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啥玩具公司能估值千億?泡泡瑪特前景如何?

外匯界雪莉 發佈 2021-08-10T05:11:25.496952+00:00

大家好,我是雪莉,站在高處縱觀全局,才能品盡世間百態。我記得去年寫過炒鞋看k線的,前兩天資管那邊突然打了一個票,叫泡泡瑪特,很多人都在問,這是個啥東西?上市到現在以來,總市值已經達到了1208.47億,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個賣玩具的公司。

大家好,我是雪莉,站在高處縱觀全局,才能品盡世間百態。


我記得去年寫過炒鞋看k線的,前兩天資管那邊突然打了一個票,叫泡泡瑪特,很多人都在問,這是個啥東西?上市到現在以來,總市值已經達到了1208.47億,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個賣玩具的公司。



所謂盲盒,就是外包裝沒有任何標註,也看不出什麼特殊之處,憑運氣隨機購買,打開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的一種銷售策略,類似於抽獎。



猶然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門口的小賣部里就有類似的這種東西,不過是那種很多格子的大盒子,每個格子裡面隨機有跳跳球、塑料玩具之類的小物品,上面糊一張紙,5毛錢抽一次,戳破才知道自己獲得了什麼,吸引了廣大小學生去參與。


其實盲盒的興起跟我們這代年輕人依然是脫不開干係,或許是童心未泯,也或許是還記得小時候戳破那層紙時的期待和激動,盲盒一經問世,就備受年輕人的追捧,用一個朋友的話說就是「薅得還是同一撥韭菜」。


而且盲盒的形式隨著發展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大家熟知的扭蛋類玩具,盲盒類玩具,也發展成了買衣服撿漏,買化妝品撿漏的新形勢,不過無非就是製造盲盒的人把那些不太好賣的商品搭配著一些大眾的產品賣出去的策略,消費者一看,這麼大一包,還覺得自己賺了。



當然,大牌也紛紛入海參與這場盛宴,比如,耐克前段時間出的「盲鞋」命名為「撕撕樂」,它長這樣:



不撕開它是平平無奇的空軍1號小白鞋,撕開之後它就成了集各種色彩與潮流設計於一身的空軍1號,當然這種設計也賦予消費者更多的創意空間,比如只撕一隻,比如不撕就等著穿得外面的膠質自動爆開後的那種「炸裂風」,跟風買的人還真不少。


你會發現這種「花了錢但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的這種感覺有點像拆禮物,從付了款你就開始對它浮想聯翩,那種喜悅、激動和期待的心情,如果你買盲盒花了100塊,那這種心情就值99塊,值不值當然是仁者見仁。


說回泡泡瑪特,它主要是賣了一個IP,就是讓這家公司爆火起來的小玩偶,名叫Molly:


不知道你的第一感覺是啥,我的第一感覺是:丑,而且完全不明白為啥這玩意兒它能火起來。(如果你是Molly粉,那你的眼光一定是最棒的,是我有眼無珠)不過你仔細看每個Molly的表情,一模一樣,你從她的面部看不出它的喜怒哀樂,她嘟嘟的嘴巴,你可以解讀為撒嬌賣萌,也可以解讀為不高興。


另外就是那種興起的給這種胳膊腿會動的小玩偶拍藝術照的行為,雖然我很迷惑,但還是覺得拍的確實是很有特色,也很有想法,就類似於這種:



還有專門「改娃」的手藝人,就是用AB補土和丙烯給娃娃改行頭,改妝容,換色等等,把你手中人手一隻的娃娃改成全球唯一限量款,而且這也衍生出了一堆產業鏈,就跟芭比娃娃的各種服裝衣櫃家具一樣,在改娃中也包括頭飾、貼紙、展示架等等一系列的產品:



當然,這東西如果只是作為個人收藏的話,實在是有些不至於這麼火,畢竟麥當勞肯德基也經常更新兒童套餐里的玩具,而且你不僅能拿到玩具,還能吃一頓好吃的,為什麼泡泡瑪特就能走上具有收藏「價值」的玩具呢?


這就和另外一個策略有關了,賦予它能夠「炒」的細胞,畢竟有價無市的東西真的只能作為收藏,而有需求的市場才能夠真正讓一個小小的商品成為一種「投資」,「限量」這個詞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抬高身價,比如生活大爆炸里,拉傑花25美元,在易趣上買了一根手工魔杖,不過拆開快遞之後發現,只是一根普通的棍,原本他很氣憤:


但後來她的朋友發現棍子上面刻了編號,於是:



一樣的道理,盲盒的各種玩偶除了隨手一拆就能拆出的造型之外,還有那種你拆一箱才能拆到的隱藏款,而一些二手平台上還有人高價回收這種隱藏款,比如這款名叫yuki的彩色透明隱藏版,在某二手平台轉手價格就已經fan了5倍(原價59一個),相當於拆出來就賺5bei:



而且原價50-100不等的盲盒對於那些暗示自己「一個月就買兩次」的年輕人來說,並不貴,萬一運氣好拆到這種隱藏款,爆款甚至fan10倍以上也不奇怪,能一次性回一大口血,抱著這樣的「信念」,似乎邁向泡泡瑪特專賣店的步伐又輕盈了許多。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其實很多人都不看好泡泡瑪特未來的前景,會認為這家公司就跟盲盒的狂熱程度一樣,可能會轉瞬即逝,不過人類對「未知」的追求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發生改變的,無非是一群人老去了,另一群人站起來接盤罷了。


但不得不承認,上千億的市值對於一家做盲盒的玩具公司老說,確實是有溢價,想要維持增長,只靠人性這種飄忽不定的東西是有些不靠譜的,通過盲盒和各類娃娃的IP拓展更多的業務,向中上下游全面滲透,才能把目前的高溢價給補充上去。


從泡泡瑪特上市前兩天的高波動就能看出,市場對它的不確定性還是有些強的,雖然後來依然走強,但這種強究竟能不能延續,還是要看泡泡瑪特未來對公司的前景規劃到底夠不夠詳盡和全面,否則高估值所形成的泡沫也會快速的破裂。


有人說泡泡瑪特就像另一個迪士尼,確實有些類似,但是迪士尼的爆款IP都是怎麼被利用的呢?影視,玩偶,各個產業聯名,音樂,餐飲等等全部都有涉獵,這才造就了迪士尼龐大的商業帝國,而泡泡瑪特的這條路,似乎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另外,別問票出了沒,出了,小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