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幼兒要讓他多遊戲多運動多聽故事多與同伴交往

孫雲曉 發佈 2020-06-21T06:39:47+00:00

養育幼兒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多遊戲多運動多聽故事多與同伴交往,這自然讓養育者辛苦,卻是健康成長的基本路徑,在網絡時代尤其需要堅守這個原則。

生活感悟·387

給孩子玩手機固然會讓他長時間安靜,卻是一種慢性傷害。尤其是對於6歲以下的幼兒,給他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玩耍而不加限制,等於給他一包毒藥。哈佛腦神經教授的忠告值得三思:如果放任兒童花費大量時間玩電子產品,很直接的就是剝奪了他們發展其它能力的機會,相當於給他們製造了一個隱形的牢房,限制了兒童不斷學習的機會和體驗的豐富性。養育幼兒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多遊戲多運動多聽故事多與同伴交往,這自然讓養育者辛苦,卻是健康成長的基本路徑,在網絡時代尤其需要堅守這個原則。

生活感悟·386

許多母親過早離開了幼小的孩子,卻對潛在的危機毫無警覺,這是多麼令人悲哀的現實!與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一起,只要談及家庭教育,她總會強調童年的親子依戀之重要。甚至在分析罪犯作案原因時,她也特別注意其童年的經歷。她的基本觀點是:人的心理發展有順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滯後反應,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都有開始,生命發展是軌跡式,人的命運取決於早期。這次國慶節聚會,她強調4歲前的幼兒主要靠母親的養育,講道理沒有用,要靠與母親的依戀關係來引導孩子,所以說沒有養就沒有育。

生活感悟·385

詩人不是學者,為何常常寫出至理名言?因為真正的詩人其思考更深遂,並衝破了理論的冗長束縛,如黎巴嫩詩人的《論孩子》。為什麼要倡導勞動教育?勞動與生命竟究是什麼關係?感謝劉鐵芳教授介紹紀伯倫的另一首詩《論勞作》:『』你勞作,你才能跟隨大地,與大地的靈魂並駕齊驅。當你勞作時,你是一管長笛,時光的呢喃從你心間化作音符。你們常被告知,工作是道詛咒,勞動更是不幸。但我要對你們說,你勞作時,你充盈了大地遙遠的夢境,而當那美夢實現時,它會屬於你。你勞作不息時,你才置身於真愛的生命中。而通過勞作去熱愛生命,才是通曉了生命的真諦。『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工作智庫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生活の感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