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講述戰國波瀾壯闊史詩:秦非子是如何成為秦國始封君的

進賢金羅溪 發佈 2020-12-14T13:10:42+00:00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強大一時的秦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14年時間,而秦國發展為秦朝卻經歷了近700年時間。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強大一時的秦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14年時間,而秦國發展為秦朝卻經歷了近700年時間。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而統一天下,事實上秦國從地圖上一個小點,之所以能夠最終一統天下,離不開秦國三十六代先君的努力。

秦國是嬴姓部族建立的諸侯國。相比較於齊、晉、楚等西周初期封建的諸侯國,秦國建國時間較晚。嬴姓部族與子姓商族或源出同祖,因此緣故,嬴姓部族與姬姓周族建立的西周政權,最初處於敵對狀態,也因此遭到西周的打擊與抑制。

直至西周中期,西周政權與嬴姓部族的敵對狀態始逐漸消除,嬴姓部族逐漸投靠西周,為其效力。西周末年,邊患嚴重,嬴姓部族替西周抵禦戎族侵擾,地位日漸重要。

西周覆滅,周室東遷秦襄公率嬴姓部族全力勤王,得到周天子的封建,國號為秦。春秋時期,秦國日漸崛起。

至秦穆公時,躋身於「春秋五霸」行列。戰國時,秦國躋身於「戰國七雄」,並逐漸滅亡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全國。

秦國與其他諸侯國不一樣,它起源於西北邊陲,處於黃河中上游地區,土壤不比其他諸侯國那般肥沃。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其自身條件自然比不上齊楚那般富庶,甚至連韓魏都比不上。

秦人早期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周王室東遷之後,秦人才逐步東進關中。到秦惠文王時期取巴蜀。

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兵種也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出現了尉繚、白起、王翦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

秦國社會經濟仍以農業為主。春秋時代晚期,出現了鑄鐵農具。戰國時代,修建了鄭國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進一步促使農業生產發展。手工業以冶銅和制陶最為發達。

《過秦論》中有言:"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世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而作為先祖秦非子在他那個時代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養馬的,到最後的秦始皇統一天下,這離不開幾代人的努力。

秦非子是上古部族首領顓頊的後裔。其先祖伯益(一作伯翳,亦稱大費)輔佐舜帝馴服眾多鳥獸,舜帝賜其為嬴姓。

後來伯益後裔造父因平定徐偃王之亂有功,周穆王將趙城賜封給造父,造父的族人以此為氏,稱趙氏,即為嬴姓、趙氏。

非子居住在犬丘,喜歡馬和牲畜,善於餵養繁殖。

周懿王在位時期,西周的勢力迅速滑落,不僅諸侯對王室離心離德,更給西戎人以可乘之機。由於難以抵擋西戎的連番侵襲,懿王被迫將都城由鎬京遷往槐里,天朝大國的形象蕩然無存。

飽受內憂外患的周王朝,迫切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君主來重整河山,於是在懿王駕崩後(前903年),群臣沒有讓懦弱的太子姬燮繼位,而是擁戴王弟姬辟方為天子,是為周孝王

孝王登基後勵精圖治,剛一即位便命令申侯率軍攻伐西戎。申侯由於跟西戎有姻親關係(申侯的女婿大駱是犬丘封君,此時執掌西戎的政事),所以對進攻西戎一事並不上心,在虛情假意地跟對方交手一番後,便授意大駱代表西戎向周朝示好,並獻上精良的母馬若干匹以示誠意。

周孝王為了振興王室,抵禦北方戎狄的侵擾,選擇汧水、渭水之間這塊土壤肥沃的天然牧場大肆繁殖馬匹。周孝王對這件富國強兵的大事十分重視,每年都要去牧場檢閱一番。

有一年,周孝王前往巡視馬匹飼養情況,從牧場中一位犬丘人那裡得知,非子極會養馬,馬只要一經他手,就會又肥又俊。

周孝王立即命養馬的小臣帶非子來見。周孝王問到養馬之道,非子對答如流,對於馬匹的調養、訓練、繁殖和疾病防治等,都能說出一套高超的辦法。周孝王聽後十分高興,於是便讓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間主管馬匹。

大駱是堯舜禹時期名臣伯益的後代,伯益不僅擅長訓鳥術、馴獸術,並因輔佐夏禹治水有大功,被舜帝賜姓為嬴。

商紂王時期,伯益的後代中有飛廉、惡來父子,二人都因作惡聞名於天下。武王滅商後惡來被殺,飛廉向西逃亡,其子孫中便有一支輾轉遷移到西戎境內,在逐漸掌握西戎權力的同時,也跟周王朝交好,大駱便是其中的代表。


然而孝王雖然接受西戎的誠意,但並未就此放棄整頓軍備的想法,於是在國中徵召擅長養馬的人才,以備將來戰爭之需,此時有人便向天子推薦了大駱的庶子非子。孝王將非子召來詢問養馬之道,後者對答如流,很合孝王的心意。事後,孝王汧水、渭水之間劃出一大片土地當作牧場,命令非子在此專心致志地養馬。

申侯便向周孝王說:「從前,我們先祖住在驪山生下

一個女兒,成為戎胥軒的妻子,生下中潏,因有親戚關係,而中潏歸附周朝,保衛西部邊垂,西部邊垂也因而和睦。現在我把女兒嫁給大駱,生下嫡子成。申、駱再次聯姻,西戎都歸服,所以您才坐穩王位。求您仔細考慮一下。」於是周孝王說:「從前伯益替舜帝主管牲畜,牲畜繁殖得很好。

所以封有土地,賜姓嬴。現在他的後人也替我養馬,我就分給他土地,讓他作為一個附庸國。」便把秦地賜給非子,讓他重新延續嬴氏的祭祀,號稱秦嬴。而且也不廢黜申侯女兒的兒子成做大駱的宗脈,以便與西戎和睦

非子當上「弼馬溫」後兢兢業業,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對於馬匹的調養、訓練、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方面,幾乎每一天都懈怠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數年之後該牧場的馬匹數量激增,而且全都是健碩精壯的良馬。

在親眼目睹非子的成就後,孝王高興得不得了,於是便想著提升他的地位,讓其繼承大駱的封地和爵位。

由於此時申侯的外孫嬴成已被確立為大駱的接班人,

所以在獲悉消息後,申侯趕緊站出來阻攔孝王,並且聲稱如果能保證嬴成的位子,他願意加大力度勸說西戎,使周戎之間世代友好,永遠免除刀兵之苦。

孝王覺得「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個好辦法,既可以減免人員傷亡,又可以節省軍費開支,何樂而不為?

因此,孝王便放棄讓非子回國繼位的打算,而將秦邑賜給他做封君,讓其在延續嬴氏的祭祀,號稱秦嬴。

同時,孝王也不廢黜嬴成的儲君之位,以此來實現與西戎和睦相處(「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然而非子作為秦國的始祖,身份只是附庸而非諸侯,秦國被正式列入諸侯國行列,還要等到平王東遷洛邑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