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縷頭髮,日本、美國都想要,承諾月球土地交換,我國為何拒絕

漂江孤影 發佈 2020-06-16T07:20:00+00:00

我們國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歷朝歷代更是有數不清的財富。有唐詩宋詞,有孫子兵法,更有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

我們國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歷朝歷代更是有數不清的財富。有唐詩宋詞,有孫子兵法,更有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展現在眼前的已經讓人們眼前一亮,更何況而且還有許許多多財寶一直陪伴著他們生前的主人永遠留在了古墓中。

晚清的時候我國的大多數珍寶都被收藏在了圓明園,對於當時來說,圓明園在世界的地位都是一流,裡面的很多文物都讓外國人嘆為觀止。但最終圓明園還是在戰亂下沒有逃過一劫,無數的奇珍異寶都被外國人掠奪而走。直到現在我國的十二生肖都沒有全部回到祖國。

人們探究歷史僅僅依靠史書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歷史遺留的問題,很多細節都需要再通過一些文物來還原。所以文物的研究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件出土的文物可能對於普通人來說僅是財富的價值,但是對於專家們來說它們的背後都有很多有意義的故事。對於那些流出到祖國的文物我們都是十分的痛心,一定要讓它們回到祖國。

現在我國已經出土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物,其中就包括在1972年在長沙發掘的的一座古墓——馬王堆。這是西漢時期的一個墓,這所墓的發掘對於我們了解西漢時期的歷史有著里程碑的意義。最值得高興的就是在墓中發現了"辛追夫人"的屍體。和其他的屍體不同辛追夫人的屍體保存的非常完美,不僅毛髮都還在就連她的肌膚都還是有彈性的,就像是剛剛去世的人一樣。

這在文物界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一群現代人可能看到一個2000多年前的人,可想而知人們是有多激動,不僅僅是辛追夫人的屍體,還有穿在她身上的那件重量只有49克"素紗襌衣"。儘管是現代人看見這些文物,都要佩服古代人的鬼斧神工。辛追夫人屍體的發現讓外國人都想要進行研究,其中就包括美國和日本想要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得辛追夫人的"一縷頭髮"

千年不朽的屍體

為何辛追夫人的屍體在經過千年還是保存的如此完好,人死了以後不應該屍體很快就會化成一堆白骨?為什麼辛追夫人身上的衣服只有49克?它到底是用什麼材質做成的?這一系列問題令專家們都特別興奮。要知道就算是在現代完整的保存屍體不腐爛,都只是將屍體冰封起來。

專家們帶著一個個謎團進行了研究,在經過日夜不懈的研究下最終有了進展,因為古人對辛追夫人的屍體進行了防腐處理,就相當於添加了防腐劑,而且在她的屍體周圍還進行了無氧處理,這才使得辛追夫人的屍體做到千年不腐。當她的墓重見天日的時候,辛追夫人完美的呈現在世人眼前。

辛追夫人的遺體在我國考古界有著里程碑的紀念意義,她的研究價值遠遠超過了和她在一塊的陪葬品。辛追夫人的發現讓我們對古人的智慧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在古代醫療和科技如此落後的情況下還能將一具屍體保存的如此完好真是太讓人們驚訝了。

美國和日本想要辛追夫人的頭髮

美國和日本在知道了辛追夫人後,都想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換取辛追夫人的頭髮用來研究。日本為了獲得辛追夫人的頭髮簡直就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在我們研究辛追夫人屍體的時候就給了我國考古團隊很多的科研經費,僅僅是想要一縷頭髮。

可是對我們來說辛追夫人身上的任何東西都是無價之寶,根本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無論日本如何索求最終也沒有要得辛追夫人的頭髮。美國更是無稽之談,想要用月球上的土壤來換取辛追夫人的頭髮。月球上的土不屬於任何國家,我們完全有能力自己上去取,美國的陰謀最終也沒有成功。

而他們想要辛追夫人的頭髮,不僅僅是因為有文物研究價值,更重要的是基因研究價值,那是華夏祖先的基因,其中包含著我們現在的某些基因元素。在如今生物科技發達的環境下,基因戰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如果其他國家取得我國代表性基因,極有可能製造出針對中國人體質的病毒、生化類武器,到時候遭殃的不只是我們這一代,更是千秋萬代的後世子孫,哪裡還有安寧可言。所以在辛追夫人頭髮這件事上,我國必須嚴詞拒絕,破滅這幫無恥之徒的痴心妄想!

我們對待文物的態度

可是美、日兩國又怎麼會死心呢?他們又通過一些"其他的途徑",但是還是被我們識破,我國專家很強硬的說,不管什麼條件我們都不能給,這是屬於我們國家的歷史文物,絕不可能再讓它的任何部位流出國外。

文物對於我們這種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來說是最珍貴的東西。見證了它所處時代的興衰,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去了解歷史。只有通過歷史我們才能發現我們和古人之間的區別,了解在古代的文化經濟水平。

從封建制度滅亡後到現在僅僅100多年的時間,比起幾千年的歷史來講真的是微不足道。歷史告訴我們的遠比我們自己發掘的要多得多。每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意味著另一個朝代的崛起,就是這樣不斷跌宕起伏才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了歷史。

每一個朝代都興盛過,那麼在它興盛的時代一定會有文化的崛起,文化是支撐一個國家的走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個好的朝代人民才可以安居樂業。相反在一個朝代快要走向滅亡的時候,統治者一般都是沒有作為的,整個國家內憂外患,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還有很多君王在一上位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消耗國家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還在自己的陵墓中存放著很多奇珍異寶,希望自己去世以後仍然可以一直輝煌下去。這樣讓很多有價值的文物就再也見不到天日,在古墓中被消耗殆盡。

現在我們在歷史書中看到的,可能一句話就概括了一個人甚至一個朝代的一生,但是對於他們來講那是真真切切的一輩子,那是屬於他們的時代。所以我們才需要更多有歷史價值的東西來完善他們的一生。一件文物可能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很普通的東西,但是對於我們那就是無價之寶,是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去了解那個朝代那些人最有力的東西。

現在國家都在呼籲人民要愛護文物,保護歷史古蹟。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著很多故事,破壞它們就是對先人的大不敬。作為有素養的公民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到愛護文物的行列中,用我們的熱情來對待古人遺留給我們的財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