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的味道 | 陶藝DIY,走進壽寧下黨「烏金陶」非遺體驗工坊

福建文旅發布 發佈 2020-06-23T09:09:05+00:00

壽寧,是烏金陶的全國唯一產地。2019年,烏金紫砂陶製作技藝(壽寧)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外表烏黑的它,古香古色。位於壽寧縣下黨鄉的下黨村,有一家制陶研學基地—「烏金陶」非遺體驗工坊。

壽寧,是烏金陶的全國唯一產地。2019年,烏金紫砂陶製作技藝(壽寧)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外表烏黑的它,古香古色。

位於壽寧縣下黨鄉的下黨村,有一家制陶研學基地—「烏金陶」非遺體驗工坊


想像一下,在青山綠水中,開啟一場陶藝DIY的旅程,親眼見證樸實無華的白泥,在雙手運作下轉眼間成為一件陶器,是一件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

當細膩的白陶穿梭於指間,一件陶藝品逐漸成形眼前。這是一場老少咸宜的活動,在陶藝師的帶領下,用手心的溫度將白泥跟隨底盤的旋轉,控制成形,邊旋轉邊升高。

除了體驗陶藝DIY外,工坊內特別擺放了由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吳祖清匠心製作而成的烏金陶成品,供於觀賞,千萬不能錯過。

這些烏金陶工藝品大多瓶身烏黑厚實,期間篆刻著或陰或陽的文字或圖案,個個精美絕倫、形狀各異。

有的瓶身造型典雅,具有古今陶器的粗獷線條;有的罐身是簡潔的直筒型,具有古樸而又神秘的藝術氣息……細看瓶身上的文字,栩栩如生。

烏金陶取材於壽寧縣蘊藏豐富的紫砂陶礦,借鑑和吸收了古陶瓷、青銅器、銘文、碑刻、唐磚漢畫等古典藝術精華,篆、鑿、鉤、劃、點、剔手法獨運,將經典文學、歷史典故、詩詞書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陶瓷工藝融合在一起。

陶器的背後,除了深層的文化底蘊,也有著吳祖清堅守幾十載的艱辛,經過不斷的試驗,最終成功燒制出的烏金陶篆刻作品。

他曾說道「如果說到宜興就想到紫砂陶,說到壽寧就想到壽寧的烏金陶,這就是我最大的滿足。」

用文字記錄故事,用手藝留住瑰寶。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生活,老手藝漸漸被人們淡忘。來壽寧下黨,現場感受民間傳統工藝的魅力,體驗一場難忘的烏金陶之旅。

以上攝影圖片皆來自:志遠天下行、子虛

如需授權轉載,可後台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