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註定結局:吳敬中余則成兩袖金風而去,李涯謝若林埋骨荒郊

半壺老酒半支菸 發佈 2021-10-02T13:15:26+00:00

在謝若林、李涯、余則成、吳敬中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王陽明的哲學的影子:這四個人都非等閒之輩,做事也有自己的目標和原則,知行合一四個字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知不同,行有異,吳敬中余則成知行合一,李涯謝若林知而不行,至於誰可敬誰可憐,那就只能由讀者諸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被很多人認可:決定命運的因素有很多,性格無疑是其中之一,身世背景、個人能力和相貌機遇,都不如性格對命運的影響大,所以才有了「不作死就不會死」說法。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來聊一聊軍統(保密局)天津站五大將校和中統(黨通局)敵情幹事謝若林的性格以及被性格決定的命運——言為心聲,睿智的讀者諸君從這些人的一句話中,也許就能看出他們的性格,甚至也能推算出他的最終結局。

在謝若林、李涯、余則成、吳敬中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王陽明的哲學的影子:這四個人都非等閒之輩,做事也有自己的目標和原則,知行合一四個字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知不同,行有異,吳敬中余則成知行合一,李涯謝若林知而不行,至於誰可敬誰可憐,那就只能由讀者諸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王陽明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先知路歧之險夷者邪?」

王陽明這番話,概括起來就是實踐出真知,資深特工吳敬中的江湖閱歷,要比馬奎陸橋山李涯余則成謝若林加起來還多,所以他知道時局已經不可收拾,也會知道自己應該選擇怎樣的一條道路。

馬奎和陸橋山趕不上吳敬中的十分之一,他們既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都不過是鏡花水月虛無縹緲的東西——老蔣都完蛋了,你就是當個上校少將又能如何?沒有站得穩敲得響的黃金美鈔,逃台的機票肯定沒份兒,也只留下來「潛伏」,也就是等死。

馬奎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陸橋山陰險狡詐笑裡藏刀,他們在任何時期、任何單位都很難善終,而且這兩個人基本都死於翠平之手——之所以給他們這個憋屈的死法,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結果。

馬奎和陸橋山死不足惜,也沒有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名言,這是因為他們根本就對時局知之甚少,又被功利和仇恨蒙住了雙眼,無知而亂行,就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在懸崖邊緣胡蹦亂跳的馬奎陸橋山死掉了,毛人鳳和鄭介民毫無反應,所以咱們也將其放在一邊,重點來聊一聊謝若林李涯余則成和吳敬中:余則成最能代表性格的名言不是「效忠黨國首先要效忠長官」,吳敬中最能代表性格的一句話也不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天津站的少將和中校們先等一等,咱們還是先聊一聊「外人」——黨通局敵情幹事謝若林。

謝若林只能算活明白了一半:他知道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與其死在廢墟之下,還不如從牆角挖幾塊磚頭,換點金條美鈔,以便給自己蓋個安樂窩。

之所以說謝若林只明白了一半,是因為他自己兩種理念產生了衝突:他一方面承認「你斷別人財路,別人就會斷你生路」,另一方面又對余則成展開了不死不休的調查,這就犯了情報交易的大忌——二道販子不要親手去挖情報,因為這就跟水果販子自己栽樹一樣,早晚得把自己栽進去。

原本謝若林信仰的就是生存主義,給自己留生路,也應該給別人留生路,所以他賣西瓜人家嫌貴,他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謝若林原本的「金條理論」並不能完全算錯,但是他應該明白:金條沒有高尚齷齪之分,但是賺取金條的方式,卻有安全和風險兩種,吳敬中余則成收了玉座金佛和斯蒂龐克轎車,對方卻可能還得感謝他們,而謝若林要用余則成的性命去換美鈔,這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謝若林知道在那個亂世只有金條美鈔靠得住,但在做事的時候,卻違背了自己的原則,他把余則成的身份公開,不但斷了余則成的生路,也斷了吳敬中的財路和仕途,吳敬中要弄死他,那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賺該賺的錢,別得罪惹不起的人,公買公賣,謝若林就會很命長,但是很遺憾,謝若林的行動出現了偏差,就變成嫌命長了。

與謝若林截然相反,余則成有自己的原則,但他的原則跟金條美鈔並沒有仇恨,該拿的一樣都不少拿——雞窩裡的財寶買槍,能夠裝備一個連,這時候的余則成是有資格調侃謝若林的:我雞窩裡的金條,和你小皮箱裡玉器,哪些是高尚的,哪些是齷齪的?我用在正途上,你用在吃餃子喝花酒抽壞煙,咱倆能比嗎?

余則成那句「效忠黨國,首先要效忠長官」,其實也是半真半假,他對吳敬中有一份情義,但更執著於自己的信仰,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一個光明的目標,夜明珠、玉座金佛、斯蒂龐克轎車都只是工具而已:余則成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也知道自己的目的一定會達到,更知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應該如何行動。

跟余則成有幾分相似之處,甚至目標也有共同點:「我幹這一行,還真不圖立功受獎,而是要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

李涯的目標沒有錯,但是他的行動卻偏離了軌道,李涯的上面,有太多的蔣宋孔陳,也有太多的鄭介民毛人鳳,他的目標不但難以實現,而且還會被看成異類。

染缸里的李涯讓我們想起了一段貫口:「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墨染鸕鶿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蜜餞黃蓮終需苦,強摘瓜果不能甜。」

「為了讓孩子過上好日子」,知道自己的終極目標,李涯完全可以跟余則成合作,因為只有餘則成的陣營,能幫他達成所願。

李涯的目標沒錯,行動卻南轅北轍,這就叫知不同,行有異,殊途難同歸,李涯的立場越堅定,下場就越悽慘,以至於我們不知道李涯的所作所為,究竟是可敬還是可憐。

不管謝若林余則成李涯是不是王陽明心學傳人,他們無法跟吳敬中相提並論: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一點,吳敬中做到了,而且他還幾乎做到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吳敬中那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只是痛心疾首的憤慨之言,他的真實想法,是「不想打下去了」。

我們甚至可以理解吳敬中是在為家國命運在擔憂:「我們有的,是美國的軍事資源,他們有的,是人才資源,他們什麼都知道。兩個資源放在一起消耗,結果會怎麼樣呢?」

吳敬中的潛台詞,余則成和李涯是不會理解的:「兩個資源放在一起共謀復興,結果會怎麼樣呢?」

吳敬中的真實意圖,余則成和李涯不理解,這是因為他們資歷太淺閱歷不深,而且李涯也不敢理解:連站長大人都不想打下去了,這仗還能打贏嗎?

李涯不像吳敬中看得那麼透徹,吳敬中對他也不是完全信任,但是面對能給自己弄來無數財寶的嫡傳弟子余則成,吳敬中是肯吐露心聲的:「我想犯錯誤,我想被革職!再這麼騙下去,是在騙自己呀……我年輕的時候也好鬥、也清高,可你看我現在剩什麼了?除了衰老和靠貪污得來的那些東西……活著,過生活……忘了所謂的訓誡,和翠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過安定的日子……你還年輕啊,早看破早解脫……」

吳敬中淚光盈盈,這位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少將站長,已經對凱申集團徹底失去了信心:打下去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自己做得越多,罪孽也就越大,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做事就是少作惡。

吳敬中想明白了,也看開了,想明白看清楚之後,吳敬中就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我忙點收藏,你余則成談情說愛,何樂不為呢?」

吳敬中余則成兩袖金風騰空而去,謝若林李涯埋骨荒郊無人問津,這就是知行合一和知而不行、知有誤行有偏的不同結局,但不知心學始祖陽明先生,在九霄雲外看到這一幕,是該搖頭苦笑,還是拈花微笑?

心學極其深奧,筆者難解皮毛,睿智的讀者諸君將謝若林、李涯、余則成、吳敬中四人的所作所為與格物致知之學對照,會得出怎樣的結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