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首都防務:四條防線由外而內,關乎皇帝安危

暖意序史 發佈 2020-08-22T04:37:19+00:00

在春秋時期,《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有這樣一句話記錄了古代國家面臨的首要任務:「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一字,指的就是戰爭,從那時戰火紛飛、擴張兼并的歷史常態來看,更能明白《左傳》將戎與祀相提並論的深意所在。

在春秋時期,《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有這樣一句話記錄了古代國家面臨的首要任務:「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戎」一字,指的就是戰爭,從那時戰火紛飛、擴張兼并的歷史常態來看,更能明白《左傳》將戎與祀相提並論的深意所在。

而到了秦漢時期——一個中華文明奮發勃興的時代,這種理念依舊主導著當時統治者的治國理念。「戎」對於統治者而言,既要意味著積極「外攻」開疆擴土,又要做好「內守」即防務工作,尤其是首都的防務更是重中之重。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的都城無論是鎬京還是洛陽,都是靠鎮守各方疆土的諸侯來防護的,因為當周王有難時,諸侯必須起兵勤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周幽王多次點燃烽火來欺騙各方諸侯來領兵救駕,以博得褒姒一笑,就說明了當時周王朝都城防護的特點。

然而,進入東周以後,隨著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臣屬關係式微,周王室也沒落下去,諸侯割據混戰,天下大亂。這時周王朝的都城不僅再也難得到諸侯的擁護與防衛,而且還成了他們虎視眈眈的對象,都城陷落以及周王被俘乃至被殺的結局只在旦夕之間。

而反觀各諸侯王,他們大肆兼并擴張,卻也沒有完善的都城保護體系,以至於朝廷上經常會刀光劍影,國君血濺朝堂的政變也層出不窮。

而對於剛剛建立大一統王朝,領土空前遼闊的秦漢,都城更是具有睥睨天下的關鍵作用,皇帝作為天下共主的最高統治者,其地位與過去的諸侯乃至周王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統治者們必須對此做出根本性的創新。

首都防務官員設置

秦朝滅亡後,漢承秦制,尤其是漢朝的官僚制能看到秦朝制度的成分。

雖然史書中的秦朝總是以猛如虎的苛政、暴戾無道的剝削鎮壓而在史學界「臭名昭著」,但是作為第一個封建王朝,它的制度創新對後世仍然影響深遠。作為兩個一脈相承的朝代,秦漢的首都防務舉措也具有相通之處。

首先是軍官將領的設置任免上。秦朝建立後,為了將軍政大權收歸中央或皇帝,秦始皇廢除了實施數百年之久的諸侯分封制,而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其中太尉就是三公之一,充當了名義上的最高軍權掌管者(實際是皇帝),直接主管首都防務;而在九卿之列中,郎中令是皇帝的貼身警衛,而衛尉掌管宮廷警衛。

這些官職不再世襲,直接由皇帝任免,這也從根源上遏制了首都內部政變叛亂的現象——內防叛亂對於首都防務的重要性不亞於抵禦外來入侵,因為「窩裡斗」會使得外敵更加虎視眈眈

漢朝沿襲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只是名字發生了些許變化,例如將「衛尉」改為「中大夫令」,太尉改為「大司馬」等。

首都防務的防線設置

防線的設置也具有秦漢相通的特點。根據史料記載,秦漢首都防務可大致分為由外而內的四條防線。

古代的都城又叫做「王畿」,將都城內外的領域分別稱為「畿內」和「畿外」,所以第一條防線就是「畿外」也就是都城周邊區域,它由「中尉」或「中尉卿」——九卿之一負責(漢朝改稱為執金吾),中尉的有兩位副手曰中尉丞。

根據《漢書·高祖本紀》以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支軍隊大致有三至五萬人。

第二條防線是城內皇宮外的防線,這一防線的負責人也是九卿重臣,名叫「衛尉」(漢景帝曾將其改名為中大夫令,但是後來又將其更正,並一直延續到漢末),主管皇宮外圍的守衛工作,但他們並不能直接進入皇宮內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漢兩朝中,衛尉的數目不止一個,因為皇宮(包括行宮)的數量也不止一個,因此皇帝會設置多個衛尉分別負責不同的皇宮。

第三條防線是皇宮內部各殿的防衛。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郎中令,秦官,掌宮殿掖門戶,有丞」。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勛。」這句話透露出一個重要訊息——郎中令,亦是九卿之一,負責皇宮內部各殿的防務,而這裡所謂的「掌宮殿掖門戶」意思就是「負責宮殿外圍的防守」。

第四條防線,也就是皇帝及其家眷、群臣身邊的貼身侍衛了。這些侍衛的統領不是其他位高權重的大臣,而是與皇帝關係最為密切的宦官,這些宦官又受到一個名為「少府卿」的行政機構統領。

這些侍衛往往是經過皇帝親自精挑細選而來的精兵悍將和敢死隊,直接通過宦官這一媒介聽命於皇帝。

嚴防死守、秩序森嚴,是秦漢時期的首都防線區別於前代的重要特徵。

秦漢首都防線的深遠影響

戒備森嚴的首都防線是秦漢都城長治久安的關鍵因素之一,與過去的春秋戰國相比,防線在規模和層次上大幅擴張。

從《左傳》《史記》關於春秋戰國的記載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刺客或叛臣在宮庭上刺殺諸侯王,在旦夕之間發動政變的故事也層出不窮,而在秦漢時期,卻沒有一位皇帝是被直接刺殺而死的。這也說明,完善嚴密的防衛在很大程度上將所有刺殺皇帝的圖謀粉碎了。

秦漢在首都的防衛上也開闢了制度化的道路。在三公九卿的基礎上,中央政府將各部分的防守委託給不同的重要官員,這些官員大多是皇帝的心腹和親信,他們統一對中央政府或皇帝負責,並受到皇帝的任免,不能世襲。

這與過去春秋戰國時期的世卿世祿制截然不同,所以防衛方式的變化是一次革新,是制度發生變革的重要標誌,是歷史性進步的體現。

此外,秦漢作為中國最早的中央集權式的封建國家,它們開創的種種防衛制度的歷史意義也不言而喻。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秦漢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制度最早的雛形,在此基礎上衍生的新型首都防務也是大一統王朝維持繁榮昌盛的重要保障。

這些防務制度在後世都得到了完善和發展,例如在秦漢時期的防務分配方式還相對零散和冗雜,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機制負責防務,因此在後世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將所有的防務工作都集中到一個機構之中——兵部。

雖然秦漢制度還有尚待完善之處,但後世的首都防務,幾乎沒有一個是脫離秦漢制度的框架建立的,因此可以說後世的制度是秦漢制度的「直系」或「嫡系」子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防務制度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雖然以首都防衛自稱,但對於最高統治者皇帝的防護才是首都防衛的核心所在,對於皇帝、皇親以及重臣的防衛資源要比對宮殿外百姓的防衛資源豐富得多。

所以說,當面臨外敵入侵時,首都防務基本會首先服務於皇帝的安危而不是整個都城的安全,因此將防衛士兵比作皇家私人僱傭兵也不為過,這種帶有局限性和階級性的原則在後世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和繼承。

總之,看待當時的防衛制度,既要明白它在當時所起的作用,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中,又要利用前瞻性思維,看待它對於後世的深遠影響。

此外,除了它的積極意義,又要從階級角度分析它的局限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看到這一制度的全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