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呈現內功拳與外功拳的對決

管老師 發佈 2020-08-20T16:02:30+00:00

在中國武術有內功拳和外功拳之分,搏擊時,內功拳心隨意動,身心一體,動作不漂亮,但因為有內功在,所以很實用,甚至一擊致命。

在8月14日的「2020中國汽車論壇」之技術論壇上,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所談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恰似中國內功拳和外功拳之間的區別。造車「新勢力」顛覆傳統產業的理念,正被傳統車企用來反向碾壓。

在中國武術有內功拳和外功拳之分,搏擊時,內功拳心隨意動,身心一體,動作不漂亮,但因為有內功在,所以很實用,甚至一擊致命。練得好的動作也非常瀟洒,那是時間打磨的結果。而外功拳則通過一系列標準的動作習練,練得年頭多了也會練出內功,也能達到一擊致命的功力。在時間上表現為,外功拳的練拳時間更長,更難找到真諦。而今的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他們似乎練的是內家拳,即多整體架構展開整體思考,然後給出解決辦法。

例如大眾就提出了「軟體定義汽車」的概念,從系統的底層架構做起,實現用系統對電、對自動駕駛、對車基互聯繫統、對拓展性的「小插件」進行統一管理。這將有利於智能化的可持續發展,降低未來的研發成本,並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務、更好的用戶感受,真正讓一款車成為車主的朋友和第三生活空間。論壇上,中國的華為也提出了「軟體定義汽車」的概念,並正尋求與車企的合作。

而造車「新勢力」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們認為某些功能應該加進車內,從而構成圍繞車主生活的汽車生態圈。研發是從一個個系統的整合開始,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車基系統。這種做法很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讚譽,但難在整合方面、可持續性方面將面臨巨大挑戰。

儘管雙方都是基於「生態圈」的概念去思考未來汽車,但傳統車企更像「內家拳」——由內而外的「練功」模式;造車「新勢力」更像外家拳——由外而內的練功模式,比如長城的「咖啡」。從研發成本看,短期內表現為造車「新勢力」動作快,而中長期則表現為傳統車企動作快,且研發成本上有明顯的優勢。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拼底層架構的階段,或者說已經到了資本比拼的階段,在這方面的投入絕非年銷百萬輛級的企業可以承受,何況靠輸血為生的造車「新勢力」?

在人力資源投入上,每家造車「新勢力」都有個精幹的技術團隊,但在大集團動輒上千人、上萬人的研發隊伍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在相同問題的解決上,一定是大集團快於「新勢力」;在系統思考方面,一定是大集團強於「新勢力」。儘管造車「新勢力」更加強調用戶感受,或許他們在智能座艙方面暫時有些優勢,但他們的短板是傳統汽車技術(如底盤技術),如果底盤的感受欠佳、實物質量欠佳,他們同樣會倒在用戶感受這個最敏感的問題上。

從本屆論壇看,造車「新勢力」給出的啟示亦非常重要——從用戶感受出發去展開研發,而不是從攻克最尖端的技術出發。這點尤其值得「工程師文化」背景的傳統車企注意。而造車「新勢力」應當注意的是,構建系統思考模式,沒有底層架構的系統將沒有未來。

在這場內功拳對外功拳的對決中,似乎還沒上場比賽結果就出來了。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