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書家毛澤東的書法欣賞

為中國升鍾湖代言 發佈 2020-08-24T08:59:16+00:00

毛主席的書法的最大的變化是在新中國誕生之後的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1958年毛澤東主席給田家英同志寫了一封信中是這樣描述的:田家英同志:請將已存各種草書字帖清出給我,包括若干拓本,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訣歌。

毛主席的書法的最大的變化是在新中國誕生之後的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1958年毛澤東主席給田家英同志寫了一封信中是這樣描述的:

田家英同志:

請將已存各種草書字帖清出給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訣歌。此外,請向故宮博物院負責人(是否鄭振鐸?)一詢,可否借閱那裡的各種草書手跡若干,如可,應開單據,以便按件清還。

毛澤東

十月十六日

1959年,毛澤東不再擔任共和國主席一職,似乎有較多的時間可以自行安排了,在得知國務院副總理黃炎培處有一本王羲之真跡,便借了過來,說好一個月歸還。這一個月里,毛澤東一有空便展卷賞玩,真可謂愛不釋手,如獲至寶。據他身邊的衛士回憶:「常看見他對著墨跡琢磨,有時也提起筆來反覆對著練,練到興頭上,吃飯也叫不應」。

畢竟是晉代書法家真跡,太過於珍貴,借出剛一周,黃炎培的電話打到了毛澤東的衛士值班室,也同樣覺得王羲之真跡珍貴的毛澤東十分看中這一個月的約定時間,對黃炎培的「逼債」不免有些慍惱:「到一個月不還,我失信,不到一個月催討,他們失信,誰失信都不好。」

如此這般,足足把玩了一個月,毛澤東才將王羲之那本真跡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夾好,並囑咐衛士零點前必須送到。

一個月的時間,毛澤東計時計到了「零點前」,足見他對王羲之墨跡的珍愛程度可見一斑,對於歷代書帖書藝之重視,正是因為毛澤東的這番執著,才有了他書法的不斷精進,書風的不斷深化,最終取得了自成一派,獨門絕家的毛體字,書藝造極的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