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為什麼美國海軍將新一代護衛艦交給義大利設計

溫哥華的魚 發佈 2020-07-17T16:14:34+00:00

28艘Flight I/II和34艘FlightIIA,以及之後的IIA重啟版、增強版直到Flight III,都得在反潛和反艦能力上有所取捨,不能兩全。

今年熱點真的太多了,兩三個月前FFG(X)還是很熱門的話題,網上的文章也很多,現在已經不知道過季多少回了,不過我還是儘量寫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今年4月20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價值7.95億美元的"FFG(X)"項目合同授予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Fincantieri)旗下的美國馬里內特海事造船廠,因五家著名造船廠商參與競標而備受矚目的美國下一代護衛艦建造計劃出乎意料地提前三個月得出了結果。

最近幾年美國海軍飽受經費短缺的困擾,生不逢時的"朱姆沃爾特"級只建造了3艘,瀕海戰鬥艦的數量從52艘砍到35艘,未來五年"伯克III"級的數量將從12艘減少到7艘,"維吉尼亞"級也將減少1艘,並將提前退役13艘"提康德羅加"級和4艘瀕海戰鬥艦,五角大樓甚至呼籲海軍削減兩艘航母。

在這樣的背景下FFG(X)的採購數量維持在20艘沒有減少,只是將頭兩年的建造速度從每年2艘減到1艘,到2032財年完成全部計劃,整個項目的進展對冷戰後的美國海軍來說算是超高速了。FFG(X)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讓美國海軍在勒緊褲腰帶的時候還如此另眼相看呢,本文就來探究一下。

迫切需求

按美國海軍20幾年前的規劃,在"伯克"級之後發展的是DD(X)驅逐艦 – 日後演變為 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與它配套的就是LCS瀕海戰鬥艦,其最初設想是一款DD(X)家族的小型化高機動低價版本,除此之外不再發展常規構型的水面艦艇。最終因為世界局勢的劇烈變化以及過多不實用新技術的堆砌,這兩種外型科幻的現代戰艦都成了點歪科技樹的反面典型,無法適應未來高烈度正規海戰。

十幾年後美國航母戰鬥群已經縮減為航母打擊群,"提康德羅加"級日益老舊只負責防空,艦隊勤務全靠"伯克"級撐大梁,除了常規的防空、反艦,還疲於執行反潛、偵察、警戒、護航、查證、驅離等低烈度甚至非戰鬥性勤務。這些大量消耗艦體壽命的工作原本都由廉價的"佩里"級護衛艦承擔,如今無以為繼只好讓"伯克"級放下身段去打雜了,其人員、運作、維護的費用代價也是非常高昂的。

"伯克"級從第29艘開始採用Flight IIA構型,艦長增加1.2米,增設雙機庫和20人的直升機操作團隊,大大增強了航空反潛能力。但是加了機庫就沒地方安裝2座4聯裝"捕鯨叉"反艦飛彈了,於是撤裝,反艦隻能靠艦炮。28艘Flight I/II和34艘FlightIIA,以及之後的IIA重啟版、增強版直到Flight III,都得在反潛和反艦能力上有所取捨,不能兩全。

> 左側為FlightI型DDG-59"拉塞爾"號,右側為Flight IIA型DDG-86"肖普"號,艉部結構差別明顯

出於這些原因,美國海軍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儘快裝備一型相對低成本的現代化通用護衛艦,用於執行各種艦隊勤務,以便把"伯克"級解放出來專注於遠程防空和反導,應對潛在對手日益增長的多維度反艦能力。從FFG(X)項目的需求和進度上就能反映出這種迫切心情,美國海軍在2017年7月10日才提出概念,目標卻是2020財年就下訂單採購首艦,2023年交付。為此在項目規劃中就明確提出不採用全新設計,以現有 "母型"為基礎按照美國海軍的要求進行改進,儘量壓縮研發時間和造價。

回歸傳統

2018年5家參與FFG(X)競標的廠商各自得到150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初始概念設計,海軍從它們那共收到了超過300條反饋建議和開支節省方案,其中200條得到了採納,批量生產採購單價也有望從9.5億美元降低到8億,不到"伯克"級Flight IIA 18.4億造價的一半。2019年1月,美國海軍向業界宣布了FFG(X)的作戰任務和武器設備配置需求。

作戰任務包括:

· 超視距摧毀敵方水面艦艇

· 探測敵方潛艇

· 護航本方艦隊、船隊

· 展開主動、被動電子戰

· 防禦大群小型快艇的攻擊

· 最高航速不低於28節,續航力不低於3000海里/16節

武器設備配置包括:

· 配備EASR三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基於宙斯盾原始碼的作戰管理系統

· 32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而不是最初提出的16單元)

· 主要防空武器為1坑4彈方式發射的ESSM先進海麻雀中程艦對空飛彈,最大載彈量達到128枚,同時具備發射標準-6遠程防空飛彈的能力

· 配備艦殼聲納和2種拖曳線列陣聲納

· 反潛武器為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和三聯裝反潛魚雷

· 反艦武器為16枚NSM超視距反艦飛彈(最初的要求是8枚)和可發射ALaMO制導炮彈的MK110型57毫米主炮

· 配備"海拉姆"近防反導系統

· 提供足夠的空間和發電能力,在今後安裝150千瓦級的固態雷射定向能武器(今年計劃在"伯克"級上試裝60千瓦級的SNLWS雷射武器),主要用於反無人機和小型水面有人/無人快艇

· 配備1架MH-60R"海鷹"直升機和1架MQ-8C"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 配備NIFC-CA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具備CEC協同交戰能力,向"海獵"號無人艦等無人武庫艦/反潛艦提供目標指示

上圖是美國海軍制定的FFG(X)作戰能力需求圖,所有武器和傳感器系統都是基於現有裝備或者為今後的其它戰艦共同研發的新系統,無需為FFG(X)單獨開發,也就不會產生額外的系統集成、培訓、維護和後勤成本。作戰系統通用性和互操作性將是今後美國海軍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通過軟體升級提高各類型平台的作戰效能,水兵們在接受基礎訓練後就可以分配到不同戰艦上操作相同的武器、傳感器和火控系統。

可以看出美國海軍對FFG(X)的要求是相當務實的,沒有任何超出目前技術裝備水平的前衛設計,但是性能非常全面,防空、反潛、反艦面面俱到,載彈量也遠超普通的大型護衛艦,可以伴隨航母打擊群提供"伯克"級和"提康德羅加"級都有所欠缺的反潛、反艦和中、近程防空能力,單獨作戰時也有足夠的能力自衛。

五強爭霸

FFG(X)項目對近年來日益萎縮的美國造艦市場來說是無疑是塊大蛋糕,20艘的規模令總造價達到160億美元,而且很可能會採用"贏者通吃"的採購策略交給一家製造商完成。5家入選概念開發階段的廠商分別是①奧斯塔美國公司、②通用動力巴斯鋼鐵造船廠、③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英格爾斯造船廠、④洛克希德·馬丁集團和⑤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馬里內特海事造船廠,均為現役美國軍艦的製造商。

奧斯塔美國公司是澳大利亞奧斯塔公司的美國分部,以生產"獨立"級瀕海戰鬥艦著稱,他們推出的方案就是"獨立"級的放大型,因為三體結構後甲板特別寬大,垂直發射裝置布置在直升機平台之後,它的後方還留出了很大一片空間可以在今後升級時增添新的設備,比如雷射系統或者其它模塊化武器/傳感器。

但是奧斯塔方案也繼承了"獨立"級的所有缺點,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採用了全鋁合金艦體,生存能力是所有方案中最差的,遭到打擊起火後很容易燒毀整個上層建築。而且1999年才建立的奧斯塔美國公司專長就是建造鋁合金高速船舶,包括高速渡輪和"先鋒"級遠征高速轉運艦,除了"獨立"級外並沒有任何正規水面艦艇的建造經驗,更不用說5千噸級以上的大艦了。

巴斯鋼鐵造船廠的方案基於西班牙F100"巴贊"級護衛艦,這也是之前呼聲最高的一個方案,因為"巴贊"級本身就"伯克"級的縮小版。雖然由西班牙納凡蒂亞造船公司設計建造,但是主要系統均為原裝美國現役裝備,採用宙斯盾系統和MK-41垂直發射裝置(混合裝載標準-2 Block 3A、ESSM和戰斧巡航飛彈)、2座雙聯裝"捕鯨叉"反艦飛彈和1架"海鷹"直升機,在突出防空能力的同時反艦、反潛性能也很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除了西班牙海軍本身非常滿意外,"巴贊"級的外銷成績也相當不錯,分別建造了挪威的5艘"南森"級和澳大利亞的3艘"霍巴特"級。

巴斯鋼鐵是"伯克"級的兩個承建商之一,它給FFG(X)換上了"伯克"級標誌性的低可探測性傾斜式輕質合金桅杆。EASR有源相控陣雷達只有3個陣面,天線面積也比無源的AN/SPY-1D小很多,因此上層建築的高度和體積都縮小了不少,提高了整體隱身性能。

巴斯鋼鐵最終落選的原因可能並不在FFG(X)的設計上,而在於造船廠本身。2018年挪威海軍的"南森"級4號艦"英斯塔"號與油輪相撞擱淺,最終沉沒,事後挪威方面質疑艦體設計和建築質量有缺陷,雖然納凡蒂亞矢口否認,仍然給F-100的三個型號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 參見 "探險家"緩緩倒在自己家門口(下)。另外巴斯鋼鐵手握 "伯克"級和"朱姆沃爾特"級的大量訂單,但經常發生勞資糾紛甚至罷工,造成工期拖延;2艘"朱姆沃爾特"級下水服役後故障頻發難以形成戰鬥力,這些因素都在競標中給巴斯鋼鐵帶來負面影響。

英格爾斯造船廠是另一家"伯克"級承建商,同時還是"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和"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今後唯一的生產廠家,生產線的負荷比巴斯鋼鐵還要滿,所以對FFG(X)項目就顯得不是很上心了,甚至連一個正式效果圖都從未展示過。

他們的方案是以自家的 "巡邏護衛艦4923方案"為基礎的改進的,而後者的原型則是"傳奇"級國家安全艦 - 它是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艦,採用90%的軍標建造,突出了航海性能,而雷達和武備都只達到瀕海戰鬥艦的水平。4923方案在主炮後面安裝的是短款的MK56垂直發射系統,只能發生ESSM飛彈;主炮從57毫米升級到76毫米,艦尾加裝了2座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架和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取消了艉部小艇坡道,增加拖曳線列陣聲納。

FFG(X)方案即使再改進,底子也還是"傳奇"級這樣一款針對低威脅環境設計的巡邏艦,在線形、生存力、隱身性、近防系統布局等方面具有先天不足,難以承擔航母打擊群的高烈度作戰任務。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推出的方案是基於另一款瀕海戰鬥艦"自由"級,它的生產廠家也是馬里內特造船廠。該廠成立於1942年,2009年被義大利芬坎蒂尼海事集團收購,令後者進入美國市場。在這起併購之前馬里內特造船廠就已加入了洛馬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項目團隊並成為生產承包商,首艦"自由"號是2006年9月下水的。芬坎蒂尼對船廠的收購中洛馬集團也參股成為少數投資方,整個交易總金額只有1.2億美金,可見馬里內特造船廠的規模相當小。

洛馬的FFG(X)方案就是大號的"自由"級,在前甲板增加了垂直發射系統和反艦飛彈發射架(沒有任何遮擋措施,有打補丁之嫌),主桅、相控陣雷達和煙囪整合為一個巨大的多面體塔樓,提高了重心,降低了穩性。和奧斯塔方案類似,它也繼承了很多瀕海戰鬥艦的缺點,比如鋁合金上層建築(艦體為鋼結構)、過剩的高航速和不足的航程。而"自由"級在服役過程中層出不窮的故障也讓海軍使用單位怨聲載道,所以這種瀕海戰鬥艦形式的FFG(X)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洛馬集團也有自知之明,在2019年5月宣布退出競標,不過它仍然是芬坎蒂尼團隊的系統集成分包商。

歐美合璧

最後來看一下"大贏家"芬坎蒂尼的設計,其設計基於義大利海軍"貝爾加米尼"級護衛艦,也就是意法聯合研製的FREMM歐洲多任務護衛艦中的義大利版 – 被譽為"擁有歐洲最強反潛能力的護衛艦"。

「貝爾加米尼"級排水量達到6700噸,採用先進的柴電燃聯合推進方式(法國"阿基坦"級為柴電燃交替方式);大量運用隱身化設計,一體化桅杆集成度很高;安裝16單元"席爾瓦"垂直發射系統(預留另外16單元的空間)用於發射"紫苑"系列防空飛彈,搭配EMPAR MFRA C波段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地平線"級驅逐艦的母型相同,優於 "阿基坦"級的"武仙座"無源相控陣雷達),具備相當強悍的區域防空能力;4座雙聯裝飛彈發射架可以共架發射"米拉斯"反潛飛彈和"奧托馬特"Mk-2/A 反艦/對地攻擊飛彈;雙機庫可以攜帶兩架大中型反潛直升機。雖然武器攜帶量比較少,但是各方面性能很均衡,防空能力尤為突出。

FREMM採用模塊化設計,具備靈活的改裝潛力。義大利海軍採購了4艘反潛型和6艘通用型,法國海軍則採購了6艘反潛型和2艘防空型,這4個型號在噸位、動力、雷達、武備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義大利版和法國版連外觀都差異很大。美國海軍以此為基型進行"定製"也相當容易。

FREMM由法國造艦局與義大利芬坎提尼集團聯合研製,分別建造。芬坎提尼集團本身就是歐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的艦船製造商,除了大量世界級的巨型遊輪還為義大利海軍建造了"加里波的"號和"加富爾"號航空母艦、"第里雅斯特"級兩棲攻擊艦、2艘"地平線"級驅逐艦以及全部10艘"貝爾加米尼"級護衛艦,造艦經驗非常豐富。

> 現代化的義大利海軍艦隊,前4艘依次為"加富爾"號、"加里波的"號、"地平線"級、"貝爾加米尼"級,一水的芬坎提尼產品

為了進入美國市場,芬坎提尼集團併購了規模相當小的馬里內特造船廠,以滿足美國軍艦在本土建造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參與美國官方工程特別是FFG(X)項目的競爭,他們聘請了退役海軍中將理察·亨特擔任馬里內特造船廠的總裁。亨特擁有38年海軍生涯,擔任過"佩里"級護衛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艦長、第6航母打擊群司令、第3艦隊司令、太平洋艦隊水面艦艇司令部司令,海軍作戰部參謀總監,2013年退休後出任雷錫昂公司美國業務發展副總裁。他對美國海軍的作戰指揮、日常運作和造艦需求都有極為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海軍中人脈深厚。

> 2010年11月10日,時任第三艦隊司令的亨特中將在"拳師"號兩棲攻擊艦的戰情中心視察

亨特上任後帶領芬坎提尼集團對FREMM的初始概念設計進行了很有針對性的修改,增強了損管系統以提高高烈度作戰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增加了發電功率以適應未來的雷射武器、雷達升級所需的電力需求,增大上層建築的結構和重量冗餘度,保留更大的升級空間。

最終呈現在美國海軍面前的芬坎提尼FFG(X)方案相當完美,3陣面EASR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基座在艦橋之上,採用"伯克"級那樣的傾斜式主桅,比起義大利原版高大的集成桅杆上頂個球要簡潔利落很多,減小了雷達反射面積,降低重心,增強穩性也降低了造價。

因為傳感器和武器都採用美國海軍指定的設備,同為傳統護衛艦構型的芬坎提尼方案和巴斯鋼鐵方案在整體布局上相當接近,從前往後依次布置了MK110型57毫米主炮、32單元MK-41垂直發射裝置、集成一體的雷達基座和後傾主桅、NSM反艦飛彈發射架、低矮的煙囪、"海拉姆"飛彈發射架、雙機庫和直升機甲板。

F-100級3倍於"貝爾加米尼"級垂直發射單元的數量(48單元 vs. 16單元)、美系雷達、電子系統集成等主要優勢都被抹平,而芬坎提尼方案更低矮的雷達基座和主桅、雙倍的反艦飛彈火力(西方海軍中極其罕見的4座4聯裝發射架)、更大的直升機庫空間(原型可攜帶1架中型的NH90和1架大型的AW101反潛直升機,F-100原型僅攜帶1架中型的"海鷹")、更高的自動化程度和更少的艦員人數(200人 vs. F-100250人)、更先進的動力系統(柴電燃聯合對F-100的柴燃交替)和更低的噪音振動水平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加分項。

除此之外芬坎提尼方案還有一個壓倒性的優勢,也是美國海軍最關心的因素,就是價格。晚6年下水的最後一艘F-100造價已經從前4艘平均的6億美元上漲到11億美元(2010年幣值),3艘"霍巴特"級的總造價更是高達91億澳元,平均單價19.6億美元,比"伯克"Flight IIA還貴。巴斯鋼鐵的FFG(X)也很有可能超過10億美元的單價,或者在性能上作出妥協。而"貝爾加米尼"級的單價僅為5.98億歐元(2016年幣值),約6.52億美金,只有F-100的一半,"伯克"級的1/3,這對囊中羞澀的美國海軍來說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從最終的中標合同也可以看出這個價格優勢,FFG(X)首艦的固定價格合約金額為7.95億美元,涵蓋了設計和建造費用、各種其它配套費用,甚至包括完成合同的額外激勵計劃。加上另行採購的配套武器、傳感器和其它作戰系統,總成本也只有12.8億美元,和之前的成本估算相符,完全滿足美國海軍對成本控制的嚴格要求。之後首批9艘的平均單價將降至7.81億美元。不過剛剛看到6月26日更新的國會專項報告,受新冠等多種因素影響,國會認為從第3艘起的單價如果根據瀕海戰鬥艦的每千噸成本估算會從海軍2021財年核算的9.4億上漲到11億,漲幅17%;如果根據伯克-3的每千噸成本估算會漲到14.7億,漲幅56%。國會的疑問就在於,一艘達到伯克-3排水量3/4的新艦,搭載的設備和武器也和伯克-3相當接近,如何能把成本控制在伯克-3的一半?

修煉內功

不過在馬里內特造船廠挽起袖子大幹一場之前,還得先解決自身的不少問題。它的規模和生產能力排在五個競標廠商中的最後,大型軍艦的建造經驗也最少,在瀕海戰鬥艦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表現還不如奧斯塔船廠,建造速率低、成本控制差。

馬里內特造船廠的基礎設施也不完善,門諾米尼河水域狹窄,連個正規的下水船台都沒有,3500噸的"自由"級採用少見的橫向側滑下水方式,振動和衝擊非常大,對下水船舶的重量和寬度有較大限制,預舾裝完成度也比較低,只適合建造中小型艦船。

船廠地處五大湖區深處,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交界處,要沿著密西根湖 - 休倫湖 - 聖克萊爾河 - 聖克萊爾湖 - 底特律河 - 伊利湖 - 韋蘭運河 - 安大略湖 - 聖勞倫斯河航行3100公里才能進入大西洋。聖勞倫斯河越往東流緯度越高,入海口處達到北緯49度,每年12月到第二年4月封凍無法通航,這對FFG(X)的調度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在生產排期時就必須考慮到交付季節因素。

這是全美國海軍承包商中唯一會碰到封凍問題的主要船廠,而且有過先例。"小石城"號是馬里內特造船廠建造的第5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2017年8月25日在密西根湖完成海試,並取得了所有"自由"級海試的最高分。9月25日交付美國海軍,12月16日在紐約州布法羅舉行了服役典禮(就停泊在退役的上一代"小石城"號巡洋艦旁,這也是美國海軍的頭一次)。從海試到服役都風風光光,隨後它就啟程前往溫暖的佛羅里達加入梅波特基地的第2瀕海戰鬥艦中隊。但沒想到的是平安夜當天該艦在聖勞倫斯河突然遭遇寒流,河道完全封凍無法航行,不得不停靠在蒙特婁老港,一直困到第二年3月31日才解封啟航,白白給加拿大看了3個月的家。

順便說一下,從五大湖出海一路上關卡很多,要經過無數的運河、水閘、升降橋樑,其中最大的一關就在尼亞加拉,由伊利湖進入安大略湖不可能走尼亞加拉大瀑布(落差57米),兩湖之間存在著100米的巨大水位落差。加拿大於1829年在布法羅以西28公里處開鑿了韋蘭運河,1972年完成疏浚,全長44.4公里,共設有8座船閘,由北向南依次編號,4、5、6號為雙線連續3級船閘,1、2、3、7和8號為單線單級船閘。允許通過船舶的最大尺寸限制為:長225.5米,寬23.8米,吃水8米,可通行載重量2.9萬噸的鐵礦石貨船。每個船閘可在10分鐘內充水9萬立方米,過閘時間約45分鐘,每年冬季封凍停航3個月。

> 五大湖-聖勞倫斯水系剖面圖,在下游聖勞倫斯河300公里範圍內還有另外7座船閘

言歸正傳,要生產FFG(X)這種近7千噸的正規軍品,對馬里內特造船廠的廠房、碼頭、設備、員工素質、管理經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亨特上任後已經制定了浩大的廠區擴建計劃,以便在室內廠房完成大部分建造工作,將威斯康星州冬季嚴寒的天氣對工程進度和焊接品質的影響降到最低。當然芬坎提尼集團自身具備雄厚實力,把歐洲的造艦經驗、先進設備和管理流程引進馬里內特造船廠將極大地提高它的生產能力。

綜上所述,即將開始正式設計和建造的FFG(X)結合了歐洲最佳設計的艦體結構、動力系統和美國現役最新銳成熟的武器、傳感器系統,在經過"朱姆沃爾特"級和瀕海戰鬥艦過分追求先進而走錯的發展彎路後,美國海軍重新回歸到傳統務實的造艦路線上,以適中的性能、合理的成本打造出一款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多功能護衛艦,為美國海軍快速地提供急需的航母編隊護衛艦作戰能力。

這兩天"好人查理"號兩棲攻擊艦火得一塌糊塗,從中折射出美國海軍內部管理、造艦維護等方面的很多嚴重問題。尚未開建的FFG(X)似乎和它沒有什麼聯繫,芬坎提尼的方案中標也看似意外,但其背後除了幫共和黨在威斯康星這個"搖擺州"助選這樣的短期政治因素外還有更長遠的影響。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引入頗具實力和活力的歐洲造艦大廠參與本土水面艦艇製造業的競爭,可以打破長久以來巴斯鋼鐵和英格爾斯的雙寡頭壟斷,對固步自封不願改進、生產效率底下、造艦價格高昂、優秀人才流失等眾多痼疾來說是一劑難得的猛藥,為美國海軍和芬坎提尼集團帶來雙贏的局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