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場局調查辛巴結果公布,「糖水燕窩」事件會到此結束嗎?

松鼠雲無心 發佈 2021-08-12T00:31:38.138389+00:00

廣州市場局通報了辛巴「糖水燕窩事件」事件的調查及處罰決定:辛巴的公司被罰90萬,那款糖水燕窩的生產廠家被罰200萬。緊接著,直播平台也公布了對辛巴的處理決定:其個人帳號被封禁對60天。或許,「官方」對這一事件的處理就到此結束了。如何看待這個調查結論以及處理決定呢?

廣州市場局通報了辛巴「糖水燕窩事件」事件的調查及處罰決定:辛巴的公司被罰90萬,那款糖水燕窩的生產廠家被罰200萬。緊接著,直播平台也公布了對辛巴的處理決定:其個人帳號被封禁對60天。

或許,「官方」對這一事件的處理就到此結束了。

如何看待這個調查結論以及處理決定呢?

首先,廣州市場局對於辛巴團隊的調查結論是「僅憑廠家提供的『賣點卡』等內容,加上對商品的個人理解,即對商品進行直播推廣,強調商品的燕窩含量足、功效好,未提及商品的真實屬性為風味飲料,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

這個定性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實際上,直播帶貨的團隊和主播絕大多數對於產品都缺乏專業認知,只是照搬廠家的營銷話術,再加入自己的演繹和進一步誇張。辛巴的團隊如此,大多數代言推廣「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的明星也是如此。當然,「普遍如此」並不能成為免責的理由——這個處罰原因,有理有據。

在這個直播中,辛巴團隊的作用相當於產品推介,銷售與購買是在廠家的網店完成的,所以廠家要承擔更大的責任。所以,「賣點卡」以及網店內的虛假宣傳內容,辛巴團隊是代言和傳播者,而廠家是「出品方」,同樣要被處罰。因為它是生產和銷售的主體,所以被罰得更重,也是順利成章的。

可能出乎廣大吃瓜群眾意料的,是對於產品本身的調查抽檢,結論是符合與之相關的產品標準,問題只是「標籤存在瑕疵」。在目前的執法慣例中,對於不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標籤瑕疵,處罰往往不進行處罰。所以,也就是說,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這款產品本身並沒有受罰。

當然,這裡有一點可爭議之處。這款產品的配料中使用了乳酸鈣。在食品中,乳酸鈣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也可以作為營養強化劑使用。如果作者營養強化劑,在液體飲料中可以使用,但必須標明含量;如果作為食品添加劑,不需要標明含量,但是在液體飲料不在其使用範圍內,這裡就算是「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通報中沒有明確說明「標籤存在瑕疵」具體指什麼,也就無法判斷監管部門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或許是作為對調查結果的回應,辛巴的直播平台也對辛巴團隊做出了處罰:辛巴個人帳號封禁60天,團隊其他帳號也封禁不等的時間,而不是此前網傳的「終生封禁」。在監管部門對辛巴事件的定性以及處理基礎上,平台做出這樣的處罰,也算是中規中矩吧。

從「官方」的處理來說,這或許就是結束。不過,因為王海入局,對辛巴團隊的指控要更為嚴重,索賠額度也非常大。作為「消費者代理人」,王海有這樣的權利——後續的官司能否打起來,如果打起來了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