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佑祥年 • 家國永安

海派玉說 發佈 2021-08-12T01:23:47.486786+00:00

仲冬之深,草枯花落,半庭新月黃昏,小窗暖爐,溫酒弄梅思物,豈羨閒人醉。歲末將至,在等雪花,在等煙火,在等待一個「聖誕老人」。西方平安夜的前夕,希望能通過籽玉佛像臻品獨特的魅力,為您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福佑和安詳。

仲冬之深,草枯花落,半庭新月黃昏,小窗暖爐,溫酒弄梅思物,豈羨閒人醉。

歲末將至,在等雪花,在等煙火,在等待一個「聖誕老人」。西方平安夜的前夕,希望能通過籽玉佛像臻品獨特的魅力,為您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福佑和安詳。

佛興西方,法流東國,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的主要信仰。「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就是真實的寫照。和田籽玉作為佛教文化的載體,寄託著美好吉祥的希冀及願望。玉雕與佛文化的完美結合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還可以說,玉是佛教文化的精神載體。

彌勒菩薩,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人們給彌勒佛的籽玉牌賦予了以下的文化內涵:「開口便笑,笑古至今,凡事付諸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人無所不容」、「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是付諸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彌勒佛在佛教中被稱為未來世佛,有著最慈悲的胸懷,最無邊的法力,幫助世人渡過苦難。古人認為,彌勒佛能給人們帶來福氣、祥和之氣,是祈盼美好明天的福佛。

觀音菩薩,「觀其聲音、能解災難」。佛教界稱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菩薩,是中國信眾最為崇拜、最受歡迎的一尊菩薩。

觀音菩薩以姿態、場景和所持法器的不同有三十三種不同的形貌,其身相最經典者,當屬手托蓮花,蓮台端坐的造型。觀音心性柔和,儀態端莊,佩戴者可消彌暴戾,遠離是非,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災解難,遠離禍害。俗語說「男帶觀音女帶佛」,據籽玉觀音的寓意,就是希望男士們戴上籽玉觀音,能借觀音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多一些象觀音一樣的慈悲與柔和,自然就得觀音保佑平安如意。

釋迦牟尼,為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成佛後被稱為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觀此尊佛陀造像,寶珠頂嚴,大大的耳垂、清秀的眉目、俊美的容顏沉靜慈和,處處散發著智慧的光暈。沉靜慈和,卻又情態超然,透露著幾分親切。佛像莊嚴,卻又在充滿智慧和慈愛的體態中,令觀想者放下執念,用日常的姿態,去靈魂深處尋求大自在的秘密。

以玉寄平安,萬般祝願,皆在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