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小常識|談談格律詩的章法(4)

八公山視界 發佈 2020-06-16T11:20:38+00:00

(接上篇) 2、承轉句式要有變化 格律詩的二、三兩聯都是對仗句,對仗句式要注意防止呆板,要努力把句式寫活,富於變化,特別要注意詞語結構上應避免「合掌」和「雷同」。關於合掌和雷同,在格律詩三要素一講里,已經給大家介紹過,因為對於格律詩而言,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這裡不妨再簡要說一說。

(接上篇)

2、承轉句式要有變化

格律詩的二、三兩聯都是對仗句,對仗句式要注意防止呆板,要努力把句式寫活,富於變化,特別要注意詞語結構上應避免「合掌」和「雷同」。關於合掌和雷同,在格律詩三要素一講里,已經給大家介紹過,因為對於格律詩而言,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這裡不妨再簡要說一說。

一避合掌。合掌就是對句與出句內容上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這是自古以來詩家之大忌,也是寫對仗句時最容易犯的毛病。因此,對仗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字異義同的詞相對,如:思與想、看與見、寒與冷、悲與哀、歡與樂、美與好、先與前、如與似、全與盡、遠與近、仰與俯、上與下等等。古代有些詩人的詩句甚至名句,由於犯了合掌的毛病,都受到後人的非議。如晉朝劉琨有一首詩中的兩句:「獲麟悲尼父,西狩涕孔丘。」寫的完全是同一件事,尼父、孔丘都是指孔子。王績的詩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噪」與「鳴」、「靜」與「幽」基本近義。後來王安石把這首詩改為「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以下句的聽來對上句的看,避免了合掌之弊,而且詩的情趣、意境也更勝王績一籌。

初學寫詩的人往往容易犯合掌的毛病。比如有位老同志參觀老年書畫展覽後寫了一首七律,中間兩聯是這樣寫的:

詩盡嫗翁胸內出,

書全耄耋筆端生。

山川草木如真景,

鳥獸蟲魚似活形。

詩中

的「盡」和「全」、「如」和「似」,就有合掌之嫌。如果分別把它們兩改為「系」和「為」、「逼」和「現」,不但可避合掌之病,而且會使內容顯得更為生動、形象一些。另外,「嫗翁」與「耄耋」都是指的老年人,嚴格講也是犯了合掌的毛病。

二避雷同。所謂雷同,就是指一首律詩中間兩聯上下句的對仗句式結構相同。也有人把它歸之為合掌。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西野芳菲路,春風正可尋。

山城依舊諸,古渡入修林。

長日多飛絮,遊人愛綠陰。

晚來歌吹起,唯覺畫堂深。

這首詩中間兩聯的對仗,句式結構都是「2——1——2」的模式,沒有變化,形式顯得很呆板。下面再看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 是 故鄉明。

有弟皆 分散,無家 問 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頷聯的句型是「一 一 三」的結構,頸聯的句型是「二 一 二」的結構,兩聯之間句型有了變化,避免了雷同。

(未完待續)

作者:周文龍

【往期連結】

1、詩詞小常識:談談格律詩的章法

2、詩詞小常識:談談格律詩的章法(續)

3、詩詞小常識|談談格律詩的章法(3)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