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博物館推出「文物有故事」線上導賞

東莞時間網 發佈 2020-06-08T06:28:59+00:00

文物和遺址,歷經滄桑留傳至今,是歷史的物化、精神的承載,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目前,第一篇章「遺址往事」已經推出3期。

文物和遺址,歷經滄桑留傳至今,是歷史的物化、精神的承載,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鴉片戰爭博物館現存文物兩萬餘件,所管理的遺蹟、遺址面積80萬平方米。為了讓觀眾進一步走近文物、了解文物,鴉片戰爭博物館近日開啟「文物有故事」線上導賞,帶領大家翻開文物背後被塵封的故事。

「文物有故事」線上導賞將從鴉片戰爭博物館中精選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和遺址,分5個篇章講述40餘個文物故事。目前,第一篇章「遺址往事」已經推出3期。其中,第一期講述的是虎門銷煙故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則徐銷煙池舊址。1839年6月3日,一個歷史永遠鐫刻的日子。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以及英勇的虎門軍民,在虎門鎮口海灘當眾銷毀所收英美鴉片2376254斤。虎門銷煙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

第二期講述的是節馬碑及其背後的故事。節馬碑長152厘米,寬40厘米,厚3.5厘米,為黑色雲石質地。它由節馬圖和節馬行兩部分構成,碑文部分主要記述了鴉片戰爭時期,沙角守將陳連升的戰馬被英軍擄去香港後表現出對主人忠貞不舍的故事(最終絕食而亡)。2018年,民間文學《節馬傳說》成功申報成為廣東省級非遺項目。

第三期講述的是「創立虎門義學記」石碑及其背後的故事。虎門義學碑是1838年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所立,此碑原立於廣東水師提督衙署前,現藏於鴉片戰爭博物館,是國家一級文物。1834年,關天培就任廣東水師提督,進駐虎門後,在積極加強虎門防務建設同時,為軍中家屬子弟興辦義學,啟蒙開化。義學的開辦,使得虎門軍營「聞誦讀之朗朗,如其室,目見舉動之彬彬。變化氣質,非復昔日之頑皮子弟」。為讓義學延辦下去,關天培親自撰文以寄託期望,並請人刻於石碑之上。碑文中,他以自身經歷,告誡軍中子弟讀書明理,勉勵他們奮發圖強,為國效力。

全媒體記者 趙水平 沈漢炎/文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