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紐約、巴黎到墨爾本,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8座公共雕塑

全球奢侈地產 發佈 2020-08-13T13:04:25+00:00

這是所有國際化大都會都經歷過的愉悅歷程。The revival and cultivation of cities。

城市的復興與修養需要公共藝術的支撐

這是所有國際化大都會都經歷過的愉悅歷程

The revival and cultivation of cities

need the support of public art

而公共藝術是世界多彩文化的一部分

相比那些懸掛在美術館裡的名畫

各種矗立街頭的雕塑

猶如流落在民間的藝術品

也是最接近我們生活的藝術形式

從中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負與精神面貌

當然也包括財富實力



-


公共藝術的重要發展與演變

PUBLIC ART


公共藝術,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城市理念更新的當代,公共藝術成為推動城市創新的重要引擎,越來越多國家愈發重視通過公共藝術彰顯城市活力。


Part 1

國際公共藝術的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art



歐美一些發達城市大力推行公共藝術建設,並用百分比公共藝術條例來拓展公共藝術。1956年,美國費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的城市。隨後,法國的巴黎、美國的西雅圖和達拉斯市、西班牙的巴賽羅那等城市以及我國的台灣先後實施了不同形式的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用法制的手段為公共藝術的持續發展提供經濟支撐。經過半個世紀的實踐,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成為一些已開發國家和城市普遍認同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成熟經驗,有效地改善和塑造了這些城市的環境形象和人文特色。

倫敦是現今最重要的藝術中心之一,也是藝術愛好者必前往朝聖的城市,在英國城市環境的發展過程中,更多的藝術形式在不斷地被發掘創作,藝術的功能也隨著現代社會建設不再遙不可及,而更貼近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引發人的思考。小小倫敦就有7000多座城市雕塑無聲地向世界昭示當年「全球藝術中心」的魅力。澳大利亞墨爾本因其公共藝術計劃而享有盛譽,從CBD的藝術創作委託,到市內公園和畫廊中的展覽,公共藝術的繁榮成就了墨爾本文化都市的地位,而這與墨爾本都市文化的建設非常注重文化結構和時空布局的整體性,制定實施具有導向性的文化發展戰略分不開,更與墨爾本公共藝術計劃的整體性分不開。


Part 2

我國公共藝術的推進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art in China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國內部分城市實施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勢在必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在《關於城市雕塑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城市可借鑑一些已開發國家城市雕塑建設的經驗,從建設資金里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的建設」。1996年,深圳市南山區政府曾公開提出過從城建經費中提取3%作為建設環境雕塑之用的百分比設想,但因多種原因未能實施。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開始試行「百分之一文化計劃",邁出了國內城市實施百分比公共藝術政策的第一步。2019年8月,浙江省金華市發布《金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推進金華市區「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計劃」的實施意見》。也如此可見,公共藝術在我國城市發展建設中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Part 3

公共藝術形式的演變與拓展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forms



公共藝術作為動態的實踐,其形態與邊界一直在不斷演化與拓展中,世界各國近年來在此領域不斷探索並借鑑最新科技的成果,使公共藝術成為跟上時代步伐,拓展創意思維的審美形態。新的媒介技術也延伸了公共藝術自身的開放性、互動性、公共性的特徵,拓展了公共藝術的表達方式。期待未來全球公共藝術的更多可能!


CONTENTS

01 愛

藝術家:Alexander Milov

02 歌唱之樹

藝術家:Mike Tonkin,Anna Liu

03 Bridge Over Tree

藝術家:Siah Armagani

04 塞納紀念雕像

藝術家:Paul Oz

05 熊與草莓樹

藝術家:Antonio Navarro Santafé

06 衣夾

藝術家:Claes Oldenburg

07 擴張

藝術家:Paige Bradley

08 卡夫卡紀念像

雕塑家:Jaroslav Róna

09 萊斯旅行者

藝術家:Bruno Catalano

10 多瑙河上的鞋子

藝術家:Can Togay(電影導演),Gyula Pauer(雕塑家)

11 第一代

雕塑家:Chong Fah Cheong

12 Maman

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

13 湯匙與櫻桃

藝術家:Claes Oldenburg,Coosje van Bruggen

14 Feltépve

藝術家:Ervin Loránth Hervé

15 納爾遜·曼德拉雕塑

藝術家:Marco Cianfanelli

16 數碼虎鯨

藝術家:Douglas Coupland

17 (紅色)氣球花

藝術家:Jeff Koons

18 野馬

藝術家:Robert Glen

19 建築碎片

藝術家:Petrus Spronk

20 打結的槍

藝術家:Carl Fredrik Reuterswärd

21 Metalmorphosis鏡子噴泉

藝術家:David Černý

22 自由雕塑

藝術家:Zenos Frudakis

23 拇指

藝術家:César Baldaccini

24 馬頭雕塑

藝術家:Nic Fiddian-Green

25 艾伯塔省的夢想

藝術家:Jaume Plensa

26 雲門

藝術家:Anish Kapoor

27 阿里和尼諾

藝術家:Tamara Kvesitadze

28 天國的階梯

藝術家:David Mccracken


01


藝術家:Alexander Milov

作品地點:烏克蘭

作品年份:2015年


烏克蘭海邊,2015年燃燒人節上的這座名為《愛》的雕塑。由 Alexander Milov 創作,描繪了充滿希望和純真的衝突場面。



金屬構築的情侶彼此背對,仿佛疏離而空洞的軀殼。但內心卻如孩童般呈現前所未有的光亮,即使隔著柵欄,也渴望彼此觸碰。隨著夜幕降臨,象徵著純潔和真誠的溫暖光彩,用無聲的方式訴說著,即使貌似疏離,我們的內心依舊如此渴望親近,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一切依然有著彌補的機會。



雕塑留給所有人溫柔的提醒:當我們不可抑制地怨恨之時,請記住,憤怒之下隱藏著深愛。每個貌似冷漠的外表下,都藏著受傷卻依然渴望愛的孩子。


02

歌唱之樹


照片: Getty Images/Richard Brine藝術家:Mike Tonkin,Anna Liu

作品地點:英國蘭開夏

作品年份:2006年



歌唱之樹是個三米高、風力驅動的雕塑,位於英國的蘭開夏。這個雕塑完工於2006年,由建築師邁克·湯金(Mike Tonkin)和安娜•劉(Anna Liu)設計建造。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件藝術品是由鍍鋅的鐵管構成的樹狀結構,利用風能發出不一致和優美的音調,形成一個不太和諧的「大合唱」。該雕塑位於彭寧山山脈,俯瞰英國伯恩利,於2007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國家獎。


03

Bridge Over Tree


照片: Getty Images/Christina Horsten藝術家:Siah Armagani

作品地點:美國紐約

作品年份:1970年,2019年



Siah Armajani 的裝置藝術《Bridge Over Tree》與當代世界緊密相連,主題關於融合、交互和人。出生於伊朗,現居住在 Minneapolis 的藝術家 Siah Armajani 於1970年完成了《Bridge Over Tree》的裝置作品,它由一條91英尺長的走道和中間的一組樓梯組成,走道兩側有開放的桁架。中間的樓梯可讓互動者在一顆常青的小樹上來回走動。2019年在紐約的展出也是這個作品近50年來首次重新安裝。這座橋也展現了藝術家一直以來關切的話題,它代表著一種人與人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詩意的融合。


04

塞納紀念雕像


照片: Roman Belogorodov / Alamy Stock

藝術家:Paul Oz

作品地點:西班牙巴塞隆納

作品年份:2019年5月8日



F1傳奇賽車手塞納在1994年義大利的一場比賽中喪生,由於他的傳奇經歷,追隨者眾,巴塞隆納特意為其打造了一座紀念雕塑。這座由英國藝術家保羅·奧茲(Paul Oz)創作的作品於2019年5月8日揭幕,藉以紀念塞納逝世25周年。


05

熊與草莓樹


照片: Getty Images/kasto80

藝術家:Antonio Navarro Santafé

作品地點:西班牙馬德里作品年份:1967年



位於馬德里太陽門廣場(Puertadel Sol)的《熊與野草莓樹》這個雕像已經滿50歲了,這座雕塑由石頭和青銅製成,高約13英尺,馬德里人一直認為它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的標誌之一。很久以前,這隻熊,野草莓樹和一隻母龍就一起出現在城市徽標上了,然而,一直到1967年才舉行了雕塑家Antonio Navarro Santafé這個作品的揭幕儀式。


06

衣夾


照片: Getty Images/John Greim

藝術家:Claes Oldenburg

作品地點:義大利博洛尼亞作品年份:1976年



出生於瑞典的雕塑家克拉斯·奧爾登堡(Claes Oldenburg)的雕塑作品中,有一件13.7米高的《衣夾》 (Clothespin) ,這件作品完成於1976年,被放置在四周大廈林立的街道小廣場中間。在周圍高樓的映襯下,視覺效果十分典雅華麗。他把衣夾做到如此程度,一方面暗示了人類的渺小無知,另一方面希望人類懷有一顆謙卑的心。通過改變尺度的日常物品,帶來受眾心理的敬畏感,從而產生的威力在奧登伯格的作品中發揮地淋漓盡致。


07

擴張


圖片:來自網絡

藝術家:Paige Bradley

作品地點:美國紐約



這件唯美而引人深思的作品《擴張》的誕生和創造,提醒我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永遠不要忘了繼續成長和發展。Paige Bradley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座雕塑。然後將其砸在地板上,變成碎片。這些碎片組裝,再以漂浮的狀態重新連結。



其實從出生的那一刻,世上就已經有一個為我們準備的容器了:無論性別、種族、職業或智商。我們終生都在執著於適應這種外部的容器,而非感受內部的真實的自己。如果我們能夠超越身體的束縛,是否會更深刻的認識自己?



雕塑內部透出的亮光,代表了我們內在的光明。當內心充滿著信仰和精神的力量,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生機勃勃,充滿盼望。


08

卡夫卡紀念像


圖片:Getty Images/Frank Bienewald

藝術家:Jaroslav Róna

作品地點:捷克布拉格

作品年份:2003年



《卡夫卡紀念像》(Statue of Franz Kafka)是以卡夫卡的小說《失蹤者》,又譯為《美國》(Amelika)中的場景為基礎的:在集會中,一個政治候選人被扛在一個巨人的肩膀上。這座位於布拉格的紀念像由Jaroslav Rona創作,高12英尺,於2003年完成。弗朗茨·卡夫卡學會每年授予卡夫卡獎得主的獎品就是這個雕像的12英寸縮小版。


09

萊斯旅行者


照片: Courtesy of Bruno Catalano

藝術家:Bruno Catalano

國家:法國馬賽港口



法國馬賽港口,矗立著十個法國藝術家 Bruno Catalano 創作的引人注目的青銅雕塑,名為《萊斯旅行者》,描繪了缺失了大部分身軀的、步履匆忙的路人。雕塑缺失部分的寫實,是如此非凡而獨特,也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像空間 —— 是他們遺漏了一些東西,還是僅僅留下了一些東西?我們每天行色匆匆的奔走在世間的每個角落,是否也如同這些殘缺的雕塑一般,有著不完整的靈魂和空洞的生活?我們究竟把身體或心靈的某一部分,留在了哪裡?

10

多瑙河上的鞋子


照片: Getty Images/Ferenc Isza

藝術家:Can Togay(電影導演),Gyula Pauer(雕塑家)

作品地點:匈牙利多瑙河

作品年份:2005年4月16日


從1944年10月15日到1945年3月28日,納粹同僚箭十字軍在布達佩斯肆虐,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這段時間裡,布達佩斯的猶太人常被圍困在多瑙河兩岸,然後被射殺入水中。最殘忍的是,他們經常被迫脫鞋,因為這是戰爭期間的寶貴商品,恐怖分子會將其出售或占用。


11

第一代


照片:Getty Images/Wibowo Rusli

雕塑家:Chong Fah Cheong

作品地點:新加坡



《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是由新加坡旅遊局委託雕塑家Chong Fah Cheong創作的作品,塑造了一群活潑的赤裸的男孩,正躍躍欲試地從橋上跳入新加坡河中,這是早期新加坡移民的孩子常做的童年遊戲,雕塑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的情景。如今的新加坡高度城市化,再難看到這樣童真浪漫的場景。雕塑作品將早期移民孩子的無憂無慮和簡單生活定格於此,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憶和懷念。


12

Maman


照片: Getty Images/Karl Thomas
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

作品地點:西班牙畢爾巴鄂


Louise Bourgeois(1911-2010)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為了把嫉妒、憤怒、恐懼和她自己痛苦的童年帶給公眾,她的雕塑《Maman》也不例外。這個雕塑作品位於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前,這座30英尺高的建築展示了與母性相關的力量和脆弱。這種可怕的蜘蛛既強壯又高大,卻需要在最細長的腿上保持平衡,因此也極其脆弱。


13

湯匙與櫻桃


照片: Getty Images/Raymond Boyd

藝術家:Claes Oldenburg,Coosje van Bruggen

作品地點:美國明尼阿波利斯雕塑花園

作品年份:1985年



《湯匙與櫻桃》,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雕塑公園明尼阿波利斯雕塑花園(Claes Oldenburg and Coosje van Bruggen)的標誌物,由藝術家克拉斯 · 奧爾登堡(Claes Oldenburg)和他的妻子庫斯耶·范·布魯根(Coosje van Bruggen)於1985年創作的,雕塑既好玩又美觀。


14

Feltépve


照片: Getty Images/Alex Quesada

藝術家:Ervin Loránth Hervé

作品地點:匈牙利布達佩斯賽切尼廣場

作品年份:2018年



布達佩斯塞切尼廣場上展出的巨大雕塑「Feltépve(冒出)」,是匈牙利藝術家Ervin Loránth Hervé的大型戶外作品。巨人約高20呎,遠遠看去好像浩克要爬出來…… 巨人雕塑用聚苯乙烯製作而成,使用的色調也相對融入環境當中,仿佛雕塑本身也是城市中的一部分。而巨人憤怒的表情也暗示了人類對被隔離的反應,張大嘴巴、氣喘吁吁,張力十足地表現著「拼了命地想逃走」的意境。Ervin Loránth Hervé在受訪時表示,他每天都會到現場觀察人們的反應。他發現多數的民眾都會駐足仔細觀察雕塑,拍照並分享感受。他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反饋,不管是居民還是遊客,他們都非常喜歡這樣大型的藝術品。Ervin Loránth Hervé的目標是向人們展現當代藝術的美妙,告訴眾人藝術品也可以是城市的一部分。


更多內容請點擊連結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1f31xgceMvYvRMEjI6WbZ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