘暉下,半躺在搖椅上,想說不想說的,自顧自地絮叨著陳年往事,有些零碎,有些散亂,透著絕望,瀰漫著頹廢的氣息。

閱讀,其實是一個與自己相處的過程。



首次閱讀杜拉斯的作品,文字樸素,但串聯起來的句子很拗口,句子堆砌起來的段落很費解,像是一個年老的婦人,在夕陽的餘暉下,半躺在搖椅上,想說不想說的,自顧自地絮叨著陳年往事,有些零碎,有些散亂,透著絕望,瀰漫著頹廢的氣息。

可以說,我沒有讀懂,或者說只讀了個皮毛。如果之前沒有看過梁家輝和珍·瑪奇主演的電影版《情人》,對書中凌亂的敘述還真理不出頭緒來。閱讀的時候,時常要靠腦海里的電影畫面輔助串聯。

不想贅述杜拉斯的生平和《情人》的故事梗概,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這部自傳體小說整篇以作者家庭背景為鋪墊,夾雜著她幼年、少年時期成長的片段,壓抑的家庭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叛逆、孤獨和憤怒的性格。原本是法國人的杜拉斯一家,來到越南西貢,在那個白種人至上的年代、在那個貧瘠的地方,享有白人獨特的優待。她與那個中國男人交往期間,一直以優越感自居,從內心對中國男人的輕視無法掩飾。書中的她一直稱中國男人為「他」,我甚至都想不起他的真實姓名。



她愛母親,這是毋庸置疑的。父親早逝,生活重擔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母親重男輕女且愛慕虛榮,甚至在她15歲時和中國富二代以肉體換來物質上的回報補貼家用時,她的母親竟然默許了,並且給了無言的支持,很難想像這對於年少的她來說意味著什麼。也許這就是她對母親的愛里夾雜的那份恨吧。

母親偏袒大哥,於是她和小哥哥互生憐憫,惺惺相惜。個人體會,她和小哥哥的愛超越了親情,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愫。有些隱晦,不能言喻。



她與他的那段感情,很晦澀,裡面摻雜著很多需求。一是,她需要他的財力支持,滿足她來自少女或是來自人種的虛榮心,她也需要他的金錢來補貼貧困的家,她更需要用他的物質供應建立她在家庭的存在感,換取母親的重視。這是一種可悲的犧牲。二是,她需要他無條件的愛,滋養她過早枯竭的心。儘管她一直牴觸自己對他產生愛慕的心意,卻把他當做了暫時的依靠。她在家庭里缺失的關懷與呵護,他都心甘情願的給了,但兩個人都明白,這是一場無疾而終的相遇。三是,她需要恣意的放縱,釋放體內囤積的壓抑。她內心迫切的想要逃離家庭的桎梏,自由自在的生活,卻又不甘心降低姿態和黃種人結婚,只能在不能抵制的歡愛里,麻痹對現實的不屑,得到短暫的快樂。


比起她的輕佻和不專心,他對她的愛是深沉的,同時,他也沒有逃過封建家制,最終回歸到自己的人生軌道。

在寫書評的過程中,腦海里仿佛又讀了一遍,對人物性格有了更深的刻畫,對主人公的人生有了些許體味。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的傷害,將映射到她的整個人生。

「最後的疼愛就是把手放開」,她們全家在他資助下返回法國,郵輪上的深夜裡,她是否能夠真正用心來審視這段感情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