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版本這麼多,總有一版你沒看過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0-06-28T14:59:54+00:00

不過,關於兩百多年前的《紅樓夢》何以成為我們現在閱讀的《紅樓夢》,了解的人可能並不多。其實,這個問題與《紅樓夢》的版本密切相關。《紅樓夢》大約於清乾隆初年開始創作,幾經「批閱」「增刪」,至少到乾隆十九年甲戌,初稿基本完成,脂硯齋抄閱再評。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都讀過《紅樓夢》,甚至讀過不止一遍。不過,關於兩百多年前的《紅樓夢》何以成為我們現在閱讀的《紅樓夢》,了解的人可能並不多。其實,這個問題與《紅樓夢》的版本密切相關。

《紅樓夢》大約於清乾隆初年開始創作,幾經「批閱」「增刪」,至少到乾隆十九年甲戌,初稿基本完成脂硯齋抄閱再評。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或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曹雪芹去世。可能直至曹雪芹去世,整部書仍未全部定稿。

曹雪芹在世時,《紅樓夢》只以稿本的形式在小範圍內傳閱、評點、修改,後來才以抄本形式輾轉傳抄,逐漸流傳。在其流傳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版本,有八十回或不足八十回的抄本,也有一百二十回的印本和抄本,還有現代整理匯校的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

《紅樓夢》目前尚未發現作者稿本存世,學界一般將現有版本分為早期脂評抄本程高本兩類。

脂評抄本是指經脂硯齋抄閱批評的早期版本,均為抄本形態,一般含有脂硯齋、畸笏叟等人的批語,正文多為八十回或不足八十回,目前發現的有十餘種。由於抄本耗費人工巨大、價格昂貴,抄本時期《紅樓夢》的流傳範圍比較有限。

程高本是指經程偉元、高鶚整理、補綴後刊行的擺印本,是有清一代《紅樓夢》的主要流傳版本。一般認為,程高本前八十回的底本也是脂評本,但將脂硯齋等人的批語幾乎刪除殆盡。程高本後四十回的來源和作者,目前學界尚有很大爭議。

程高本刊行後,坊間翻印本、評點本層出不窮,基本都是以程甲本為底本進行整理的。進入現代以後,諸多學者開始綜合各脂評本或程高本匯校《紅樓夢》,出現了不同於上述分類的《紅樓夢》校勘整理本。校勘整理本是目前所見《紅樓夢》最主要的版本形態。我們平常讀到的《紅樓夢》大多是校勘整理本。

北大社周汝昌匯校本《紅樓夢》

在《紅樓夢》的所有版本中,一些版本有著重要的意義和特別的價值。

最接近底稿——甲戌本

甲戌本原件

甲戌本,即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題詩後,比他本多出「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數字。因此,胡適名之為甲戌本。此本首次影印時,胡適題名為《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一般認為,這裡的「甲戌」,是清乾隆十九年(1754)。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甲戌指的是脂硯齋抄閱再評的時間,而不是現存抄本的抄成時間,也不是作者的定稿時間。此本因曾由清同治年間的大興劉銓福收藏過,故有的研究者亦稱之為脂銓本。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有人稱此本為脂殘本。

胡適認為甲戌本是「世間最古的紅樓夢寫本」。紅學家們普遍認為,甲戌本所據底本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來面貌

此本是過錄本,祖本可能是脂硯齋的編輯本。理由是每葉版心下部都有脂硯齋的署名。正文有些地方虛以待補,尚未完稿。如若干回的回前詩,僅有「詩云」「詩曰」空懸。林黛玉眉目描寫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筆空圍(朱框內墨筆為後人所加,非原抄手筆跡)。底本原抄工整,格式統一,正文很少修改。

保存最完整——庚辰本

庚辰本目錄頁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題「石頭記」,見於每十回目錄頁和部分回的回首葉;又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見於每回回數之前(極少數回回前無此題名)。由於第四十一至第五十回、第五十一至第六十回、第六十一至第七十回、第七十一至第八十回四個十回目錄葉書名下,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字樣,故名為庚辰本

一般研究者認為,庚辰年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時曹雪芹尚在。庚辰是指脂硯齋評定的時間,而不是現在所見庚辰本的抄成年代。又因這個本子原藏燕京大學圖書館(今北京大學圖書館),亦有研究者稱之為脂京本。

庚辰本在現有脂本中保存最為完整,在抄成之後也沒有遭後人嚴重塗改,亦未散佚拼配,大體保持著乾隆中葉抄本的本來面目。馮其庸先生認為:「庚辰秋月定本是曹雪芹生前的最後一個改定本,也是最接近完成和完整的本子。」

影響最深遠——有正本

有正書局石印《紅樓夢》

有正本,即清末民初上海有正書局照相石印的戚蓼生序本石頭記

戚蓼生序抄本石頭記,這個名稱實際上是一組版本的總稱,包含戚滬本(又稱戚張本)和戚寧本(又稱南圖本或澤存本),以及據戚滬本石印的有正本(分為大字本和小字本)。這些版本特徵相近,內文、版式差異不大。因書首均有乾隆年間德清戚蓼生的序,故統稱戚序本,也有人將戚序本專指有正本

戚蓼生(1730—1792),字曉堂、曉塘、念劬,浙江德清人,乾隆二十七年舉人,三十四年進士,授戶部福建司額外主事,之後又擔任了許多官職。

有正書局,大約於1904年由狄葆賢在上海創辦,是當時時報館的附屬出版機構,以珂羅版影印出版名畫、碑帖著名,同時搜羅古籍善本影印,在清末、民國年間影響較大。著名報人包天笑在其晚年著作《釧影樓回憶錄》中談道:「用珂羅版印名畫集,由他(指狄葆賢)創始發起。」大約1943年有正書局關閉。

有正本不是抄本,而是據戚滬本石印的。有正本印行過大字本和小字本兩種。大字本是脂抄本中最早的影印(石印)本,影響巨大,所以也有人用戚序本專指有正本。

有正書局石印大字本,是《紅樓夢》脂本的首次影印面世,在《紅樓夢》版本流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個刊印本——程甲本

萃文書屋程甲本

1791年,程偉元和高鶚合作,以萃文書屋名義刊印了《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是為程甲本,一百二十回。這是《紅樓夢》版本史上首個刊印本,它以抄本無法比擬的價格低廉、故事完整等優勢迅速風靡

1792年,萃文書屋在程甲本基礎上對文本再次進行修訂,刊印了程乙本。程甲本、程乙本前八十回刪去了所有的標題詩、尾聯以及批語,只有少數混入正文的批語被遺漏。

在程高本刊印之前,社會上流傳的抄本多為八十回本,少數抄本後四十回有目無文。程偉元積數年之功全力搜集各種版本,這其中也包含了八十回之後的三四十回,情節基本連貫,遂與高鶚一起「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刊印行世。

關於程高本後四十回的作者問題,目前學界爭論較大。程高本是《紅樓夢》版本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版本,它承前啟後,對於保存《紅樓夢》的版本、擴大《紅樓夢》的影響、促進《紅樓夢》的傳播功不可沒。目前學術界已經逐漸改變了對其全盤否定的不科學態度,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注意到它的價值,並給予客觀的評價和研究。

當代權威——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紅研所校注本

首版平裝本(左)和精裝本(右)

這一版本題《紅樓夢》,署曹雪芹、高鶚著,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

1975年12月開始,《紅樓夢》校訂注釋組將正文每十回一冊共十二冊、注釋每十回一冊共十二冊,以《徵求意見稿》的形式陸續輯印成冊,先後兩次向專家學者徵求意見

1982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簡體橫排,一百二十回,平裝三冊,小32開本,定價4.1元。1982年5月出版精裝三冊版,大32開。此後平裝版陸續印行多次。

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為底本,以甲戌本、己卯本、蒙府本、戚本等脂本及程甲本、程乙本為參校本,底本若干處缺文均依其他脂本或程本補齊,第六十四、六十七回缺文,採用程甲本補配。後四十回以程甲本為底本,校以藤花榭本、本衙藏板本、王雪香本、程乙本等本。該書由馮其庸、李希凡主持校注,先後有近二十位專家參加工作

紅樓夢研究所校注本自初版至今,發行量已經達到數百萬套,是目前比較公認的權威校注本,校勘精良,注釋詳盡,適合於普通讀者閱讀,亦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版本資料。

最早的譯本——樂善齋本

18世紀末期《紅樓夢》公開印行,進入19世紀後,《紅樓夢》很快就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文字,以翻譯版的形式流布在世界上。如此算來,《紅樓夢》的翻譯史已有二百多年了。

《紅樓夢》最早被翻譯成外文的一些章節,是用來當作學習中國官話 , 也就是普通話的啟蒙讀物的。根據學者的追根溯源,發現有史料記載的首個譯本誕生於1800年前後,即朝鮮文和中文對照的全譯抄本——樂善齋本。不久,日、韓全譯本陸續出現。

19世紀30年代後期,《紅樓夢》的摘譯、節譯本多了起來。在歐洲,最早的《紅樓夢》譯文是德文譯本,然後逐漸擴展到其他文字。

1892年,曾任英國駐澳門領館副領事的裘利翻譯出版了《紅樓夢》前五十六回,在香港別發洋行和澳門商務排印局先後出版了一、二卷,書名為《中國小說紅樓夢》。裘利是第一個把《紅樓夢》翻譯後正式出版書籍的歐洲人。

1892年裘利翻譯的英文版《紅樓夢》

今日活動

分享你看過的《紅樓夢》的版本,我們將挑選一位幸運讀者送出今天的主題圖書《紅樓夢版本圖說》,四百種版本,近千幅彩圖,全景描繪《紅樓夢》版本演化史。此外,本書今日特惠7折包郵噢,喜歡的讀者們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吧~

-End-

編輯:黃泓

觀點資料來源:

《紅樓夢版本圖說》

轉載及合作請加微信:

BurningEmpty(黃泓)

大師身邊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讀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