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近半數未成年人常看短視頻 家長須監管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6-16T13:27:26+00:00

抽樣調查顯示近半數未成年人經常上網收看短視頻專家建議家長須擔起子女上網監管責任「我們班的女生上網基本上都看短視頻。」6月9日晚上,北京市通州區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小高坐在自己的書桌前,一邊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一邊擺弄著一支淺綠色的筆。像小高這樣的未成年人,去年總計有1.

抽樣調查顯示近半數未成年人經常上網收看短視頻專家建議

家長須擔起子女上網監管責任

「我們班的女生上網基本上都看短視頻。」6月9日晚上,北京市通州區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小高坐在自己的書桌前,一邊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一邊擺弄著一支淺綠色的筆。

像小高這樣的未成年人,去年總計有1.75億人使用網際網路。

近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未成年人在網際網路上經常收看短視頻的比例達到46.2%。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未成年人在網際網路上經常收看短視頻,久而久之容易成癮,身心健康受到影響,要降低未成年人因此受到的危害,須依法賦予家庭、學校、政府等各方相應責任,其中家長應該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擔起子女上網監管責任。

看短視頻現象普遍

長此以往影響三觀

小高第一次看短視頻是在四年級上學期。

一天晚上,她在手機上下載某視頻軟體,看了一段關於寵物的短視頻,「看完也沒什麼感覺」。

得知女兒在手機上看短視頻後,小高的媽媽王女士有些意外,但並沒有表示反對。

「媽媽有時跟我一起看那種好玩兒的短視頻。」小高說。

她還曾經追過短視頻,主題是一位女士與一隻金毛犬的故事,「因為這個視頻寫著『未完待續』,我就想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

今年年初,王女士覺得女兒看短視頻「有點勤」,勸說她卸載短視頻軟體。

在小高看來,她看短視頻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也就30分鐘」。但在家長看來,看短視頻過於頻繁,總時長加在一起並不短,何況短視頻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有些非常庸俗,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對於卸載短視頻軟體,小高雖然不太高興,但她也知道「有的短視頻不好」。

如今,學校已經複課,小高每天上學、放學之外,只是偶爾用手機和同學聊聊天、玩玩遊戲。

據小高介紹,班裡的女同學基本上都看短視頻,看完之後「還模仿短視頻裡面的人的手勢、動作、說話」。

王女士證實,她周圍的孩子看短視頻現象「挺普遍」,還容易上癮。其中一個孩子天天看短視頻,家長無奈之下把他送進一所管理嚴格的寄宿制學校。

「成年人都控制不住自己,更甭提孩子。」王女士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

近日,基於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34661名學生抽樣調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

調查顯示,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未成年網民中,有74%擁有屬於自己的上網設備,其中有上網手機的為63.6%。「2019年未成年網民在網際網路上經常收看短視頻的比例達到46.2%,較2018年提升5.7個百分點,僅次於聽音樂和玩網路遊戲,成為使用最普遍的網絡娛樂之一。」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未成年人群體正處在角色知識技能學習、內化社會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逐漸成熟的關鍵階段,如果長期收看短視頻,不僅可能荒廢學業,還可能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極易造成未成年人網絡成癮,阻礙未成年人人際關係建構,其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更可能成為誘發犯罪的重要因素。」鄭寧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尚未形成,長期看短視頻之後的模仿,有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工智慧定製推送

學校家庭教育缺失

短視頻對觸網的未成年人的影響,已經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

2019年1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短視頻平台管理規範》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明確要求:「網絡短視頻平台應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採用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在線時間予以限制,設立未成年人家長監護系統,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

根據公開資料梳理,這是我國首次在網絡短視頻行業明確規定建立未成年人保護機制。

2019年3月,國家網信辦指導主要短視頻平台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截至當年10月,國內共有53家短視頻平台上線「青少年模式」。

在「青少年模式」下,每日22點至次日6點,短視頻頁面會進行鎖屏,未成年人無法使用該產品,而且在「青少年模式」中無法進行充值、打賞、購買等操作。

在鄭寧看來,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利於加大對短視頻平台內容建設的監督和管理力度,使未成年人觸網有了更多安全保障。

但鄭寧認為,未成年人長時間觀看短視頻的原因更值得關注。未成年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後,會在心理層面有強烈的需求,短視頻的內容新奇多樣,滿足了未成年人追求時尚、標新立異的基本心理需求。

「網絡短視頻平台的智能推算系統是導致未成年人長時間沉迷於短視頻的主要原因,同時還會造成未成年人群體認知的片面化,對信息的判斷和思考能力降低。」鄭寧說。

《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也認為,短視頻題材內容豐富,且能夠依據人工智慧算法針對用戶興趣偏好定製推送內容,使得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因受吸引而沉迷。同時,短視頻網站是內容發布和運營平台而非創作方,平台的內容均為用戶主動上傳,這個過程中很難避免未成年人收看到低俗或不健康內容。

據鄭寧觀察,學校和家庭對於網絡短視頻使用的教育缺失也是原因之一。目前,一些學校和家庭疏於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短視頻進行教育,甚至不少家長自己也沉迷於短視頻。

依法構建責任體系

賦予家長監管責任

根據抽樣調查數據,不同學歷段未成年網民收看短視頻的情況也不一樣。

其中,小學生網民收看短視頻的比例達到38.3%,初中和高中生網民分別為52.7%和52.4%,中職學生網民達到70.3%。

此外,小學生網民在工作日日均收看短視頻超過2小時的比例為6.3%,初中、高中生網民在工作日日均收看短視頻超過2小時的比例則為10%和13.8%。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抽樣調查數據,有49.2%的未成年網民表示經常被家長限制上網時長。另有8.3%的未成年網民稱上網時長沒有受到家長限制。

在鄭寧看來,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需要結合未成年人使用網際網路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政府不但要依法構建起平台性網際網路企業的責任體系、壓實平台主體責任,還應當完善和落實各項制度,讓家長真正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角色。

朱巍認為,未成年人長時間收看短視頻,責任主要在家長。比如短視頻平台開通「青少年模式」之後,未成年人能不能開啟這種模式,監管職責在家長。

在朱巍看來,當前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家長給未成年人的應該是一部乾淨的手機,而不是一部可以隨意登錄短視頻平台和遊戲網站的手機,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責任不在平台而在家長。

「家長也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學校。在解決未成年人長時間收看短視頻問題時,家長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朱巍說。

在朱巍看來,我國目前關於短視頻平台的相關規定規範層級太低,建議儘快由國務院頒布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條例,依法賦予家長相應的監管責任,防止未成年人長時間收看短視頻,將短視頻帶給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記者 陳 磊 見習記者 劉紫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