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寶物,美日都想要,美國總統還說願意用月球上的土壤來交換

蝦米看歷史 發佈 2020-06-13T02:57:06+00:00

眾所周知,中國的先人不僅創造出了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還為我們這些後世子孫留下了無數異常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有的是代代相傳繼承下來的,有的則是埋在地底下被後人挖出來的。在中國,價值連城的文物不計其數,國寶級別的也不少。但是,最讓考古學家,醫學家們傾心的,莫過於馬王堆一號漢墓中的辛追夫人遺體。因為這件寶物的醫學價值太大了,幾輩子也研究不完。

上世紀70年代初,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備戰時期,湖南長沙的一家部隊醫院,為了挖防空洞,便把挖掘地點選在了現今芙蓉區的兩座地勢高的土冢中。當開挖人員在打孔探測作業時,突然從孔里冒出一股涼氣,有人用水灌孔,結果灌入的水竟被反濺出來面對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部隊醫院將此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物館。1972年初,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在做好了大量準備工作後,開始了對此地的挖掘。經過幾個月的連續作業,出現在考古專家面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完整的棺槨。當打開棺槨時,一具栩栩如生的女屍出現在專家面前。後經考證,此女屍叫辛追,生於公元前217年。為西漢封國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於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享年50歲。

辛追夫人遺體雖時逾2100多年,但形體仍然完整,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濕屍。後來,教授彭隆祥在周總理的授權下,對辛追夫人遺體進行了剖腹研究,發現辛追患有嚴重的冠心病、全身多處動脈粥樣硬化。總膽管內有一塊蠶豆大的膽結石,肝管內也有一塊黃豆大的結石。食道和胃、大小腸內有甜瓜子138顆半,說明她是在夏天吃過甜瓜後引發膽絞痛,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由此導致急性心肌缺血而猝死。而且辛追因肉食過多,營養過剩,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並在她身上發現了血吸蟲卵。

1972年,千年不朽女屍——辛追夫人遺體的消息傳開後,在國內國際引發了強力的共鳴。為了滿足群眾的好奇心理,政府和博物館特意破例開放一次,於是每天數萬人湧入博物館前來參觀。後來,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學者也想參與對辛追夫人遺體的研究,但中國方面沒有同意:我們自己研究,不讓外國人插手。1972年2月,中美關係已經啟動,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為中美關係翻開了新的篇章。於是尼克森趁著這個熱乎勁,特地向中國提出:願意用月球上的一克土壤來交換辛追夫人遺體的一點樣本。但被政府拒絕。1972年9月,日本時任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也特地向周總理申請:拿一縷辛追的頭髮回國研究。按說對方的要求並不高,但我國還是拒絕他的請求。既然美日都想要辛追夫人遺體的一點樣本,為什麼中國不願意給呢?願意很簡單,因為這寶物的科研價值太大了,我們自己都沒研究夠,怎麼可能給別人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