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陳國勇丨我的山水畫創作感言

德風堂說藏品 發佈 2020-01-09T12:40:44+00:00

一、師古人之跡,更要師古人之心畫家今天的一日之功、得心應手,是畫家經過多年的修煉、實踐、思索、再實踐的結果。

一、師古人之跡,更要師古人之心

畫家今天的一日之功、得心應手,是畫家經過多年的修煉、實踐、思索、再實踐的結果。

石濤有「無法而法,乃為至法」之說,這一精闢論述一語道破山水畫創作的「天機」。初學者首先是從無法開始的。無法而無知,無知而無法是真正的無法,這是初學者還沒有進入藝術創作的第一個層面。有法是從無法進入有法度的層面,有法有矩,受規矩約束,因而不自由、不自在,這是進入創作的第二個層面。「無法而法」是已知法而不拘泥於法, 「我自為我,自有我在」,這是進入創作的第三個層面,這一層面是一個質的變化,藝術的原創點是以有法有矩但又不拘於法的創造,並非是無教化的胡塗亂抹。不拘法、不循法是針對太拘法、太泥古不化的反叛,也是繪畫創作的最高境界。

二、物我兩化,為自然傳神

創作的慾望來自作者與大自然的心靈碰撞。與真山真水對話,感悟真山真水的靈性,有感而迸發出心靈中的火花,就能尋找到表現外貌、氣息、神韻等自然萬象的各種技法。它確實是畫家感悟自然之美麗並迷戀自然之美麗,進而創造自然之美麗。作者的筆與墨、形與法是因自然的美麗而產生。

真正的國畫家面對大自然寫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論和方法。自然景觀中的客觀物象只是他寫生攝取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寫生融入畫家的感情、修養。觀山要情滿于山,畫山要魂牽夢繞,不光畫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更要畫自己眼睛看不到而想到的,才能達到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藝術提煉。從宏觀上,有序有節奏地追尋整幅畫面的氣勢和結構,在遠近虛實的變化中把握畫面氣韻,做到達到「氣、韻、神、貌」的完美結合。

三、畫自我,求個性

畫家的天職應該是創造,是創造具有鮮明藝術個性的作品。石濤說:「古人未出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出法之後,更不容今人出古法。」石濤在此強調的「不容今人出古法」,反映出藝術魅力在於追求個性差異的真諦。

畫家的個性就是體現在畫家作品中自有的獨特氣息、面貌。包含有或獨特的思維和美學品味;或獨特的繪畫語言;或獨特的造型、運筆,立意創景和構圖章法。「不重複古人、不重複今人、不重複自己、不重複生活」,是我藝術創作的追求。

陳國勇,號清瘦客、佑生。1948年生,重慶豐都人。197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78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攻讀山水研究生。1980年畢業留西安美院任教。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研究員,陝西省文史館館員。

著名美術評論家彭德曾在文章中評價程國勇的山水畫雲樹雙絕,聞達於世。他的樹態,張牙舞爪,活蹦亂跳。他的雲彩,如浪濤奔涌。2005年前後,陳國勇畫過一批符號構成的山水。符號的流動感很強,如群蛇奔走,又在符號和空白處烘染了一層淡墨或淡色,增添厚重和縱深感,很有力度。

陳國勇這類流動的筆法,同羅平安的靜態符號和崔振寬打散硬朗線條構成的山水全然不同,本來最有希望樹立畫家在山水畫史的地位,可是由於不入俗眼,市場不熱衷,又困於營造亭台樓閣,不得已而退縮,放棄了長年累月的深入推進,折衷地描繪帶有傳統情調的山水,時常點綴馬牛鹿麂或亭台樓閣之類的物象,回到趙望雲甚至古人的境界,滿足買主們的趣味,不免讓人扼腕嘆惜。亭台樓閣之類的身外之物,自古都是名流的殺手。

與別的畫家對待傳統筆墨程式的態度不同,陳國勇沒有把程式當作一成不變的東西,他強調的是筆墨的表現力。在用筆上他力求將力度和韻味結合起來,著力誇張它在畫面中的骨架作用,使其產生類似金屬感的效果。在用墨及用色上,國勇的方式頗有點西畫味道。他把墨和色交融在一道,墨是色,色也是墨,但畫面給人的感覺卻是色彩爛漫,儘管他的用色並不特別絢麗。(《山色爛漫》)

陳國勇善於畫雲,雲成為他表達情意的重要圖符。他畫的山山水水總是雲氣瀰漫,無論靈感來自黃山、終南山,還是峨眉山,一旦呈現為水墨,都被執拗地化作巫山雲雨。他說:「我觀察中國南方之山,攪活群山的是雲煙。山中的雲煙變幻無窮,意態萬千。雲活則山活、畫活。讓橫雲、臥雲、飛雲、流雲在筆墨縱橫飛舞中顯現,達到筆生墨韻、氣勢磅礴的意境。」(《浪漫派山水—為陳國勇定位》)

想了解陳國勇作品價格及市場行情的朋友都可以到德風堂畫廊諮詢。德風堂畫廊期購銷近現代及當代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