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為什麼被古今名家推崇?因為他們讀懂了人性的真相

花青閱享讀書 發佈 2020-06-22T13:16:31+00:00

想不到,此書居然會以一騎絕塵的姿態,遙遙領先於眾多經典書目,還被清代人稱作「第一奇書」。許多人都以為《金瓶梅》是部禁書,讀過之後才發現,這部百萬字的小說,其中露骨描寫不足4000字。


知名網站曾有這麼一個提問:


如果我此生只能讀一本書,我該讀什麼?


點讚最高的回答是:《金瓶梅》。



想不到,此書居然會以一騎絕塵的姿態,遙遙領先於眾多經典書目,還被清代人稱作「第一奇書」。


許多人都以為《金瓶梅》是部禁書,讀過之後才發現,這部百萬字的小說,其中露骨描寫不足4000字。


正所謂「不讀《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最重要的是,那些故事中投射的人世百態,才是真正讓其擔得起「千古奇書」的美譽。



高曉松曾在節目中專門講到《金瓶梅》,他對此做出高度評價:


我長大了越來越覺得《金瓶梅》寫得好,通過一個題材從經濟上、歷史上、文學上甚至從人的各個角度,把一個題材發展到很大。


實際上,高曉松所說的那個題材,正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不曾改變過的世情練達的人性真相。


這也是《金瓶梅》一書最大的價值,作者用小說撕破了故事中的真善美與醜惡,把當時的社會醜陋與純善都暴露出來。



作者用百無禁忌的筆觸,毫不避諱地將真實的人性,刻畫進市井民生的故事裡。

細讀《金瓶梅》,你會發現人性的複雜,千百年來不曾變過。

作為明代四大傳奇小說之一,《金瓶梅》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相比,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金瓶梅》這部小說,放棄了人性中的善惡對立,寫的是市井民生,講的是人世百態,人物是平凡的,故事也是平凡的,但故事情節和人物都非常接近當時的真實生活。



比如,小說從西門慶一家,寫到了西門慶居住的清河縣裡的好幾戶人家。


這裡有大戶的官家,還寫了一些幫閒的應伯爵、花子虛為首的十兄弟,還有賣笑的李桂姐、吳銀兒、鄭愛月,此外還有尼姑、道士、媒婆、工匠、商販等等,多方描繪,相互聯繫,從西門慶一家,寫遍了全縣。


平凡人的小心思和智慧,能夠給予我們更直接的啟示。


  • 看似老實的吳月娘,用最簡單的智慧得以善終;
  • 惡毒的潘金蓮讓人心存不忍,因為她保有一抹人性的亮色;
  • 李瓶兒毫無提防之心,使得母子被害;
  • 聰慧的龐春梅終成人上人,卻因為性格的缺陷在最高處跌落;
  • 渣男西門慶如何讓自己的商業版圖壯大又最終走向末路……



從古至今,歷史的演變,雖然外在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多改變,但是在待人接物、婚喪嫁娶、人情世故方面,沒有與傳統文化隔斷。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苦惱?


  • 原本熱心服務,卻把客戶得罪了;
  • 對同事好心幫忙,他反而不領情,還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
  • 自己工作努力,領導卻喜歡那個不幹活的,自己反而原地踏步升遷無望……



雖然表面上的表現是人際交往,在不同的關係里有不同的內容,本質不過是一個最簡單的事實:人情世故。


從這一點看,《金瓶梅》描寫的社會現實,細膩而深刻,我們今天在生活和工作當中遇到的很多事兒,在《金瓶梅》當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的映照和呼應。



比如,如果我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西門慶,他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企業也許會做得很成功,

小說寫這個社會,非常巧妙的用一種風趣幽默,來展示出人情和世故。

這些人情與世故,其實正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簡單又真實的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