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年不倒:建築藝術明珠古羅馬建築是如何形成的?

洞察歷史君 發佈 2020-01-09T12:25:22+00:00

早在共和國時代,就有一些貴族選舉為了拉票,常常個人出資舉辦演出、賽會等,力圖通過這些"善事"義舉"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古羅馬建築也在這樣的資本下催生。奴隸廉價勞動力是古羅馬建築形成的建造者。古羅馬的奴隸制,使得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有大批奴隸從事各種勞動,奴隸們也有等級之分

導讀

在西方文明發展史上,古羅馬文明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而古羅馬建築,又是古羅馬文明體現的最直觀的事物,許多古羅馬建築遺留至今,如,能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的羅馬鬥獸場、雄偉壯觀的君士坦丁凱旋門、萬神廟以及古羅馬劇場等,歷久彌新,經久不衰。

古代羅馬建築是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比如古羅馬劇場,它是與圓形競技場齊名的古羅馬建築,可以容納近萬人的雄偉劇場,保存下來的有寬達百米的外台、背景裝飾壁、舞台遺蹟等。

保存至今依然堅固實用的古羅馬建築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洞察君嘗試從文明更替、帝國象徵、物質基礎以及社會資源等方面去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文明更替:帝國擴張的文化包容及持續發展

古羅馬帝國鼎盛時期是一個橫跨歐亞非、稱霸地中海的龐大帝國,是無盡的殺戮和殘暴的殖民擴張換來的成果。讓人許多建築家、藝術家欣慰的是,羅馬帝國在殖民擴張的時候,並沒有粗暴地對待被殖民國家的先進文明,而是採用了包容,納為己用的態度。正是這種帝國擴張的文化包容精神為古羅馬建築的形成積累了元素,也為後來的古羅馬文明帝奠定了重要基礎。

羅馬帝國殖民擴張的過程中,在建築上曾經取得過偉大成就的希臘、埃及以及東方一些古老文明地區的文化都得到了比較完整的保留,為新霸主古羅馬帝國所用。古羅馬人先是大量汲取了伊達拉里亞人的文化,後又積極接受古希臘文化,同時也深受凱爾特、東方、埃及等建築藝術風格影響。

殖民擴張過程中收穫的文化資源,古羅馬人並沒有浪費,而是以一種主動、包容的精神把這些殖民地先進的文化進行"消化理解",不斷豐富、充實國家的文化寶庫,汲取百家之長融合,並在此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文化。正是這種渴望文化持續發展的精神,給古羅馬建築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使羅馬建築成為人類建築寶庫中的瑰寶,至今依然閃耀全球。

帝國象徵:既務實質樸,也講究豪華

從古羅馬建築上,我們看到有追求穩定、實用、厚重的一面。眾所周知,在那個帝國擴張的年代,古羅馬人大部分精力用於政治鬥爭和對外征伐,因此也形成了務實質樸的精神。這種精神最大的優點就是:好用的都用,不管來自哪裡。在建築實踐中,羅馬建築物突出堅固實用的原則,當堅固實用和美觀修飾發生矛盾時,美觀修飾必須無條件服從堅固實用,殘留著許多古希臘文明的影子,這就是務實質樸最好的體現。

古羅馬人擴張之快,導致他們都存在著短時間內君臨天下的"暴發戶"心態——追求奢華。古羅馬建築繁榮發達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而古羅馬世俗生活的發達培養了其城市獨特的建築審美情趣,他們迷戀奢侈,講究豪華,並在建築審美情趣之上升華為技術與理論探討,古羅馬建築壯觀宏大,這事實上是統治者期望通過建築展示古羅馬帝國的強大。古羅馬人追求建築雄偉顯示了壯觀氣魄,也包含了力求不朽的一種精神。在建築物上,這種氣魄、精神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羅馬人特有的審美情趣-一追求和表現雄偉和永恆。建築是帝國象徵的符號之一,因此古羅馬建築的形成也是帝國人民精神品質的象徵!

物質基礎:出色的技術及得天獨厚的材料

我的建築師朋友說,任何一種建築,本質上都可以稱得上材料和技術的結合或組合。確實啊,如何將一些建築材料合理、牢固結合在一起,既發揮建築物的各種功能,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的同時,又能體現出藝術和美感,以表達建築師、工程師的理念,技術和材料,二者是不可或缺。屹立千年不倒的藝術明珠古羅馬建築的形成,離不開出色的技術及得天獨厚的材料。

首先是技術層面,根據考古專家考擦,古羅馬建築技術上最大的成就是拱券技術,令人驚訝的是該技術並非羅馬人的發明,而是伊達拉里亞人的創造,這才一次體現了古羅馬帝國對文化的包容性。不過,伊達拉里亞人的拱券技術主要用於裝飾,並沒有達到實用、普及的程度。而聰明的古羅馬人,則在此基礎上將拱券技術用於建築實踐,到達了廣泛應用的地步,使之成為羅馬建築的一大特色。

拱券是一種建築結構。又稱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豎向荷重時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還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其外形為圓弧狀,由於各種建築類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變化。半圓形的拱券為古羅馬建築的重要特徵,尖形拱券則為哥德式建築的明顯特點,而伊斯蘭建築的拱券則有尖形、馬蹄形、弓形、三葉形、複葉形和鍾乳形等多種。拱券結構是羅馬最大成就之一。

在古羅馬建築里,我們可以看到,拱券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建築物內部的空間跨度與支撐之間的矛盾,使古羅馬建築擺脫對地形的依賴,建築在平坦的城市裡,滿足了羅馬人對於娛樂生活繁榮的需要和對建築物的內部空間的特殊要求

此外,拱券技術還解決了材料、採光等方面問題,使其在龐大的劇場牆壁上開窗採光成為可能,進一步凸顯古羅馬的鋪張與奢華,特別是在混凝上作為新材逐步普及時,拱券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拱券技術和混凝土相結合,使劇場的空間和支撐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龐大的劇場迅速在城市中陸續出現。拱券在中國出現較晚,經歷了空心磚梁板、尖拱、折拱幾個發展步驟,到西漢前期形成。

其次是材料方面,據史料記載,最先將水泥、混凝土廣泛應用於建築中的是古羅馬人。而當時大量廉價的材料,天然的水泥火山灰來自義大利半島的火山。羅馬人將這種大自然製造的水泥用於建築,使古羅馬建築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也是古羅馬這種雄偉壯闊的建築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時混凝土建築已經非常流行,即使在義大利半島以外的行省,凡是羅馬人抵達的地方,都留下了混凝土建築,混凝土除了堅固使用,其廉價性、便於運輸性更是其流行的原因。此外,水泥、混凝土的使用也強化了劇場的結構,使之經久耐用,而且給了工程師非常大的發揮空間,"為所欲為",實現自己的設計思想和理念:如古羅馬人對建築線條的曲線美格外青睞,古羅馬力求突出曲線特徵,這正是因為有了水泥、混凝土材料上的支持,種種曲線美方得以充分表現出來。

所以啊,羅馬人出色的建築技術以及得天獨厚的廉價材料,是古羅馬建築形成,屹立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會資源:龐大的財力及廉價的奴隸勞動力

雖然說有廉價的材料,但是古羅馬建築的形成是離不開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古羅馬帝國通過殖民擴張,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帶回了大批奴隸,他們為古羅馬建築形成提供了龐大的財力及廉價的勞動力。

古羅馬的建築建設,是以國家投入為主。縱觀古羅馬帝國時代,歷代皇帝幾乎都是"建設者"的代名詞,他們常常動用國庫的錢,以個人的名義修建劇場。古羅馬是君主制,皇帝們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所以他們對劇場的投入是大方的、毫不吝惜的,如公元75年至80年間,古羅馬皇帝韋帕薌和他的兒子第度興建了羅賽姆大劇場(Colosseum in Rome),該劇場不僅多用途,而且最多時可容納九萬以上的觀眾,成為古今世界最大劇場之一。

此外,古羅馬私人對劇場的投入也不容忽視。其實但是羅馬帝國的富豪並不多,大多數是窮人,富人是少數。而古羅馬的富人不願意用自己的錢財接濟窮人,卻樂意將錢花在舉辦各種賽會、演出上,因此公共娛樂建築的形成也離不開富人的"慷慨解囊"。早在共和國時代,就有一些貴族選舉為了拉票,常常個人出資舉辦演出、賽 會等,力圖通過這些"善事"義舉"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古羅馬建築也在這樣的資本下催生。

廉價勞動力是古羅馬建築形成的建造者。古羅馬的奴隸制,使得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有大批奴隸從事各種勞動,奴隸們也有等級之分,低級一點的從事體力勞動,也有相當一批高級一點的,從事腦力勞動,奴隸勞動力在所有生產領域內均占有主導地位。作為最廉價的勞動力,奴隸在羅馬沒有人身自由,僅僅是會說話的工具,大大滿足了建於城市中央的建築需要更多勞動力的要求。在這些奴隸當中,有不少工建築工程師和技師,他們為羅馬人付出勞動的同時,也奉獻了高於羅馬建築的技術,一定程度上,是他們創造了古羅馬的奇蹟和繁榮。

國家的參與,富人的資助,奴隸的付出,無疑也是古羅馬建築形成,興盛,屹立千年不倒,至今依然聞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結

縱觀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帝國擴張文明更替的文化包容性,為古羅馬建築積累了豐富的元素;建築作為帝國象徵,社會發展的驅使,古羅馬的建築上升到質樸卻又奢華的審美;物質基礎方面,古羅馬人超群的建築技藝和技術、性能優越的建築材料,保證了古羅馬有不朽的生命力;在經濟層面,古羅馬人掠奪的大量奴隸和資金,創造了古羅馬的奇蹟和繁榮。

最珍貴的是,除了古羅馬建築屹立不倒,古羅馬人還留存下來了許多建築學著作,比如維特魯維斯的《建築十書》,書中論述了建築美是與日常生活的美聯繫在一起的,而建築美又遠遠超出其經濟價值。維特魯維斯強調美不僅是建築實踐的結晶,還是藝術,更是技術和科學知識的綜合運用。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他在書中探討了古羅馬劇場建築內設置"共鳴缸"與音響效果之間的關係。正是從實踐上升至理論高度的探索,建築審美成為古羅馬人日常生活的必須部分,而古羅馬建築也成為了滿足世俗需求所必須的產物,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