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最古老文明的發展以及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

漁經獵史小仙女 發佈 2020-06-23T11:36:04+00:0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即便如此,中國也不是歷史上出現文化最早的國家。在《埃及、希臘和羅馬:古代地中海文明》中,C·弗里曼強調,這是現代學者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即便如此,中國也不是歷史上出現文化最早的國家。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古埃及文明,而且古埃及留下了很多的名勝古蹟值得我們去觀賞、去讚美。古埃及文明的輝煌已然逝去,但它留下的豐富的寶貴資源依舊值得我們去探索。

地中海文明新領域中有關古埃及文明的研究

近半個世紀以來埃及文明的研究成就與特點主要有二:第一是在"近東"文明研究的基礎上,擴大到地中海文明研究的新領域中,把埃及與希臘、羅馬文明聯繫在一起,而且還要在全球化視野中評價古埃及文明。第二是在繼續擴大埃及文明研究的新領域的同時,古埃及文明專門研究更加深入化。其中地中海文明中的古埃及文明的部分得到了肯定。並且地中海文明對研究周邊海域的文明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埃及、希臘和羅馬:古代地中海文明》中,C·弗里曼強調,這是現代學者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如果說20世紀上半葉史密斯的埃及"傳播論"隨著英帝國主義的擴張而一度流行,那麼20世紀下半葉則出現了非洲中心主義。這種學說最初是由非洲的美國人和非洲的知識分子提出的。在非洲中心主義者看來,古代埃及是黑非洲文明,埃及被認為是很多古典世界文化遺產的淵源。

作者關於埃及史的論述過於簡略,沒有什麼新的內容,但是,把埃及作為地中海文明的一環,從整體上論述地中海文明,卻是有價值的。但遺憾的是,作者對古埃及史的下限基本上維持了傳統的做法,仍然沒有把古代埃及文明當成一個獨立完整的體系,因而也就沒有把古代埃及歷史與羅馬帝國新的結束時間統一起來。古埃及對希臘影響的第2個高潮在希克索斯時期,這個時期,在宗教方面對希臘的影響集中於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東等神的崇拜上。希克索斯人崇拜埃及的塞特神。一般認為希臘語形成於公元前17—16世紀,它的印歐語繫結構和基本詞彙與非印歐語相聯繫。其中大部分詞彙源於埃及語和西塞姆語,這恰好與埃及和西塞姆語族在希臘進行長時間的統治相吻合。

弗里曼說:"所謂"東方化"乃是延續了幾個世紀的希臘人和東方各民族之間交往的結果。古代"近東"的這些文明既不彼此孤立,也不與外部世界孤立。"

埃及對希臘影響的第3次高潮出現在公元前15世紀中葉的埃及的第18王朝時期。這一時期,埃及在"近東"地區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並接受來自愛琴海地區的貢品。公元前12世紀,多利安人入侵,他們的後繼者—希臘古典時代的希臘人,被認為是埃及人和腓尼基人的後代。此外,作者還提到埃及的宗教對羅馬的影響,超過了希臘。在羅馬,哈德良皇帝尤其信奉埃及神,他甚至試圖把他最喜歡的安提諾斯神變成埃及神。

伯納爾搜索了大量資料,證明希臘、羅馬文明起源於非洲,特別是埃及,至少說明希臘羅馬文明是在埃及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他所搜索的資料和有關論據有其一定的可信度,但也有些是牽強附會的。所以,這部著作也遭到了批評。無論如何,這部著作有其重要價值:針對歐洲中心論,提供了又一部批判性著作;同時打開了人們的眼界,重現了東方文明,特別是非洲文明的歷史意義。

通過"全球化"的歷史視野對古埃及文明進行研究

傑弗里·巴勒克拉夫說道:"從認識出發,逐步建立全球化是目前社會最需要的主要特徵之一。"

美國學者L·S·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1945年以後,世界已經進入全球一體化的新階段。對於這一階段所需要的歷史學家也有了新的挑戰,而新的歷史學方法的需要也成為了歷史學家心中的一個難點。作者的觀點是各民族人們相互幫助,互相協作,共同進步,最終可以流傳下來。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對埃及的文化給予很高的評價。

巴勒克拉夫提出的"全球歷史觀"就是用全球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歷史,而不是"國別史的拼揍",更不是以西方歷史為中心,而是"研究不同的國家、地區和文明之間的差別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全球化歷史觀的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著作。斯塔夫里阿諾斯是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他有多部著作涉及全球史,其中尤以《全球通史》為代表。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引言一開頭就表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歷史,全球化視野是必要的。

巴克斯克給出重要評價:"只有運用全球化的理論,才能夠了解各民族之間的關係,才能相互影響,相互支持。"

勒拉夫對《全球通史》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這部著作可以與"湯因比的《歷史研究》"相比擬。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化"史觀打破了傳統的西歐中心論,給人們以嶄新的視覺。《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價值在於"世界整體"論在談到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時,他非常謹慎地表示,那是"一種有保留的一神教"。在全球化視野中的另一部重要著作為A·湯因比的《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這部著作從全球角度對世界文明史進行了"全景式考察",描述了人類文明的區域類型,起源、發展演變過程,以及文明之間的交往。這部著作是湯因比《歷史研究》一書所提出的"文明論"的具體化。湯因比的"文明中心"及其轉移的論點,具有重要的價值。

總結

古埃及文明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文明,經過時間的推移以及文化的傳播,古埃及文明影響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也因此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文明。毫不誇張的說,古埃及文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全世界大半部分地區的文明。更重要的是,如今發達的科技也無法還原當時昌盛一時的古埃及文明,更無法了解古埃及文明的歷史進程。在歷史與現實交叉的時空界限里,唯一能夠留存的大概就是這生生不息的文明遺蹟了。雖然前面講到的很多事件都有據可依,但因為戰亂而消失的古埃及文明在我們心中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

參考文獻:

《埃及、希臘和羅馬:古代地中海文明》

《當代史學主要趨勢》

《全球通史》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漁經獵史小仙女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