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揭開兩大千古謎團,填補了先秦文化的空白

李哥講史 發佈 2020-08-28T08:09:02+00:00

相傳,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早期祖先是殷商貴族嬴姓部族,頗受商朝重視,後因嬴氏部族的一部分參與三監之亂而遭到周公旦的懲罰,使居住於東方的嬴姓部族被迫西遷,淪為庶民。

眾所周知,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世人所知的是秦王朝的強盛,但秦人的來源、早期的生活以及向東發展的歷史一直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歷史謎團。相傳,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早期祖先是殷商貴族嬴姓部族,頗受商朝重視,後因嬴氏部族的一部分參與三監之亂而遭到周公旦的懲罰,使居住於東方的嬴姓部族被迫西遷,淪為庶民。而根據史料記載,周孝王時期造父的侄孫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此後秦人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對抗西戎。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而被封為諸侯,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上世紀90年代,甘肅禮縣城東的永興鄉大堡子山附近的農民取土時挖出了古生物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被稱作「龍骨」。於是,當地村民為了挖「龍骨」賣錢,紛紛到大堡子山附近盜挖,以至於盜墓賊在大堡子山發現大墓,這就是秦公大墓。盜挖賊只拿走值錢的金銀玉器等,對於陶器等文物卻置之不理,據說當時盜挖分子十分猖獗,甚至在大堡子山上擺起小賣部做生意,盜挖分子之間為爭地盤經常發生械鬥。後來,在當地公安和文物部門的保護下,盜挖事件才被遏制,因兩座大墓幾乎被盜挖一空,因此大墓的主人也成了歷史謎團。


1994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大堡子山墓地展開了搶救性發掘,兩座大墓為「中」字形大墓,且均陪葬了車馬坑,確認該墓地為秦公西陲陵墓區。為了進一步探索早期秦文化的面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大考古學院、國家博物館以及陝西考古研究所成立考古隊,開始對大堡子山一帶展開了考古勘探與發掘。專家介紹調查和鑽探面積為130萬平米,發現各類遺蹟近700處,包括夯土城牆、建築基址、墓葬、車馬坑、灰坑等。發現各類遺蹟近700處,包括夯土城牆、建築基址、墓葬、車馬坑、灰坑等。發掘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主要發現了1處大型建築基址、9座中、小型墓葬,以及1座樂器坑、4座人祭坑。


專家在大堡子山遺址發現3座未被盜挖的墓葬,其中最大的一座墓中出土銅器9件(包括鼎3件、甗1件、盂 1件、劍1件),另外有石圭130多件、陶器6件等,年代為春秋中期。遺址中還發現了大型樂器坑,坑長8.8米,寬2.1米,深1.6米,其中最大的一件銅鎛造型及紋飾華美,鼓部有銘文20餘字,與過去發現的秦武公鎛相似,年代為春秋早期。大堡子山遺址大型樂器坑的發現,對於被盜秦公大墓墓主的確認,以及早期秦人的禮樂制度、祭祀制度、銅器鑄造工藝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材料。


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中大量殉人和青銅禮器的出現,表明該墓地規格相當高。根據史料記載,秦襄公和文公埋葬西山陵區,而西山陵區是甘肅禮縣大堡子山,是秦國建國後第一個國君陵區。據考證,秦國共有四大陵園區,而後三個陵園區的位置陸續確定,即陝西的雍城陵區(西陵)、芷陽陵區(東陵)和秦始皇陵園。但唯獨第一陵園在何處卻一直是困擾史學界和考古學界的千古之謎。直到此次大堡子山遺址的發現,經考古專家研究考證,確認為秦國第一大陵園,即秦西垂陵園。


據《史記·秦本記》記載,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後因牧馬有功被封地授侯,成為西周的附庸,得以建立秦國。所以,「西犬丘」實際上是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和根基所在,種種跡象表明禮縣一帶就是秦「西犬丘」所在地。眾多考古專家經過分析考證,紛紛得出大堡子山古墓就是秦公墓的結論。專家們表示,秦第一陵園和「西犬丘」兩大千古謎團的解開,填補了先秦文化研究空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