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 在化療期的最後一天,走完「馬拉松」

愛燃燒網 發佈 2020-06-15T11:29:21+00:00

「我們準備去跑一個馬拉松,可能是在一年之後,跑一個真實的馬拉松比賽,」喬伊說,「我們在考慮參加牛仔城馬拉松,也可能玩個大的,跑個紐約馬拉松或是波士頓馬拉松。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13歲的喬伊·拜爾斯繞著護士站一共走了629圈!

每一天,喬伊·拜爾斯都會在護士站里來上幾圈。

這個十三歲的男孩在2019年6月被診斷出了松果體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腦部腫瘤,他需要接受手術和密集化療,從那一天起,他就半步都沒離開過德州沃斯堡庫克兒童疾病中心。他的醫生和理療師安慰他病情並不嚴重,他需要作的就是每天晚上熄掉燈然後好好休息,但同時他們也鼓勵喬伊每天都能夠從床上下來,如果他能夠做到,那麼哪怕只是稍微走動幾步也是好的。

醫院裡有一個康復項目叫做「積跬步而至千里(Miles in Motion)」。這個項目鼓勵病人們活動起來,不要成天躺臥著,可以走一走甚至是騎騎車。對像喬伊這樣只能走的病人,這個項目設置了獎勵:走一英里,或是繞著護士站走24圈,會獎勵你一個手鍊,如果累計到10英里,你會收到一張禮物卡。

「我們理療隊發現很多病人活動身體的主動意願不是很強,他們更願意悶在自己的病房裡,」莉迪亞·羅比(D.P.T)是「跬步至千里」項目的發起人之一,「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文化,改變病人們的想法,讓他們把日常的運動鍛鍊也視為治療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會對他們做的鍛鍊活動進行褒獎,比如走路。我們會給病人表格讓他們紀錄下自己每一次的運動量,我們也量化了距離,繞著護士站走24圈就差不多是1英里,看看你能夠積累到多少里程。」

一開始,喬伊只能走沒幾圈,他走得很慢,同時還要注意扶住身旁的吊瓶杆,邊走邊滑著它前進。

考慮到他在治療周期中正處的階段,每走一圈,他要花上一分半到兩分鐘,」喬伊的媽媽丹妮斯·拜爾斯這麼描述道,「如果他感覺自己狀態還不錯,那麼在結束時他會選擇再多走上一會,比起之前,他在參加項目後整個人都要更加健壯了些,也更精神了些。」

「在我繞著護士站走的時候我感覺很不可思議。我所有的感受總結下來就是「非常棒」。這讓我感覺很好,讓我感覺自己就像回歸到正常生活中去了,像是我沒有經歷化療一樣。」喬伊分享道。

他一次性繞圈的數量慢慢地加到了5圈,然後變成了10圈、20圈,到最後,他能夠一次性走32圈了。喬伊記錄運動軌跡的表格被填寫得越來越滿滿當當,他和護士們也是後知後覺才發現,他的步行總量已經接近一個馬拉松的距離。

「我們幾個護士在那裡討論這件事情,然後喬伊正好路過聽見了我們說的,他才知道自己已經跑了25英里了。」他的理療師海莉·史瑞克說,「他差不多要走完一個馬拉松的距離了,我們決定做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來慶祝他所付出的這一切努力,對他一直能夠保持積極進行褒獎。」

醫院此前從沒遇到過有病人能夠在這個項目上達成馬拉松距離的情況,喬伊自己也並沒意識到自己達成了什麼成就,直到護士告知他。

在喬伊第4期同時也是最後一期的化療結束後,他的步行距離也即將突破26.2英里這一里程碑式的數字。他們決定在他理療的最後一天完成最後一圈,然後共同為他慶祝。

在2月20日,喬伊在護士站走完了「一場馬拉松」,把他的步行圈數定格在629圈。在他接近「終點」時,醫護人員們夾道為他歡呼加油,為了給他一個真實馬拉松比賽的體驗,等在終點線後的護士還送上了「完賽包」,裡面包括了一條太空毯,一整碗賽後小零食,香蕉,一卷26.2米長的貼紙以及一塊專門為這一天定製的,上面刻有喬伊名字的獎牌。他的媽媽將這塊獎牌掛到了他的脖子上。

「有那麼多人在為我歡呼,」喬伊說,「這是最奇妙的一天,我永生難忘。」

在他最後一期的化療結束之後,喬伊回到家裡進行休養。他將要隔離式地養個100天,但他還是每天會在屋子裡走路。他說,等他好起來,他想要開始跑步。

「我們準備去跑一個馬拉松,可能是在一年之後,跑一個真實的馬拉松比賽,」喬伊說,「我們在考慮參加牛仔城馬拉松,也可能玩個大的,跑個紐約馬拉松或是波士頓馬拉松。我媽媽說她會陪我去完成這個心愿。她自己曾經在10年前做到過,所以我們會一起做這個嘗試。」

本文譯自Runners'World,原作者Andrew Dawso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