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相信,有人真的被恐龍嚇了個半死

昭德培訓 發佈 2021-08-09T22:55:20.758514+00:00

自然博物館的史前動物館,帶著兒子站在巨大的恐龍模型前感受曾經的地球霸主帶來的震撼,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原本喜歡各種恐龍玩具的兒子看著眼前的恐龍,神情中卻並沒有表現出欣喜,反而往我身後躲了躲,同時抓緊了我的手,眼神中閃過一絲恐慌。

自然博物館的史前動物館,帶著兒子站在巨大的恐龍模型前感受曾經的地球霸主帶來的震撼,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原本喜歡各種恐龍玩具的兒子看著眼前的恐龍,神情中卻並沒有表現出欣喜,反而往我身後躲了躲,同時抓緊了我的手,眼神中閃過一絲恐慌。

我猛然意識到,孩子在突然面對這個超出他想像之外的龐然大物時,那種意想之外的巨大生物所帶給他的壓迫感,這種壓迫感可能會對他帶來恐懼。

你有沒有巨物恐懼症

我們來做個測試,來看一下常見的動物放大幾百倍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怎麼樣,你還好嗎?

我承認在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視覺上的衝擊力確實給心裡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感,這是否就是巨物恐懼症呢?

巨物恐懼症到底是什麼?

我們首先要澄清一下概念,人們在面對超出自己認知之外的巨大事物時產生壓迫感,其實並不意外,也不鮮見,幾乎每個人都在面對這些事物的時候產生過心理上的衝擊,緊張、呼吸急促、腎上腺素激升、汗毛直豎等等。

如同下圖一樣,人類的身軀在這些巨大的形體面前顯得過於弱小,但是,這種感覺並足夠定義為巨物恐懼症,事實上,這種震撼感或壓迫感並不比我們小時候與一個比我們更高更壯的人產生衝突時帶來的情緒體驗更深。

巨物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這種恐懼症的定義來自於西方,在中文語境裡多數自稱有巨物恐懼症的人,他所表達的其實更傾向於「震撼」。

人們在現實中面對巨大事物時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巨物恐懼症與其他類型的恐懼症一樣,是在非現實中面對這種事物的時候產生的一種非理性的恐懼表現。

舉個例子,如同一個怕狗的小孩,他可能在看狗的瞬間有恐懼的症狀表現,情緒緊張、尖叫或者逃避,但是在看到狗的照片時卻並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而有巨物恐懼症的人完全無法接受任何與巨大事物相關的信息,哪怕是一張照片,或者在與人交談時談起那種感受都會讓他感到超出正常情況的恐懼,這是種極端的焦慮,而且這種恐懼帶來的焦慮感從外人看來是不合情理的。

這也就是豆瓣上居然會火起來的「樂山大佛受害者」小組,這種「奇怪組織」的原因。

因為無論是樂山大佛本人還是照片,它的「壓迫感」對於巨物恐懼症的人們都同樣存在的。

正常人也會有恐懼和焦慮,但恐懼症明顯超出了理性的範圍,嚴重的甚至可能會干擾到正常的生活,因為人們無法多數情況下無法預測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情境,而這種情境偏偏會給你帶來恐懼。

巨物恐懼症有哪些症狀?

我們把巨物恐懼作為一種特定的類型來闡釋,並不表示說巨物恐懼症的症狀與其他類型的恐懼症有多少明顯的差別,只是因為巨物恐懼症的觸發誘因與其他類型的恐懼症不同,其實你也可以把這些症狀看作是其他恐懼症的症狀表現。

人們在恐懼發作的時候會有胃部不適、嘔吐或腹瀉、窒息感、哭泣、恐慌、心率加快、輕度胸痛、出汗、暈眩等身體症狀。

在一些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患者會因為巨物恐懼症而引發恐慌,有更嚴重的症狀出現,如害怕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感到絕望、難以集中注意力、情緒波動劇烈,甚至有可能誘發抑鬱症。

好好的巨物,怎麼就恐懼了?

簡單來說巨物恐懼症是一種由於巨大物體導致人產生的極端焦慮,比如巨大的雕像、飛機、船隻、大型車輛、龍門吊車、大型動物等等。

筆者曾經帶孩子到浦東機場去看飛機起降,當空客A380巨大的機體從頭頂滑過時,確實是給心靈強烈的震撼。很多科幻類型的電影也會利用這種強烈的反差來製造壓迫感,從而營造緊張的、令人震驚的場景和氛圍。

巨物恐懼症的發生往往是由於一個人在童年或成年後早期發生的創傷性事件造成的,而這些可怕的場合通常包括大型事物。

但是巨物恐懼症患者可能並不僅僅害怕大的物體,有時在靠近一個超出自己預期的不相稱的物體時,也會感到不安或焦慮,就如同前圖放大的動物那樣。

而且巨物恐懼症患者不一定要暴露在真實情境下才會出現症狀,大腦不一定要在現實情境下才會做出應激反應,面對一張照片也有可能會誘發症狀出現,使人冷汗直流,呼吸急促,甚至出現無法逃離的情況。

如何來面對巨物恐懼?

需要明確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東西,這不是值得感到羞恥的事情。

當我們面對一個巨物恐懼症患者時,需要嘗試理解他們的情緒,而不是因為無法理解或感同身受因而嘲笑對方。

我們要理解恐懼症,首先要了解情緒反應的機理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1884年《什麼是情緒》中反駁了當時流行的情緒理論,當時的人們認為「情緒是某種心理意識狀態,是我們對環境中的事實或改變的反應,而這種心理感知會觸發一系列身體反應。

將這種理論應用在恐懼上就是:「在樹林中看到熊首先會讓我們感到害怕,接下來恐懼的狀態讓我們開始發抖。」詹姆斯認為這種事件的順序是錯誤的,真正的情況正相反。他說我們是因為發抖而意識到害怕,而不是因為害怕而發抖。

情緒首先是身體反應,然後我們才有了感受,或者說意識到了情緒的存在。這個理論至今仍有深遠的影響力。

人們在恐懼發作的時候,並不是先意識到危險或壓迫然後才會感覺到恐懼,而是身體這一整套恐懼反應在無意識間發生,而且反應速度非常快。

人們會由於這些反應的發生而意識到恐懼,實際上即使沒有意識到恐懼,恐懼反應的症狀一樣會發生。

所以,當出現恐懼症急性發作時,我們可以做什麼?

首先就是緩解症狀。

當出現恐懼症急性發作,身邊又沒有醫生可以幫助,尤其是患者伴有呼吸急促、或感到氣短手腳發麻的情況下,嘗試用紙袋或者塑料袋堵住口鼻,可以有效緩解此類症狀。

這樣做是有科學依據的,原因在於人在快速呼吸時,由於肺部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增加,使人體血液中的氧氣增加和二氧化碳減少,後者導致人的血液暫時鹼性化,從而導致大腦血流減少心跳加快呼吸肌疲勞以及血液電解質紊亂等短暫生化效應,這些生化過程就導致了頭昏眼花胸悶心慌手腳發麻冰涼等不適症狀,這在醫學上有個名詞叫「呼吸性鹼中毒」。

同時這些不適症狀又會激發更多的關於危險的推斷和想法,從而循環進入交互效應過程。因此紙袋呼吸法增加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從一定程度上就阻斷了軀體反應的發生。

在一些二戰電影中有美軍士兵由於在戰場上的緊張、恐懼而呼吸急促、身體不受控制,手中拿一個紙袋狂吹的鏡頭,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

但是上述的方法只適合在緊急情況下使用,而且僅僅是緩解了症狀,對於恐懼症的消除並沒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由於當前科學並沒有對恐懼症的形成有一個完全的非常明確的共識。

所以對於恐懼症而言,多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或者系統脫敏來做相應的處理,有不少的成功案例,下面我們就簡單說明一下相關的治療過程的基本原理。

1) 認知行為療法CBT

使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師會幫助患者了解恐懼焦慮的來源,認識到為什麼你的焦慮是不現實的,幫助患者建立一個積極的、理性的、肯定的認知以取代他的消極思想與恐懼,這種類型的治療試圖通過建立對事物新的認知的方式來改變患者對恐懼症的想法,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讓患者更好地理解為什麼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與他們的非理性恐懼有關。

使用這種方法之前要明確治療的目標,由於對巨大事物的恐懼感是自發的情緒反應,所以我們首先就要改變患者事物的認知和想法,通過訓練強化這種改變,以抵制自發的反應。

當人們遇到下面這個情境的時候,壓迫感、焦慮感會自動出現,但是在看到船的整體時,卻並不會出現類似的情緒,我們可以通過這種訓練來改變患者在遭遇這種情境時的想法,來幫助消除患者的恐懼。

2)系統性脫敏

這是由南非心理醫生約瑟夫·沃爾帕提出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交互抑製法。這種方法基於經典的條件,與認知心理學與應用行為分析有共通之處。

治療師使用這種治療方法時,誘導患者逐步暴露出導致恐懼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同時可以通過真實和想像的交互來慢慢減少症狀並使體徵放鬆,一般會包含三個步驟:

a.了解患者的恐懼來源,建立恐懼或焦慮的等級層次;

b.針對不同的層次進行放鬆訓練;

c.要求患者在放鬆的情況下,按某一恐懼或焦慮的等級逐次進行脫敏治療。

當然針對恐懼症的治療還有很多種不同的嘗試,如辯證行為療法(DBT)、暴露療法、藥物治療等,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完全地闡明,但一般不建議使用強烈的暴露治療或藥物,由於不同的患者對於強烈的暴露適應性不同,有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對於藥物治療,由於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科學證據證明恐懼的確實來源,所以多數藥物受限於緩解症狀,除非遇到無法控制身體等非常嚴重的情況時,可以將藥物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3)在日常生活中建立防線

每個人都有恐懼的事物,不同類型的人對於恐懼有不同的體驗。

對於巨物恐懼症,我們除了上述一些治療手段之外,還有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建議來幫助個人建立防線,以抵禦恐懼症狀的侵襲。

a)加強對自身和恐懼症的了解,學習巨物恐懼症的相關知識是克服恐懼的重要開端,形成理性的思考框架,正視恐懼。

b)多進行辯證性思考訓練,通過這種訓練提升面對同一事物時的認知水平,改變對這一事物的單一想法。

c)學習建立積極的應對策略,針對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平時多思考不同方法之間的利弊,努力找到好的方法和應對的策略。

d)保持平靜穩定的心態,平時可以做一些放鬆訓練,如瑜伽、冥想、肌肉放鬆等,不僅在平時對健康有益,在治療過程中也可以幫助人們處理情緒和身體的症狀。

這些手段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訓練和積累,也許並不會馬上對恐懼症生效,但每走一步其實都是對心理防線的一次強化。

當這種強化成為一種內化的狀態時,或許在下一次再遭遇類似情境的時候會讓你有多一點反應的時間,讓你調動意識來處理面對的境況,而這一點時間也許就是真正幫助你走出恐懼的鑰匙。

-END-

策劃:雨 青

作者:局 新

編輯:番 薯

設計:昊 昊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可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