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之《百駿圖》

華夏民族文交所 發佈 2020-06-16T07:04:20+00:00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里江山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亘萬里的錦繡河山。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歷盡磨難,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今天要介紹的是清朝的郎世寧所作的《百駿圖》。

《百駿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義大利人郎世寧1715年他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駿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清代是中國宮廷繪畫的頂峰,來自義大利的傳奇畫家郎世寧,則是清代宮廷繪畫領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繪畫技法的影響下,才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代宮廷畫風。此圖描繪了姿態各異的駿馬百匹放牧游息的場面。全卷色彩濃麗,構圖複雜,風格獨特,別具意趣。

郎世寧,1688年生,1766年逝世,義大利米蘭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年輕時在歐洲學習繪畫,曾為教堂繪製聖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到京後約於雍正元年(1723)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

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繪畫技法,既講究西方繪畫中的立體效果,注意透視和明暗,重視寫實和結構準確的合理性。由於他能畫並精通建築學,曾參與增修圓明園建築工事。他將歐洲的繪畫品種和方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為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頗得皇家青睞。

(內容源於網絡,華夏民族文交所整理,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