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出土人形鏤空面陶器,揭開5600年前仰韶文化

李哥講史 發佈 2020-08-10T08:13:50+00:00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時間大約距今7000年至5000年,中間持續2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甘肅到河南之間。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時間大約距今7000年至5000年,中間持續2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甘肅到河南之間。上世紀20年代,第一次在河南三門峽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按照考古慣例,將此文化稱為「仰韶文化」。據先秦史料記載,夏、商、周時期,漢族的先民大體在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活動,而這個區域範圍內存在兩個文化,即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位於陝西高陵楊家寨遺址,揭開5600年前仰韶文化的神秘面紗。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的楊官寨村,地處涇河與渭河交匯處西北約4公里的涇河北岸一級階地上。2004年5月,陝西西安經開區涇渭新城實施基建工程,在挖掘機挖土的時候,工人們發現翻出的黃土中,夾雜著許多碎彩色陶片。工地負責人發現情況後,意識到工地地下很可能埋藏古墓,於是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很快當地文物部門派出考古專家趕往工地現場,經過對土質以及碎彩色陶片的研究,專家們表示這是一座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的一處遺址。因為遺址在楊官寨村被發現,因此成為「楊官寨遺址」。


在徵得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後,陝西省文物局立即對楊官寨遺址展開了搶救性發掘。經過清理髮掘楊官寨發現各類房址49座、灰坑896個、壕溝9條、瓮棺葬33個、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類器具7000餘件,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發掘區南段的斷崖上,發現了成排分布的房址和陶窯,專家表示這是我國最早的窯洞式建築群。而且考古專家還在廟底溝文化時期的聚落環壕(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環壕西部發現一處寬約2.7米的門址,在門道兩側出土大量陶、骨、石器,大量半坡時期文化遺存的發現,豐富了關中中部特別是涇渭交匯地帶該文化的內涵。


在楊官寨遺址出土眾多陶器中,有一件疑似「天狗吞月」圖案的彩陶,此外還出土了類似三星堆出土銅人面的大眼睛殘片、人臉覆盆狀陶器(又稱鏤空人面飾覆盆狀陶器)以及塗硃砂的人面殘片等器物。人臉覆盆狀陶器面有一個人面的模樣,眼睛、嘴巴中空,中間有突出的鼻子,酷似流行的QQ頭像。這種「鏤空人面形」的器物在全國僅發現了兩件,另外一件是出土于山西吉縣溝堡遺址的「人面形筒狀器」,專家表示這些東西很可能與祭祀有關。


楊官寨遺址的發掘填補了「仰韶文化」中的歷史空白,揭開了5600年前仰韶文化的神秘面紗。楊官寨遺址發現與發掘,為研究廟底溝文化聚落形態、埋葬習俗、埋葬制度、人種、婚姻狀況、社會組織狀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有考古專家推測,這裡可能為當時的一處中心聚落,可能為5000年多前原始城市,專家不僅感嘆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雛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