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水:早期秦文化的發祥地,秦文化的淵源,秦人統一山河的搖籃

讀書與人生 發佈 2020-06-10T11:28:27+00:00

西漢水,古稱「漾水」,又名「犀牛江」,發源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鎮境內的齊壽山,流經甘肅東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市禮縣、西和縣、成縣,蜿蜒貫穿隴山,最終在陝西省略陽縣匯入嘉陵江。


(一)西漢水源起與概述

西漢水,古稱「漾水」,又名「犀牛江」,發源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鎮境內的齊壽山(古名嶓冢山),流經甘肅東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市禮縣、西和縣、成縣,蜿蜒貫穿隴山,最終在陝西省略陽縣匯入嘉陵江。全長279公里,流域面積9569平方公里,為嘉陵江上游的一級支流,也是嘉陵江乃至整個長江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西漢水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4°30′—106°04′,北緯33°16′—34°31′間,原為長江支流,後來西漢水改道,才成為了嘉陵江的源頭之一。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嶓冢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注於沔。」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諸言漢者,多言西漢水。」又引闞云:「漢或為漾。」漾水古稱「漢」,即漢水,《水經》的「漢水」或「漾水」,即指今西漢水。

據《漢中記》記載:「(嶓)冢以東,水皆東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形地貌確定了「滔滔江水向東流」的水脈走向,但是西漢水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和青海的倒淌河、張掖的黑河等河流,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向西流的河流。

西漢水源起嶓冢山後,跨經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平南鎮,入鐵堂峽,過天水關(天水鎮),進入隴南市禮縣,沿途流經鹽關鎮、祁山鄉、永興鄉、城關鎮後折轉向南,流經石橋鎮、江口鄉、龍林鄉、於雷壩鄉急轉向東,然後進入隴南市西和縣、成縣,在陝西省略陽縣注入嘉陵江,最後奔向浩浩蕩蕩的長江。

據《甘肅省志》(1998年版)第23卷《水利志》載:「西漢水,在地質年代曾是漢江源頭,後來由於四川盆地水系朔源侵蝕,切開西漢水與川水的分水嶺,將漢江上游的西漢水襲奪為嘉陵江上游。」《辭海》也說:「漾水,古水名。古人說,以西漢水為漢水之源。」故《漢書》以西漢水某一支流為漾水。《水經》以西漢水上源為漾水。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所說的漢水流域與古時的西漢水本是一脈相承。

無論是從地質學意義,還是文化意義上講,都應該同處一個大的漢水流域範疇。西漢水流域形成的西禮盆地,也是甘肅省重點高裂度地震區。1654年(順治十一年)農曆六月初八發生了八級十一度大地震,震中就在天水鎮一帶。大地震使「高山為谷,深谷為陵」,從而形成了如今當地流傳有「山無頭,水倒流」的說法。

西漢水在歷史上是一條很有名的河流,除《水經注》《地理志》《山海經》等記載外,《尚書》《通典》《水經》《華陽國志》《方輿勝覽》《漢書》《讀史方輿紀要》《直隸秦州新志》等諸多典籍,均對西漢水的發源、流程和沿途所歸併的河流進行了詳盡的敘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水古板水路圖,對其早期的諸支流及流域有翔實記載。21世紀初,天水、隴南等地諸多專家、學者反覆論證,「天水」一名也來源於西漢水一說。據考證,漢武帝三年,十六縣置郡時便將「天水」用為郡名。從那時起,「天水」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域名。直至東漢時期,仍在西漢水上游設有「天水關」。

西漢水流域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這裡曾經是先秦的發源地。據考證,秦莊公時所置的西縣就在今天水鎮以西的地方。近年來,隨著隴南市禮縣大堡子山一帶不斷出土的文物佐證,秦人早期就在西漢水流經的大堡子山一帶活動。

當年,秦人的先祖秦非子,憑藉著西漢水豐腴的水草,放養出膘肥體壯的戰馬,後因牧馬有功,被封為「秦」。幾百年後,秦人在西漢水流域繁衍子嗣,不斷壯大,並沿著西漢水一路北遷而上,最終成就了「秦王朝」輝煌的霸業。

我們都知道,長江、黃河是孕育華夏文明的兩條「母親河」。然而,對於「秦人」來說,西漢水就是他們的「母親河」,也是秦先祖賴以生存的「根」。由此來說,西漢水不單單是秦人早期的聚集地和發跡地,也是秦文化的「奠基石」。

(二)西漢水是早期秦文化發祥地

生活在西漢水流域的早期「秦人」,是典型農耕文明的創造者。

二十年前,甘肅省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對西漢水流域上游進行了考古調查。專家認為,完全可以證實《史記》所記載的秦早期陵園,應該就在以禮縣為中心的大堡子山周圍,這是一個巨大的秦文化圈。

這裡發掘的周文化遺存證實,西漢水上游地區是早期秦文化及秦人活動的最重要地區之一,西漢水是滋潤培育華夏文明根基的母親河之一。

據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副研究員田靜的《秦人歷史新探——從西漢水流域新近的考古調查說起》一文,以西漢水上游關於早期秦文化的新發現為依據,分析和說明了春秋早期西漢水流域的秦文化與「秦人」的特徵。

西周時期,可以稱作「秦人」的,實際上就是成與非子兩支。成被滅後,所謂的「秦人」就是單指非子之後。隨著西周晚期開始秦人伐戎以及征服的進程,「秦人」的概念不僅是血緣的,而且是文化的。

秦漢王朝的崛起與興盛均與今日的漢水流域有重大關係。從歷史政治地理角度看,秦在戰國後期奪取漢水上游重鎮漢中及成都平原後才取得與楚戰爭的主動,迫使楚國政治重心東遷淮河中游,為統一六國贏得關鍵一棋。漢水流域富庶的農業經濟在秦漢時代長期分擔了饑荒與戰爭帶來的災難,緩衝了社會危機,從而對秦漢王朝的穩定與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水上游的歷史文化有著鮮明的個性和地域特徵,表現為多元性和包容性。這便是既有三秦文化、中原文化、羌氐文化的影響,又有巴蜀文化和荊楚文化的基因。經過數千年的融合、積澱,便形成了當今的漢水文化。在這種特定的歷史區位中,風氣兼南北,語言雜秦楚,成為漢水文化最基本的特徵。

秦人從西漢水一路走來,步步為營,寸土必爭,可謂農耕文明遠征的典範。這樣看來,前面提到的余秋雨先生關於農耕文明的文化思維定論,並不是普遍真理。也就是說,有很大的局限性,也許秦人是一個例。

秦人由於具有好戰和善戰的天賦,於是,很從容地擺脫了「故土難移」的傳統心理,遠征萬里,六國歸秦。從而,為秦文化的弘揚與光大奠定了基礎,也就豐富了漢水文化的內涵,擴大了其外延。

(三)西漢水與漢水、東漢水的分離演化關係

漢水,現今被認定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北部米倉山,向東流經漢中市、安康市、十堰市,最後在武漢市匯入長江的漢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影響僅次於黃河、長江的一條母親河。

在古代,西漢水是漢水在西部地界的上源。古漢水曾在寧強縣陽平關處上承西漢水,西漢時地震使漢水河道在中游的寧強縣陽平關附近與原有的上游中斷,上游的西漢水與故道水從此脫離了原始的漢水水系轉而南入潛水(在今廣元市轄區),從而構成新的嘉陵江水系與嘉陵江河道。東、西漢水之名以及寧強縣境內的嶓冢山就是後世在此基礎上逐漸衍生出的新名稱。

據史載,今日的漢水與古時的西漢水曾在陽平關相連。六朝時遭地震,東西二漢始隔絕不通。故《漢書》以西漢水某一支流為漾水。《水經》以西漢水上源為漾水。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所說的漢水流域與古時的西漢水本是一脈相承。無論是從地質學意義,還是文化意義上講,都應該同處一個大的漢水流域範疇。

在現代的漢水流域水文地理上,漢江有南、北、中三源。南源在陝西省寧強縣西南玉帶河上游箭竹嶺,北源在沮水河(黑河)上游留壩縣以西紫柏山,中源在寧強縣烈金壩鄉嶓冢山,當地人叫做漢王山。中源漢水自發源地向東流接納南源玉帶河北源沮水,再經武侯鎮抵達勉縣,繼而東流至漢中。

《漢書•地理志》關於西漢水向東溝通東漢水的記載與現在的西漢水向東南流入嘉陵江情況不一致;先秦時期的古「漢水」名稱後來在漢中與隴右分化為「東漢水」「西漢水」兩段,出現了隴西郡西縣與武都郡嶓冢縣兩個並存的嶓冢山,出現了隴西郡西縣一帶的今西和縣與漢中寧強縣兩個並存的「漢源鎮」,究其淵源,這與西漢時期武都地區的大地震導致原有的漢水上下游中斷有密切的關係。

漢代以後,人們為了附會《禹貢》漢水發源於嶓冢山的記載,將漢水一分為二,隴右地區的部分被稱作「西漢水」,漢中地區的部分被稱作「東漢水」。又為了能說通古漢水中殘留下來的東漢水在原先中游地區的發源問題,遂將漢中寧強縣代家壩附近的山地認作嶓冢山,北魏正始年間新設的華陽郡屬縣,也因山起名嶓冢縣,漢水中源的發源地就被認定在今代家壩附近寧強縣東北了。

(四)漢水與天水地名的淵源關係

「天水」這一地名的由來,與漢水在先秦時期的上源——西漢水(漾水)有直接的淵源關係。今日的西漢水、嘉陵江雖與漢水之間已非同一水系,但在先秦古代,西漢水與略陽縣以北的嘉陵江上游同在古漢水流域。

作為對應在大地上的「銀漢、銀河」的「天河之水」——天水,這一地名淵源於秦漢古人對古漢水上游——西漢水,即漾水的稱謂。

據酈道元《水經注》載:「諸言漢者,多言西漢水。」又引闞云:「漢或為漾。」漾水古稱「漢」,即漢水,《水經》的「漢水」或「漾水」即今西漢水。嶓冢山地跨故西縣、氐道兩縣,即今天水市南境的齊壽山。

作為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漢水,源出秦州齊壽山、禮縣、西和縣一帶,是漢水的真正源頭,歷史上向東南流至陝西省略陽縣,折而東流為漢水。

西漢水流域上游的鹽官一帶,是西周時期的秦先祖故園西犬丘所在地,又是非子等秦先祖為周王室牧馬的地方。1971年在西漢水流域的禮縣永興鄉蒙張村出土了 「天水家馬」秦鼎。蓋表、腹上部各陰刻篆隸書十三字:「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九斤」。

近年在距蒙張村三四里的文家村又出土一銅鼎,蓋表銘文曰:「天水家馬鼎容三升並重十斤。」《漢書•百官志》云:「太僕,秦官,有兩承,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馬為挏馬。」顏師古對「家馬」兩字的解釋是:「家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軍國所需,故謂之家馬。」

由此可知,家馬本秦官,秦國在天水有家馬專主為國君飼養私用之馬。漢承秦制,至漢初仍存在。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8年),漢王朝從隴西郡析出東部地區十六縣新置天水郡。東漢時期,在西漢水上游的鐵堂峽設有「天水關」。 「天水」二字明顯表示地域,由此可知這個「天水」就是在禮縣鹽官一帶的「天漢之水」,最早作為地名的「天水」顯然是源於「漢水」而來。

1990年,在西漢水上游泖水河谷的禮縣紅河鄉草壩村,出土一通宋代「南山妙勝廨院碑」,碑文記載:「秦州南山妙勝院,敕額古蹟,唐貞觀二十三年賜額昭玄院、天水湖。南山妙勝廨院,在天水縣茅城谷,有常住土田。」唐、宋時期的天水縣地址在今秦州區西南西漢水上游的天水鎮。「茅城谷」即流經秦州楊家寺鄉、禮縣紅河鄉至鹽官鎮的峁水河谷。

按《水經注》的記載,秦人在西戎最早的聚落「西犬丘、戎丘城」就在泖水河谷內的紅河鄉街道及岳、費家莊、草壩村一帶。同在西漢水上游的「天水湖」、「天水縣」這兩個地名的出現,同理說明 「天水」這一地名是起源於與漢水有關的西漢水上游的,是先有西漢水流域的這個小「天水」,然後經過長期的地域拓展,才有了天水市這個大「天水」。

由此來說,「天水」地名來源於古人對古漢水的稱謂。

(五)西漢水與嘉陵江的淵源

《古今地名大詞典》〔西漢水〕條:「〔西漢水〕源出天水縣南嶓冢山。」《秦州志•地辯》載:「蟠冢山有二,一在秦州西南六十里,西漢水發源此山。一在漢中府寧羌州東北九十里,東漢水發源於此山。」

關於「嘉陵」之名的由來,有源出陝西省寶雞縣長羊山大散嶺嘉陵谷炎帝陵之說法,也有源出水市秦州區南古嶓冢山以及禮縣秦陵的說法。首先,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漾水、丹水》有「漢水又西徑蘭倉城(今禮縣城之故稱)南,又南,右會兩溪,俱出西山,東流注於漢水。漢水又南入嘉陵道,而為嘉陵水」的記載。

這說明,西漢水自發源地嶓冢山流經古代的蘭倉城之後,不僅流向首次發生變化,開始轉為南流,而且向南進入嘉陵道地界,河流也由此有了新名稱——嘉陵水。

上世紀90年代,西漢水上游的禮縣永興鄉大堡子山發現秦人祖先的西垂陵園,結合秦人曾在此地置「天嘉」縣(《直隸秦州新志》載:「故州西南一村落,秦置縣,曰天嘉」。)的歷史,有學者將 「天嘉」與「嘉陵」之間聯繫起來,認為古代「嘉陵」二字是對秦陵的稱謂。

禮縣大堡子山秦人祖先的「西垂陵園」所在地確曾有過秦置的「天嘉縣」,因此對「天嘉」地名的由來有人推測「天」是對皇帝的尊崇,「嘉」為守護此地的領主姓氏,「嘉陵」的含義是由「嘉」為番號的人守護的陵墓。

而「嶓冢」與「嘉陵」都是對古代陵墓的稱呼,「嶓冢」與「嘉陵」在字意上的相近性似乎說明,「嘉陵」就是對「嶓冢」的另一稱呼,則上古的嘉陵江的卻就是發源於嶓冢山流經了漢代嘉陵道的西漢水了。

(六)西漢水上游考古成果概述

西漢水流域的隴南市禮縣境內,自1993年大堡子山遺址發現以來,國家考古隊對大堡子山及周邊地帶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考古發掘。

2004年,北京大學、國家博物館、西北大學、甘肅考古所、陝西考古所5家聯合考古隊又對西漢水上游地段的山山峁峁、溝溝川川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並調查了98處文化遺址,其中有74處是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對這些文化遺址進行了統一編號,繪製了遺址地形地貌圖,採集了遺址標本,繪製了標本比例圖,並對遺址和標本拍攝了圖片,並將文化遺址一一印在了《西漢水上遊河段的遺址分布示意圖》上,然後結集出版。

《西漢水上游考古調查報告》的出版,為以後的考古發掘工作提供了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採集的標本也將為確定這一流域的史前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序列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考古發現證實,距今約6000多年前,中國的先民們就已在這裡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記載始料可追溯到夏代。大禹「冢導漾」,疏導的就是流經禮縣的西漢水。其流域內人文文化、地域文化濃厚。先秦從戍邊、養馬、授封,到壯大、富強、發達,再到遷都、東進、稱雄,最後由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了第一封建大帝國,西漢水和紅河功不可沒。

因此,將西漢水上游流域稱為「秦人的發祥地,秦文化的淵源,秦人最後統一全國的搖籃」一點也不過;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成就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美名,更與西漢水和紅河密不可分。如今,「西垂陵園——大堡子山遺址」和「祁山武侯祠」便是歷史的見證。

從遺址的分布上看,經5家聯合考古隊的進一步發掘研究,發現西漢水上游的98處遺址包含了各個時代的文化(其中,仰韶時代文化遺址61處,龍山時代文化遺址51處,周秦時代文化遺址37處,寺窪時代文化遺址25處,常山時代文化遺址18處等)。

同時,各時代文化盡然交錯分布,序列如此完整,內涵如此豐富,使考古界萬萬沒有想到。這一考古發現,對過去因記載史料不足,實物證據欠缺而出現的種種有缺陷的論斷,給予了科學的彌補。

西漢水上游地區,幹流和支流交叉,台地和山地錯落,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再加上難得的鹽業資源,自古就是人居的理想之所。昔日的輝煌程度,可想而知。

中國的先民們創造的歷史文化,曾在這裡(西漢水上游流域)輝煌,又在這裡沉睡;如今已被考古發掘喚醒,並以無窮的魅力再現新華章。


作者:白尚禮(甘肅天水)

編輯:@讀書與人生


申明: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若相關媒體、公號、網站等轉載引用,需註明作者及出處。若相關刊物要採用發表,需經本平台及作者同意,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