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扣長城挖出一塊石碑,這個推斷終於有了實證

夢琴隨琪 發佈 2020-06-08T22:00:57+00:00

箭扣長城依山險而建,以奇、險、絕、野聞名,那在明長城裡,箭扣的形制等級如何?「山東右營中軍薛□督,工把總倪勝乾分修□□,二等邊牆二丈九尺二寸。萬曆四十五年九月□日。」箭扣長城修繕三期工程4月17日正式啟動,將持續到年底。

箭扣長城依山險而建,以奇、險、絕、野聞名,那在明長城裡,箭扣的形制等級如何?


「山東右營中軍薛□督,工把總倪勝乾分修□□,二等邊牆二丈九尺二寸。萬曆四十五年九月□日。」

箭扣長城修繕三期工程4月17日正式啟動,將持續到年底。在考古清理階段,發現了一塊城工碑,箭扣長城邊牆屬於二等邊牆有了實物證據。

「在127號敵台東北角,樓子下面牆根那發現的。清理碎石頭找下面的水道時,往下挖,挖出了一塊石碑。」工人朱紹林介紹,「四四方方的,邊長50多公分,寫著山東右營中軍什麼的。」當天,朱紹林將這塊碑背下了山,懷柔區文物所將其收藏到懷柔區博物館保存。

「這塊石碑屬於城工碑,記載修長城的負責人以及工程情況的。根據之前的資料記載,可以推斷出箭扣段長城的邊牆屬於二等邊牆,但一直沒有實物證據。有了這塊城工碑,就有了實證。」懷柔區文物所工作人員王宇介紹。

據了解,長城主要由邊牆和敵台組成,邊牆是明長城工程中的主體,結構複雜。明長城上遺留有大量碑刻,記載邊牆修築情況的最多。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尚珩在總結各種明長城碑文中發現,昌鎮所修邊牆分一、二、三等。不同等級長城的結構和具體築法都有一定的法式規格。

一等邊牆的規格是「底闊一丈六尺」,合今天的5.12米;「收頂一丈三尺」,合4.16米;「高連垛口二丈五尺」,合8米;用料下以條石為基,上接用磚壘砌的牆體到頂。慕田峪一帶的長城多屬於這種全磚牆體。

二等邊牆是磚石合築,在邊牆中所占比例較大,尺寸規格比一等邊牆小。有的是外磚內石牆,有的只修外面垛口牆,裡面不修宇牆,形成梯式,可以看出是偷工減料;有的為磚帽石牆,遠看似磚牆,氣魄高大,實際上石牆占主要部分。箭扣長城的邊牆就屬於二等邊牆。

三等邊牆主要是石邊牆,有寬體石牆、窄體石牆、單邊牆的不同。

石碑的發現,得益於箭扣長城在修繕過程中進行了清理。工程按每10米、20米為一個標識段,界限上插上黃色的小牌子,寫上編號。每一個標識段清理出了多少整磚、半磚、殘磚,都要進行登記,把清理的結果反饋給設計單位,設計單位再根據情況決定哪兒需要補磚哪兒不需要。


據介紹,箭扣長城修繕工程自2016年啟動以來,曾在二期修繕的時候清理出石雷、箭頭、瓷片等,清理出石碑還是第一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