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對胞弟張子靜薄情背後原因,藏在《小團圓》這段真實描述里

記者李滿 發佈 2020-06-27T05:36:50+00:00

「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長女李菊耦」,這就是女作家張愛玲弟弟張子靜的顯赫家室,可擁有這樣出身且是家族唯一男丁的他,卻最終落到了一個窮困潦倒且打一輩子光棍的境地。

「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長女李菊耦」,這就是女作家張愛玲弟弟張子靜的顯赫家室,可擁有這樣出身且是家族唯一男丁的他,卻最終落到了一個窮困潦倒且打一輩子光棍的境地。

相比姐姐張愛玲在美國的孤獨離世,張子靜在國內的孤獨卻是完全不同的。

所不同在於,張愛玲之死後多天才被人發現,與張子靜之悄然離世,一個是主動選擇的結果,而另一個則是被動接受。

張子靜曾在得知姐姐於美國悽然離世後,每天故意把自己那14平米房子的門打開,這樣路過的鄰居就會往裡頭看一眼。他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重蹈姐姐的覆轍。

姐姐是為了隱私連生死都不顧,而弟弟則是為了死後及時被人發現完全不顧隱私,或許,也正是這種差別註定了:姐弟兩的關係多數時候只能用「涼薄」來形容。

1995年9月,辭世前的張愛玲將自己的所有遺產,包括存款和投資加起來的30多萬美金、小說的版權費和紀念遺物等全部交由了好友宋淇夫婦繼承。這就意味著,張愛玲沒有留任何遺物給自己的親弟弟張子靜。

實際上,相比宋淇夫婦,一貧如洗的張子靜顯然比他們更需要張愛玲的遺產。而這點,張愛玲自己是知情的,因為在這之前八年,也就是1988年,張子靜曾輾轉聯繫上了遠在美國的姐姐張愛玲,希望姐姐能幫他在上海買個小房子結婚用。

張愛玲收到弟弟的求助信後,只寫了一封簡短的信拒絕了他的求助,她說:「我的手頭也有些緊,很抱歉幫不上忙。」

因為房子的問題,張子靜後來錯過了最後一次的結婚機會。這點,張愛玲在拒絕張子靜時便是可以想到的。

實際上,張子靜每次向姐姐求助都是在人生的重要關卡上。時間再往前推幾十年,推到1943年秋天,此時張愛玲已憑藉小說大紅大紫,而弟弟則剛剛畢業剛進入社會。

當時的張子靜和同學合辦了雜誌《飆》月刊,同學提議:你的姐姐那麼出名,你可以讓她給雜誌寫個稿子打響雜誌的第一槍。

後來,張子靜就找到了姐姐張愛玲,可張愛玲聽完來意後只淡淡道:「你們辦的這種不出名的刊物,我不能給你們寫稿,敗壞自己的名譽。」

可能是覺得自己的語氣太過於不近人情的緣故,隨後,張愛玲拿出一張素描打發弟弟說:"這張你們可以做插圖。"

張愛玲對弟弟張子靜這樣的拒絕多了,兩人的關係自然也慢慢地越發淡漠了。

1952年8月間,在鄉下教書的張子靜好不容易回一次市區,他回市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騎著老式單車敲開了姐姐公寓住所的門。

那天,姑姑張茂淵將門開了一條縫打量了他一眼道:「你姐姐已經走了!」說完,門關上了,只留張子靜在門外一陣錯愕。

直到此時,張子靜才知道自己的親姐姐已經一聲不吭地離開上海去香港了,就連她輾轉從香港到了美國,他也是最後才知道。

那天的張子靜心裡失落極了,這種失落里有姑姑對他的冷漠,也有被姐姐近乎拋棄的行為引發的痛苦。那天,推著單車返回時,張子靜哭了,他的腦子裡不斷閃現著自己和姐姐幼年時生活的片段。

以前,張子靜每次找姐姐,十次有九次她都不在,但那並沒什麼,他知道她在那兒總要回來。可這一次,他徹底失去姐姐了。

在世俗的眼裡,張愛玲那次離開時雖是以近乎逃難的方式離開,可即便如此,她也應該給弟弟一個消息,畢竟他再怎樣也是她在這個世界上血親最近的人。

對血親最近的人如此冷漠,難免不被人認為是涼薄。也因為張愛玲對張子靜的這般態度,很多人包括張迷們都覺得:張愛玲未免太過涼薄了。

可張愛玲真的是涼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藏在她晚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里。很多張愛玲的讀者也都在看完這本書後,對她後來之對張子靜冷漠表示理解。

在這本寫於1975年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里,女主角九莉就是張愛玲自己,而九林則是她的親弟弟張子靜。

在這本小說里,張愛玲筆下的九莉和九林如一根藤上長出的瓜,他們們的童年、少年時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而這個命運,與張愛玲和張子靜遭受的一模一樣。

因為只相差一歲的緣故,兩姐弟幼年時便非常親密,他們同住一間房,中間只隔了個櫥櫃。

九林幼年時長得非常漂亮,九莉對這個漂亮的弟弟也滿是愛憐,她會夸弟弟好玩,親吻他的面頰,也會把吃了一半的糖分給弟弟。

在那個沒有什麼溫暖和愛可言的封建大家庭里,九林跟姐姐雖然聊天不多,但他們是一個大家庭中關係最親近的人。九林的消息來源比較多,家裡親戚間有什麼事,基本上都是他向姐姐報告的。

而這些,張愛玲自己是非常放在心上的,否則她也不會在晚年的自傳中用如此多的筆墨去敘述這段相關。

因為感情深厚,所以張愛玲對弟弟也非常疼愛。九林在飯桌上被父親打了,九莉沒有力氣阻止,她就只能做白日夢,夢想自己有很多錢可以帶弟弟離開這裡。

從這段敘述可以看出來,在張愛玲的心裡:她和弟弟幾乎是一體的,用她的話說就是「一根藤上長出的瓜」。

所以,當這一根藤上的另一隻瓜九林沒被父親送出去讀書時,張愛玲氣鼓鼓地告訴已與父親離婚的母親,她和母親說想讓父親他們送弟弟學騎馬。

從此看,張愛玲最初對弟弟不僅不薄情反而很有愛。讓曾一直護著弟弟、想法幫弟弟的張愛玲突然轉性的,是後來繼母進來後發生的種種。

張愛玲雖並不期待父母和好,可在骨子裡她的清高孤傲註定:她不可能輕易接受父親的新夫人做新媽媽。

可與張愛玲相反的是,她的弟弟張子靜卻雖然經常因被繼母挑唆而挨罵、挨打,可他卻「沒心沒肺」地和繼母、父親非常親熱,儼然把她排除在外。

在這種情況下,張愛玲自然不可避免地有了「被背叛」的感覺。也是在此時,張愛玲對張子靜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正是這個判斷決定了她對弟弟的評價:很沒志氣。

張愛玲對弟弟的這個「很沒志氣」的評價顯然是褒義詞,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思。

不得不說,天才就是天才,只這四個字她就將張子靜的性格剖析得一清二楚了。

後來的張子靜之行為等無時無刻不全方位地體現著「沒志氣」三字。

讀書,張子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與張愛玲的拚命爭取求學不同的是,他則是:父母怎麼安排他就怎麼弄。

於是:1936年小學畢業後他便莫名其妙在家停學了一年,1937年因為抗戰他又停課一年,1938年才進入初一。而此時,只比他大一歲的姐姐張愛玲則已經進高中了。

工作,張子靜畢業後開辦的雜誌社《飆》沒能活下去,他便繼續走回了隨波逐流的老路。這個雜誌也是張子靜一生的唯一一次抗爭,後來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他都只維持「沒志氣」的混吃等死狀態。

這樣的張子靜像極了他的父親張廷重,張廷重是民國時代真正的富二代,他大致可以算得上封建遺少。與張愛玲母親黃逸梵結婚後,他一直用封建的那一套來對待家庭,他的封建作派讓他最終與新式的妻子分道揚鑣。他的封建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也間接導致了他和女兒張愛玲的矛盾。

離婚後的張廷重依舊每日吞雲吐霧地吸食鴉片,在揮霍自己家產的同時,張廷重也百般揮霍妻子黃逸梵的家產。

在遺少張廷重的眼裡,沒有「上進」這個詞,他的一切行為準則都只以「舒適」為基準。這種沒志氣的行為,在張愛玲和黃逸梵眼裡是令他們不齒的,可張廷重自己卻不以為然。

張廷重的這種人生準則影響到了兒子張子靜,也難怪,一個孩子自小便耳濡目染這樣的父親,怎能有機會長成另外一副模樣呢。

對張子靜下過那句透徹評語後,張愛玲倒也並未就此對弟弟死心,真正讓張愛玲對張子靜徹底死心的是後來發生的一件大事,這件事後來也被完整地記錄在了《小團圓》里。

張愛玲雖然家室顯赫,可因為父親肆意揮霍家產的緣故,即便母親離婚時為她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可張愛玲的學費也經常沒著落。

1937年夏,張愛玲從聖瑪利亞女校畢業,成績優異的她向父親提出要到英國留學。

在任何年代,出國留學都是要準備大量資金的,張愛玲之去英國留學更是如此。但當時的張廷重經濟狀況善好,所以他有能力供張愛玲留學。

可從來「有了後娘,便有了後爹」,所以,當張愛玲將這個提議告訴父親時。她第一時間遭到了來自繼母的冷嘲熱諷,而張廷重本身也因自己和妻子吸食鴉片開銷太大而心疼錢。

到此時,張愛玲與父親和繼母的關係便開始徹底冷淡。

不久後張愛玲因為在母親那兒過夜未歸而被繼母抓住把柄打了一頓,繼母打張愛玲時,她用手擋卻被繼母誣陷為「動手打人」。聽到繼母挑唆後,不分青紅皂白的張廷重竟跑下來對著張愛玲一頓拳打腳踢,直把張愛玲打得倒地不起還不罷手,他打女兒時一直說「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那次,若不是祖母,也就是李鴻章女兒李菊耦留下的老傭人何干不顧一切地拉開,張愛玲很可能就命喪當場了。

這次事故後,挨打後試圖趁機逃跑的張愛玲被父親關進了樓下一間堆放玩具的廢棄房間。張廷重還規定:除了照顧她飲食起居的何干,其他任何人不許和她見面交談。

被關在小房子裡時的張愛玲偶然發現了一封弟弟寫給親戚的信,這封信成了堅定她徹底逃離這個家的其中一個因素。

這封看不出是底稿還是廢稿的信,寫的是姐姐之事如何玷污張家聲譽之類。看到這封信的張愛玲這才知道:弟弟不僅已經背叛了她,而且已經成了為繼母為虎作倀的幫凶了。

這一年,張愛玲18歲,弟弟張子靜17歲。

不久後的1938年春天,痢疾痊癒後的張愛玲趁兩個警衛換班的空檔,偷偷從這座她出生的房子逃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張愛玲的這一次出走,也註定了她和弟弟後來的涼薄。因為從走出去的那一刻起,她便已暗自下定決心:此生一定儘可能與這個封建的牢籠一樣的家庭割裂。

如同,張愛玲後來走時沒有通知張子靜一樣,這一次,姐姐的離開也是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

但張愛玲和張子靜卻並未因此而斷了往來,但兩人那點關係的維繫也完全靠張子靜主動才得以維繫。期間的張愛玲對張子靜總是冷冷淡淡的,而張子靜的母親和姑姑對他的態度也都和張愛玲完全一致。

張子靜去姑姑家,每次姑姑都極其冷淡,即便到了飯點也不願留他吃一頓飯。

在張子靜眼裡,這是她們生性冷漠的外現,可在張愛玲和母親、姑姑眼裡:她們的冷漠,只是她們和張家大家庭斷絕往來的結果罷了。

因為弟弟的背叛,張愛玲打心眼裡覺得一直和父親、繼母生活在一起的張子靜是「他們那邊的人」。所以,每次見他她都不可避免地想起過往那些痛苦、難堪的往事。

但這些,張子靜從來不知情,因為以他的「沒志氣」性格,斷無法理解姐姐的敏感。

張子靜和張愛玲註定是完全不一樣的人,幼年時,他拿了家裡的錢被繼母責罰,她替他委屈,覺得是繼母不對,可張愛玲正恨得牙痒痒的當口,沒志氣的弟弟和繼母竟又跟沒事人一樣了。

張子靜打小沒有非要做成什麼事的決心,也即沒志氣,他的人生信條里只有「得過且過」,所以最後父親敗光所有家產後,他便一直與繼母窩在14平米的房子裡生活。為了生計,他最後選擇了做一個鄉村教師。

這一切的結果,似乎早已是張愛玲十幾歲那年就已看透的。

不過,也幸虧張子靜不似張愛玲這般敏感和清高,所以他才能在姐姐無數次拒絕他後依舊心心念念著這個胞姐。

1995年中秋次日,從太平洋彼岸傳來張愛玲離開人世的消息,得到噩耗後的張子靜哭了幾日。後來,張子靜一直將刊髮姐姐寫他的那篇《童言無忌》舊雜誌放在床頭,每晚睡前,他都要拿出來找到那篇文讀一讀。

張愛玲在文章里寫的描寫他這個唯一的弟弟的話,他幾乎能倒背如流:

「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點也不。……我比他大一歲,比他會說話,比他身體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後母之後,我住讀的時候多,難得回家一次,大家紛紛告訴我他的劣跡,逃學、忤逆、沒志氣……」

後來,一次午夜夢回夢到姐姐張愛玲時,張子靜醒來後摸到那本雜誌後淚如雨下。他一遍遍地呢喃說:「姐姐啊,很美的我,已經年老;沒志氣的我,庸碌大半生,仍是一個凡夫。哎!」

也不知,若張愛玲泉下有知聽到弟弟這樣的感慨,她會作何感想。

1996年,張愛玲去世後的第二年,她的弟弟張子靜也在他的居所孤獨離世,和姐姐一樣,他離世時,他的身邊沒有任何親人朋友作陪。

唯一不同的是,因為張子靜曾為避免重蹈姐姐覆轍緣故「一直將房門敞開」,所以他死去不久立馬便被人發現了。

對於張子靜而言,這樣的結局大概便已經可以算得上「還過得去」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