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答案到提問~探究的學習才是培養孩子今後必要能力的正確方式

驚叫網 發佈 2020-06-26T01:03:07+00:00

從我們大人來看,這些行為無任何意義,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不正是沒有正解的「探究的學習」,因為有趣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試著玩起來。



AI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今後這種傾向會愈發明顯。

這種情況下,在知識的廣度和量上,人是如何戰勝不了一秒能計算幾十萬億次的計算機的。

那麼在孩子的學習上,重點要關注的,有利於今後發展的學習路徑和內容,其實也能預測出來。

那就是現階段(或者說很長一段時間內),機器都不會具備的思考力,而思考力的前提就是探究心。

現今的學校教育,都是以到達「一個正解」為中心的教學的開展,為此,通過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通過大量刷題來爭取和達到學生的學力提升,到底是非常不充分的。

學校的教育更應該在課堂上積極導入「探究的學習」的教育方法,一點點改變現有的教育制度,才是真正在為這一代的孩子將來的出路做打算,長遠來看,是這一代的孩子必要的能力。



我到我侄女家去。

正說話間,原本在廳中晃晃悠悠的2歲的她的兒子不見了。

然後在廚房中傳出「叮叮咚咚」的敲打聲。

趕忙沖向廚房,這野小子把抽屜中的小鍋小盆等都扔在地上,正用打蛋器敲打著發出各種聲響來,玩得不亦樂乎。

從我們大人來看,這些行為無任何意義,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不正是沒有正解的「探究的學習」,因為有趣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試著玩起來。

玩的過程中,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會考慮如何讓這個有趣變得更有趣(只是我們大人想不到這一點上去)。

從這樣的經驗中,孩子會有新的發現,會變得更有「探究心」。



侄女要舉手制止,剛想呵斥「不要玩了」,被我攔住了。

我加入了孩子的「戰場」,一起敲了一會兒,孩子更有勁了,這時我問孩子,「寶寶,更好聽更好玩的,你知道要怎麼玩嗎?」

孩子停止了手頭的動作,牽著我的手要玩更好玩的。

我讓侄女拿出一排杯子,註上不同量的水,然後讓孩子用金屬筷輕輕敲打杯子,出來的是有節奏的旋律,讓孩子興奮不已,問還有沒有好玩的—探究心上頭了。

制止會嚴厲打擊到孩子的探究心,但是退一步,用類似的,這樣的搭訕的提問方式,比如「怎樣會更好?」等等,才是滋生出孩子的探究心、好奇心和興趣的魔法的語言,其實不止是幼小的孩子,就是大人也是可以共通使用的。

多忙的每天,大人至少一天一次的用類似的搭訕提問拋給孩子(或是自己),然後你會現今沒有看到的新的發現,孩子的,自己的,尤其是對幼小的孩子來說,讓他們激動和興奮的場景又回來了。

玩的時候可以如此,學習上更是需要父母的「搭訕提問」,「引導提問」,哪怕是一天一次也好。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