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不過女兒節?《紅樓夢》這波操作真是讓人費疑猜

海闊天空詩酒花 發佈 2020-06-14T09:28:19+00:00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世情小說,充滿「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智慧。也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生動精彩地寫盡了舊時的日子和傳統文化。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世情小說,充滿「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智慧。

也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生動精彩地寫盡了舊時的日子和傳統文化。

還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女權小說,「為閨閣列傳」的高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是將這幾方面糅合在一起看時,我發現書里有個挺有意思的特點。

作為「百科全書」,我們熟悉的各種傳統節日和習俗幾乎都能在書里找到詳盡描寫。但唯獨對女孩子來說特別重要的節日,在書里反而接近銷聲匿跡。這就奇怪了,仿佛一部描寫「女兒國」的書,卻隻字不提女兒節的盛況,為什麼會這樣呢?

假如我們按照一年裡頭的時間順序,從頭到尾捋一下各種節慶活動和習俗,會發現它們在書里所占的分量是不一樣的。雖說重大節日基本上都會提及,但是有的格外隆重其事,濃墨重彩地寫,有的卻一筆帶過,甚至還得從上下文的內容中經過一番反推才行。

當然,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說情節有詳有略才是合理的,否則就真成了羅列世情的百科全書了。

根據我粗淺的記憶,不同的節日在作者筆下有這樣不同待遇:

地位最高的是元宵節。書里有兩處專門寫到跟元宵節有關的活動。第一次是元妃省親,別提多大排場了。後來元妃回宮後,還意猶未盡地通過太監傳話,和家裡的弟弟妹妹們進行自製燈謎互動遊戲,雖然那時已是正月二十一寶釵生日之後,但猜燈謎當然屬於元宵活動的內容。這段時間斷斷續續的情節,作者從第十八回一直寫到第二十二回。

第二次已經到了第五十三和第五十四回,回目赫然便是「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這場宴會距離元妃省親那一年已經好久了,寶黛都長大了,黛玉在席上餵寶玉吃了一杯酒,還引來讓讀者產生各種解讀的賈母的「掰謊記」。這個時候,賈府的運勢已經難以為繼,熱鬧喧囂的背後,要開始準備走下坡路了。

第二個備受重視的節日是端午節。雖然端午的正日子是五月初五,但是像賈府這樣的大戶人家,當然過節都得過好幾天的。還沒到五月,元妃的端午賜禮就下來了,直接引發後續「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兩派人馬一連串的暗中鬥法,緊張刺激的情節一個接一個:寶釵羞籠紅麝串、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提親被拒、寶黛口角引發賈母「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感嘆、寶釵沒控制住情緒暗諷寶黛「負荊請罪」、襲人被踹、晴雯撕扇、金釧跳井、寶玉挨打……端午前後緊湊的故事足足從第二十七回寫到第三十四回,書中最讓人難忘的一個節日,絕對是這個端午節沒跑了。

接下來的排位應該是春節。嚴格來說春節的正日子只有元月初一那一天,但春節作為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傳統上就名正言順要從年前一直熱鬧到十五的,所以書里沒有專門寫正月初一那一天也合理。實際上正月初一在書里另有特別寓意,就是元春的生日。元春是貴妃,誰能比她夠生日更尊貴呢?但元春出場時已經入宮了,所以讀者們沒機會看到她的生日。但這個日子屬於貴妃,既然貴妃生日都不寫,春節活動啥的就往後讓吧。

實際上,書里還是花了很多篇幅去寫春節期間的活動的。比如第十九回,寫了元妃省親回宮後寧國府的唱戲活動,這時還是春節假期,百無聊賴的寶玉偷偷跑到放假回家的襲人家裡去了。又比如第二次提到元宵節的第五十三回,書里從臘月的準備開始寫起,然後詳細寫了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的不間斷熱鬧,將賈府衰落前的迴光返照表現得淋漓盡致。

排名第四的節日應該是中秋節。因為書里也寫了一場夜宴,但已經是接近八十回原著「尾聲」的第七十五和七十六回了,回目就很瘮人:「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佳讖」,暗示賈府將要迎來的暴風雨。

這場夜宴,賈珍等人聽見了異聲,林黛玉和史湘雲聯句,吟出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這樣在讀者看來讖語一般的悲句。曾經熱鬧的大觀園剛經過一場雷霆般的抄檢,已經物是人非。很快,晴雯就要被攆出去了、病死了;薛寶釵也離開大觀園了;賈迎春將要被迫嫁給孫紹祖,被家暴而亡的命運在前方向她招手;薛蟠娶了河東獅夏金桂,香菱很快將要被折磨致死,一縷香魂返故鄉……

代表著團圓美滿的中秋節,在書里卻以這種「前方高能預警」的悲劇面目呈現,實在讓人不寒而慄。

如果說以上傳統節日在作者筆下的重要等級中屬於第一梯隊,清明、重陽、冬至、臘八、除夕這些日子大概可以籠統概括為第二梯隊,基本上只是三言兩語或者一筆帶過,又或者乾脆沒提,但是有相關聯的情節暗示。

像清明節,書中第五十八回提到賈璉帶賈環、賈琮、賈蘭去鐵檻寺燒紙,寶玉這一天也目睹了藕官燒紙祭奠死去的菂官。冬至、臘八、除夕這些日子,雖然沒有專門描寫,也可以看成是過年前的內容,跟春節活動聯繫在一起。

重陽節書中沒有明寫,不過有人認為大觀園詩社那次吃螃蟹寫菊花詩的活動可能跟重陽有關,也有人推測也許八十回後會寫到重陽。作為一個老年人的節日,如果作者本來打算在賈府衰落之後再寫,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中秋這樣的節日被都寫得這麼悲慘,重陽還在中秋之後,想來也好不到哪去吧。

但有一個節日,書里從頭到尾沒有寫一筆,就有點令人疑惑。

那就是七月初七乞巧節。

乞巧節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不是什麼大日子,但是對於古代的女孩子,那就是一個最隆重的專屬於她們的節日啊!《紅樓夢》的主角就是一群花樣年華的女孩子,正是過乞巧節的主流人群,而且以她們的身份才能、興趣愛好、關係氛圍,簡直沒有不過這個節日的理由。不但要過,還應該好好過,表現出這群女孩子的各樣風采才對。

但書中居然一次也沒提到這個傳統的「女兒節」,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難道賈府的女孩子不過乞巧節?

又或者這是暗示書中人物的真實身份,其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一群天真爛漫的女孩?

但書里又寫了一個很特別的跟乞巧節有關的人物——鳳姐的女兒巧姐。巧姐就是七月初七出生的,劉姥姥據此給她起了這個名字,可見在書里,七月初七乞巧節確實是一個節日,沒理由不過的。而且巧姐位列金陵十二釵之一,照理是重要人物,但在前八十回里,基本上沒怎麼露過面,出場率比賈蘭還低。

這樣的神秘安排,到底是為什麼呢?

作者不但不寫民間正統的「女兒節」,反而杜撰了一個芒種時節餞送花神的「尚古風俗」:芒種時節百花退位,表示要進入夏天了,所以要祭餞花神表示歡送。還說「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那天大觀園的女孩子們都一早起來,舉行餞花會。這是書中第二十七回的情節,林黛玉就是在這一天一邊葬花一邊吟誦出那首盪氣迴腸的桃花長詩的。

但事實上,所謂芒種時節送花神的習俗,一直沒有很詳細的史料記載,估計就算是真有這說法,也不是什麼大眾主流的活動。為什麼《紅樓夢》里把這個小眾節慶活動寫得有鼻子有眼煞有介事,卻不肯寫一寫更加「正統」和大眾的乞巧節呢?

就算芒種真有送花神這回事吧,那相對應的花朝節「迎花神」不是也該寫一寫嗎?畢竟這是真正的「尚古風俗」,史書上也沒少說。但《紅樓夢》里依然一次也沒寫到花朝節。要知道花朝節的一個說法就是二月十二,正是林黛玉的生日,就沖這個理由,本來也該好好寫寫才對呀!

所以,對於《紅樓夢》里這種令人奇怪的現象,你怎麼看呢?

歡迎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原創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