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公諮詢創始人黃智:投入數字化 公司護城河是如何建立的

經濟觀察報 發佈 2021-08-10T01:41:47.427752+00:00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2020年的黃智,回頭看5年前的自己,認為那時堅決的將「幾乎所有諮詢賺來的錢」砸到數字化中去這件事非常正確。數字化的意義,為信公諮詢帶來的不僅是人工效率和服務標準化水平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數字化使得公司的「業務漏斗」發生了變化。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2020年的黃智,回頭看5年前的自己,認為那時堅決的將「幾乎所有諮詢賺來的錢」砸到數字化中去這件事非常正確。

數字化的意義,為信公諮詢帶來的不僅是人工效率和服務標準化水平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數字化使得公司的「業務漏斗」發生了變化。

信公諮詢創始人黃智告訴記者,此前,信公「業務漏斗」流向與其業務發展歷程一致,從服務客戶信披業務為切入,再逐漸擴展到包括股權激勵、投資者關係管理等其它業務板塊,再引導到信公的數字化產品「小安」。流量自專業諮詢業務流通到數字化平台,現在信公諮詢的業務模式因數字化的建立已經發生了變化。

據黃智透露,目前A股總量4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3200多家公司在小安平台上註冊並使用,其中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付費。

「80%的上市公司知道信公小安,企業在註冊後,一部分用戶會支付SAAS的費用,而有進一步的個性化需求才會尋求諮詢團隊協助。數字化目前已成為信公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這也是為什麼信公更名為科技集團的原因。」黃智告訴記者。

諮詢數字化轉型

2016年,黃智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費用對信公進行數字化的改造。實際上,諮詢行業的數字化問題在當時已有許多討論,但國內機構少有斥巨資投入其中。而在近幾年,數字化變革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本土的諮詢會特別依賴某一個人,標誌性的人物決定最終企業的盤子能夠做多大。我們希望減少這種依賴。」黃智告訴記者。

支撐黃智堅持進行企業數字化變革的另一原因是信公年紀尚輕。員工人均年齡僅28歲的公司,充滿著創勁。

而回歸商業本身,外部也存在市場需求。「客戶告訴我們,董辦人員的數字化程度是很低。當時董辦還沒有數字化平台,開會文件還需要手寫簽章。國內的證券市場數字化水平很高,就唯有這一塊數字化程度很低。」黃智表示,既然內外都有數字化的需求,堅定了其投資數字化的決心。「當時我們拿著諮詢幾乎手上所有賺到的錢都砸到數字化裡面去了,要建中台。」

在探索的過程中,黃智坦言當時走過彎路。「我們諮詢專業出身的人去做數字化,知道方向和大趨勢是對的,但是要具體怎麼落地的路徑,我們實際上是不理解的。」黃智告訴記者。

在最早期,黃智想過要將數字化全部外包,讓外部提供一套平台解決方案,但是實際過程中,黃智發現數字化這件事很難讓外部公司介入並搭建平台。信息披露業務為基礎的信公實際需求與成熟的企業管理平台搭建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他們不懂我們這個行業,搭不出來。另外,現在資本市場包括規則的變化發展太快,需要持續的運營和投入。」黃智發現,還是需要內部建立數字化團隊來解決這些問題。

「諮詢公司數字化轉型不能靠外包,因為數字化是一個過程。」黃智告訴記者,後續信公自建30多人的數字化團隊,陸續請來了在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負責開發、產品設計、運維專家。

變化

數字化為信公帶來了顯著的變化。

在2016年信公進行數字化變革後,在擴張速度上超過了其它諮詢公司。

「我們自己感受,在有了很多的資料庫、智力資源能夠到中台之後,新來的員工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系統訓練,並達到可以服務客戶的狀態。」黃智表示。

「數字化的意義在於,在諮詢行業每個人在服務的過程中會產生自己的案例和經驗,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存在信公內部的系統中。」黃智告訴記者,這使得企業員工共同成長的速度會變得更快,而最終達到服務標準化。

「當時我們覺得很了不起,在規模不是很大的時候,願意投資幾千萬去做這樣的事。」黃智告訴記者。

信公所經歷的數字化變革後所誕生的另一具象成果就是信公小安,即是目前信公的線上服務平台。

據黃智介紹,現在信公所有工作人員使用信公小安工作。而在外部,4000家上市公司有3200家上市公司在小安平台上註冊並使用各種功能,其中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付費。有些公司有個性化和複雜化的問題就需要找到信公的服務團隊。

「從業務的角度,信公是先做數字化再做小安。但目前業務模式已經發生變化。80%的上市公司知道信公小安,不然不會花時間去註冊。而願意付SAAS的費用,更大的需求找信公諮詢的團隊,數字化就變成漏斗相對成功的地方。」黃智認為,這也是為什麼信公稱為科技集團。「因為信公已經完成了諮詢投資數字化,數字化已經變成信公業務的大漏斗,成為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

黃智表示,前期公司比較大的投入在小安上,研發投入甚至一度接近營收規模的10%,但目前信公諮詢已經進入穩健發展階段。

「信息披露業務看起來很小,實際上涵蓋很大。因為信息不夠重大,上市公司就不需要披露。」黃智告訴記者,之所以信公諮詢會從原來的信息披露業務逐步拓展至如今的多元業務板塊實際上是在業務進行中自然產生需求,從原來的信披身份過渡到提供其他業務的新身份並不會令客戶在認知上有所阻礙。「信公起步比較早,已經把信公的高質量金字塔模型中各個環節的服務進行了數字化升級,相對來說更全面。數字化投入其實和每家企業對於數字化的認識有關,2015年-2016年我們燒錢做數字化業務的時候,客戶也沒有太多。但是我們意識到諮詢的本質就是做知識的生意,如果知識留在每個人身上,肯定很難實現規模化。」黃智告訴記者。

黃智表示,「在當時,數字化解決不了很多的問題,我們只是覺得有需要去這樣做。我始終認為,如果數字化無法實現就很難實現企業的高速發展,所以我們堅定不移。」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5TH0F9IX】獲取授權信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