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鴻山驚現春秋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專家:墓主疑似范蠡

李哥講史 發佈 2020-08-20T09:48:29+00:00

眾所周知,越國是周朝位於東南沿海的一個諸侯國,據《史記》記載,越國國君是華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後裔中的一支,國君為姒姓。

眾所周知,越國是周朝位於東南沿海的一個諸侯國,據《史記》記載,越國國君是華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後裔中的一支,國君為姒姓。越國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比較強大,而其北面還有一個強敵就是吳國,越王勾踐繼位後,吳王闔閭興兵伐越,越王勾踐被俘。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掉了吳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鼎盛時期越國的勢力範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皖淮、贛鄱,雄踞東南。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在江蘇無錫發現的越國貴族墓,經過勘探發掘出土2000多件珍貴文物。


2002年2月,京滬高速公路修到江蘇無錫東北鴻山鎮,工人們在附近小山包取土時,意外挖出了一些破碎的陶片和瓷器,工地負責人馬上意識到可能挖到了古墓,於是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無錫市文物部門聞訊後,立即組織考古人員趕往現場,當考古人員趕到現場後,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在上百平米的地方滿地的陶瓷碎片。經過現場初步勘探,考古人員認為小山包下面不是古墓,就是一處文明遺址,如此重大的發現考古人員趕緊上報了上級文物部門。後來,南京市博物院組成了一支考古隊趕到了鴻山鎮,經過對周圍的調查勘探,這座小山包名叫老虎墩,而地下確實存在一座規模較大的墓葬。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無錫文物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鴻山鎮老虎墩大墓展開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的結果讓考古專家們十分震驚,在發掘的15座土墩中有7座墓葬是戰國早期的越國貴族墓葬,這7座貴族墓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根據隨葬品的等級和規模,專家又確定了越國貴族的五個等級,這是我國首次較完整地揭示越國貴族墓葬在同一墓地中的分布規律。在發掘出土的7座墓葬中,丘承墩是唯一特大型貴族墓葬,是目前已知的僅次於紹興印山越王墓的越國第二大墓。


根據考古專家統計,7座墓葬中共計出土2000多件隨葬器物,其中丘承墩出土隨葬品1000多件,玉器40多件,隨葬遺物展示了越國最高等級貴族隨葬品的風采。根據墓葬的規模、形制以及隨葬品的數量、種類和等級推測,丘承墩墓主身份略低於諸侯王。專家表示鴻山墓葬群中共計出土500多件樂器,出土數量和品類都堪稱我國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其種類遠遠多於曾侯乙墓。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成都瓷器出現在東漢時期,但是此次越國貴族墓出土上千件青瓷器,發現了少量高等級瓷器,這一發現將我國青瓷的年代向前推了600多年。


鴻山越國貴族墓中特大型墓丘承墩墓主是誰?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考古專家,墓葬中沒有發現銘文或印章等,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東西。根據《史記》、《吳越春秋》等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僅次于越王的貴族是越國大夫。後來,有專家猜測丘承墩的墓主人是范蠡,為何會有如此猜測呢?原來越王勾踐滅吳後大肆誅殺功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等成語一直流傳至今。


考古專家從越王勾踐賜死文仲後予以厚葬情況分析,丘承墩大墓墓主很可能就是滅吳後的越大夫,而在越國滅吳中,范蠡的功勞可謂是最大的。由此,專家猜測丘承墩大墓為唯一特大型墓葬,完全符合范蠡的身份,而鴻山越國貴族墓群埋葬的時間幾乎一致,因此專家猜測這些墓葬很可能是同時被誅殺越大夫的家族墓地。但是丘承墩墓主到底是否為范蠡,因為沒有文字材料的佐證,對其墓主的推斷與考證,還有待考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