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生命教育

愛夢教育家 發佈 2020-06-09T03:29:55+00:00

中國的職業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導師》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什麼是生命教育?


中國的職業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導師》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記錄、感恩和分享,由此獲得身心靈的和諧,事業成功,生活幸福,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生命教育在於協助兒童成為一個有「知性」與「人性」的人,「知性」是指有知識,「人性」是指珍視自我、體恤他人、關心社會。而其核心,就是要幫助兒童珍惜、欣賞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並活出生命的光輝與價值。而死亡教育,則是通過直面死亡問題來尋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進而讓兒童尊重和愛護生命。


如何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很多國家的生命教育都開展得比較系統,而目前我國大陸正規的、系統的、自覺的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還相對滯後。究其原因,一是由於民族的、文化的和社會的諸多因素,人們對「死」字諱莫如深。二是不少人對「死亡教育」這一概念本身望文生義,往往掩蓋了其真正的意旨所在。


對家長對於「死亡教育」的態度,華東師大一個研究小組專門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雖然80%家長認為「孩子應該有關於死亡的客觀概念」,但仍有63%的家長表示「難以接受向孩子開展和死亡相關的活動」;有50%的家長認為「死亡教育會讓孩子覺得恐怖,對他的身心不利」,好端端的為什麼要跟孩子談那個「恐怖」的話題呢?


還有不少家長乾脆就對涉及到死亡的問題拒絕回答。那麼當孩子問到死亡時,家長是怎麼回答的呢?


調查顯示,家長的回答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帶有童話色彩,不實事求是。如「死就是不在了,死了以後會成為天使去了天堂」。


第二種是迴避的態度,不會作過多解釋。認為孩子慢慢長大會漸漸理解,只是說「死了就是要永遠離開我們生活的世界,永遠不再回來」。


第三種是拒絕回答,說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種是比較科學的,如告訴孩子「死亡分很多種的,當人老了是必須要死的,因為他們的身體各個器官已經不能正常運行了,這樣的死是正常的,人死了就會在這個世界消失。」


前三種答案的家長居多,只有不到10%的家長能夠正面地與孩子談論關於死亡的問題。在學校,死亡教育嚴重缺失,很少有系統的死亡教育課。這一現實使得我們不得不正視生命教育特別是死亡教育這一話題。



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恐懼有一個前提:就是逃避和擺脫的慾望。一個人處於完全無知的狀態下是不會有恐懼的。小孩子第一次見到蛇並不恐懼,因為他並不知道蛇會帶來什麼。不會恐懼的第二個極端是完全的有知。一個研究蛇的科學家基於對蛇的了解,可以面對與控制這種情景,對蛇也就不再恐懼。因為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生命與死亡,所以對死亡教育採用逃避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只有正視死亡,尊重死亡,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從而尊重生命。

年幼兒童對死亡的認識一般經歷兩個階段。


一是分離階段:0~3歲,無法分辨「死亡」和「分離」的差別,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在此階段親密和持續性的身體接觸最重要。


二是結構性階段:3~6歲,兒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動、不呼吸,會玩「辦家家」裝死,但不能辨認「生」與「死」是無法共存的,常認為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就像卡通片一樣,還常將死亡與睡著或旅行相聯繫,有時會害怕睡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會對死亡充滿幻想及魔術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為會導致某人死亡。兒童還會將「死亡」與「老年」相聯,但不確定什麼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兒童從成人那兒得到相關死亡訊息,一般兒童不認為自己可能會死亡。這個年紀的小孩需要持續性的身體接觸、重複的再保證和溫和的教導,直至成熟的死亡觀初步形成。

此後便是6~12歲對死亡認識的功能性階段和12歲以上的抽象思考階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觀。

對於死亡,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迴避死亡話題,反而會壓抑他自然的生命體驗和感受,而令這些體驗和感受難以找到疏通的途徑。


生命教育的幾個場景


生活中,當大人遇到危險時,如不小心被刀劃傷了手,家長可以把這些危險的結果展示給孩子看;當看到溺水報導時,家長可以與孩子分析溺水的痛苦和危險性,讓孩子今後有意識地去注意;家長還可以與孩子共讀一些關於生命起源和生命隕落的書籍、畫冊,如《爺爺沒有穿西裝》可以讓孩子理解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一粒種子的旅行》和《一片葉子落下來》展現一粒種子和一片葉子從出生到凋零的全過程。


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家長要幫孩子正視孩子對死亡的認識和恐懼。「記得我兒子不到3歲時,正在看電視的他突然哭了,流著淚恐懼地問:「爸爸,人為什麼會死呢?我能不能不死?!」我摟著他,很嚴肅很認真地說,人都會死,但爸爸媽媽保證讓你健康成長!今年兒子已經8歲了,再也沒有跟父母問過死亡的事情。」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會出於害怕孩子產生恐懼感而搪塞過去,特別是當親人死了後,欺騙孩子說是「睡著了或出遠門了」,從而迴避孩子提出的關於死亡的疑問。家裡有親人死亡時,一定要讓孩子參加告別儀式或追悼會。讓孩子通過參加儀式明白死亡是人生一件重大事情,並讓它通過這種儀式知道人的生命從此結束。如果碰到電影或電視作品中提到死亡,這時最好與孩子就死亡進行討論,比如:你怎麼看待死亡?生命是否可以重來?告訴孩子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可逆的。「沒有這樣的交流,孩子就會產生誤解:宛如電子遊戲中玩主一樣,只要認為操縱生命就可以不斷地重來。」


從小事中幫助孩子感悟生命


研究表明,兒童5—9歲已了解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如果不及時進行死亡教育,就有可能造成對死亡產生神秘感和懼怕的心理。因此,死亡教育應從童年開始。


「死亡教育」有兩個重要方面,首先是克服對未知事物的恐懼。當孩子明白死亡並不可怕後,其勇敢、堅韌、好奇心等品質將得到極大發展。其次是「愛」的教育。「死亡教育」最好延伸為對生命的珍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有其生命周期,讓孩子們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應該的事情。雖然我們要告訴孩子,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結局,但更應該告訴孩子生命的意義,這樣才能不讓孩子對死亡產生恐懼和心理陰影。



第一,讓孩子自幼就接受「死亡教育」,先要儘可能消除其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同時開始「愛」的教育。讓孩子明白生命從何處來,去往何處。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有許多東西值得留戀。

第二,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生命都不僅僅屬於自己。每個人都有親人、好友,我們的生命對於愛我們的人來說,是多麼的美好和寶貴。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這樣,孩子從小就感覺到家的溫暖,有困難時會第一時間向家人尋求幫助。

第三,讓孩子接觸各種「死亡」。要讓孩子明白死亡是自然的,也不可怕,這樣他們能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生活中出現的非人類「死亡」。成人應儘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語句和神情。要用溫和的語調、簡單的詞語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形成一種對「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態度。因為孩子並不是被「死亡」嚇著了,而是被成年人對「死亡」的反應嚇著了。成人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要表現得比較平靜、自然,切不可在孩子面前悲痛欲絕,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覺得死是可怕的。特別是,成人談論重點應放在生命美好的一面,而非充滿著死亡和疾病。這樣,孩子會慢慢了解死亡的意義,並能夠減少恐懼心理的產生。

具體方式如下:

1.從大自然中感知生死。如種植花草,觀察其一生。

2.在家裡養蠶,觀察蠶被孵出、變成蠶、吐絲結繭、變成蟲在產卵,體驗生命的輪迴。

3.翻出老照片,跟孩子說說自己的父母或記憶中的爺爺奶奶。

4.觀察腐爛植物「屍體」變化,如腐爛蔬菜或水果。


5.打死蚊子類害蟲。

6.讓孩子直面寵物死亡。寵物的壽命短,極易讓孩子第一次接觸真實動物的誕生和死亡,但這個場面最好在孩子5 歲以上。


人人都擁有生命,生命的一次性和獨立性告訴我們生命是至高無上的。我們首先必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應該珍惜別人的生命。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珍惜生命,懂得欣賞生命的多姿,發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享受生命的快樂和幸福。甚至有許多人不懂得生命的真諦,不僅不享受生命,反而常常製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劇。


文章作者 |「中國教科院」公號,內容有刪減

作者 | 單志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文章來源於中國教科院 ,作者單志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