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

通州八大游 發佈 2020-06-09T06:44:15+00:00

武當山和通州區自2014年建立對口協作關係,兩地在扶貧開發、產業帶動、旅遊宣傳、人才培訓、教育發展等方面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係,開創了對口協作的新局面。今天,小編就為您推薦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和通州區自2014年建立對口協作關係,兩地在扶貧開發、產業帶動、旅遊宣傳、人才培訓、教育發展等方面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係,開創了對口協作的新局面。今天,小編就為您推薦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

「玄岳」

武當山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內西南部武當山麓。又名太和山,古時稱「玄岳」、「太岳」。

其古建築群敕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

千層樓閣空中起——萬疊雲山足下環

「太岳」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中國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

這裡的每一處道宮道觀充分利用了峰巒的高大雄偉和崖洞的奇峭幽遂,將每個宮觀都建造在峰巒岩洞間的合適位置,使它們與周圍林木、岩石、溪流和諧一體,相互輝映宛如一幅天然圖畫。

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

太和山

在古代,武當山以「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的顯赫地位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前來問道的「神峰寶地」;

在當代,國務院稱譽武當山古建築群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極具「仙山瓊閣」的意境,成為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和宗教活動場所。是中國5A級旅遊景區,1994年12月,武當山古建築群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古建築群堪稱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奇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博物館」和「掛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宮觀內保存的各類神像、法器、經籍等都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太和宮

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

南岩宮

位於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紫霄宮

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筑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

又名「玄岳門」,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里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山下玉虛宮

玉虛宮是武當山建築群中最大的宮殿之一,位於武當山鎮(老營)的南山腳下。

玉虛宮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現存建築及遺址主要有2道長1036米的宮牆、兩座碑亭、里樂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雲堂以及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遺址。這些殘存的遺址,到今天仍有很強的感染力,頗具觀賞性。

武當山古建築群代表了為期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標準,中國現代建築大師梁思成說過:「 建築是藝術的創造『』

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穩定的社會結構,造就了中國古代建築代代相承穩定的建築形態;

建築的「時間」感浸含在建築「空間」維度中,武當古建築群對中國的宗教、公共藝術和建築的發展等多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巨大的影響。

來源:武當山官方旅遊服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