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接受國人捐款被調查?我想,你們私立大學可能也要缺錢了

誠言呈語 發佈 2020-03-14T15:01:49+00:00

文中指出,美在對哈佛、耶魯等大學接受國外捐助時,沒有上報來自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的捐助金表示不滿。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今年早些時候,《華爾街日報》報導了一篇文章:美國將會調查哈佛、耶魯等大學獲得國外資助的情況。

文中指出,美在對哈佛、耶魯等大學接受國外捐助時,沒有上報來自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的捐助金表示不滿。

而且在看到這三個國家的名字後,感覺事情似乎就變得「有意思」多了。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個例行檢查而已,可是美國教育部卻說這可能將會是一項長期調查。

這次檢查的不僅僅是這些名校的捐贈記錄,還包括了一些企業和機構對它們的捐贈往來。

不用想,與哈佛大學有合作的華為和中興肯定是位列其中,而且是「重點對象」。

對於這項調查,哈佛、耶魯等大學雖然沒有明確作出回應,但是他們的一眾學者卻已經開始站出來表達不滿了。

他們認為,這是對教學科研的過度干預,而且指向性過於明確。

我倒是認同他們這個說法,不過更認同的,是過度干預。

如果他們把「過度干預」改成「擋人財路」,可能意思表達得更明白一點。

為什麼這麼說?

要知道,這些名校之所以能成為名校,是因為擁有頂尖的科研設備和頂尖的教研和學術人才。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錢。

錢從哪來?

雖然私立名校也是每年都能收到補貼撥款,但是數額遠小於公立大學。

當然了,公立大學其實也沒收到幾個錢的補貼。

美國的教育經費是年年往下調,50個州里有47個州都大幅減少了教育支出。

從2008年到2018年,降幅最大的甚至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55%,基本等於對半砍。以至於很多學校的教育經費開銷還沒2008年的時候高。

弄得公立學校的老師隔三差五就得出來游個行抗個議,比搞教學科研的熱情都高漲得多。

順便上一張我們國家教育經費的數據,高下立判。

不過抗議歸抗議,日子還是得過。

於是這些公立大學開始搞起了「三產」,一邊大幅提高學費,一邊頻繁舉行校友會。

不過單純地提高學費,不光是錢依然不夠花,而且也會讓國外留學生將目光轉向別的國家的名校。

那怎麼辦呢?那就「化緣」吧。

出家人化緣,一般是為了建寺廟。而這些大學的「化緣」,其實也是為了保住學校。

當然了,堂堂的公立大學直接上門舔著臉管人要錢也太沒面子了。於是,就拿校友會來當幌子。

你別說,效果還真不錯。

華盛頓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等學校通過校友會,各自籌集了一兩百個「小目標」。

而密西根大學,更是只花了50萬美元就籌到了50億美元的資金。

這「買賣」做的,太划算了。

當然了,你也不能總伸著手指望別人施捨。於是,他們開始越來越在意來自神秘東方的「財神爺」。

說中國學生是美國大學的財神爺,其實一點都不為過。

據統計,從2017年開始,很多公立學校的學費收入就占到了他們總財源的50%以上。而僅僅是2017/2018年度,中國的留學生給美國高校帶來的貢獻就接近了140億美元。

別說過日子了,重建幾個學校都富餘。

為了留住財神爺們,不僅僅是學校,就連不少中國留學生經常聚集的美國高端品牌商場裡,廣播都是先用中文給你播一遍,然後才是英文。

可是你薅羊毛也不能光逮著一隻羊薅。

連年上調的學費,讓很多有意願出國留學的學生都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國家。國內赴美留學學生的增長率,也從2009年的接近30%,一直下滑到前年的0.05%。

中國生源的減少,讓美國高校十分恐慌。而他們想出的對策,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有的大學專門為此買了份保險,投保的內容簡短地來說是這樣的:

如果來自中國學生的收入在一年之內下降超過20%,保險公司就要負責最高6000萬美元的賠償。

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應該算是哪個險種,反正足以說明中國留學生的地位,在他們眼裡是舉足輕重的。

給中國學生在校內建中餐館,給教職工進行漢語培訓,給球賽現場安排中文解說,甚至跑到國內的社交網站上開個帳號,用文中給你介紹招生信息。

美國公立高校的這套操作,著實令人眼花繚亂。可如果不是為了錢,哪個美國人肯費那麼大勁去搞營銷呢。

在我們「可憐」這些公立高校的悽慘境遇時,哈佛、耶魯這些私立名校卻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

麻省理工前幾年在EA輪次的招生時,還拒收了來自中國的707名學生。給了個理由叫「全球願景」和「人格特質」兩項不過關。

你一個大學的招生,考這些還沒步入社會,甚至人格還沒完全健全的學生全球願景,在我看來純屬吃飽了撐的。

對,就是「吃飽」了撐的。

因為「哈佛們」每年除了學費之外,光是「社會捐贈」就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社會捐贈說白了就是不通過高考,直接買入學的門票。

票價也挺吉利的,250萬美元起。

這還是前幾年哈佛、耶魯等名校招生醜聞被曝出時的價格,現在可能漲了。

所以,這次美國要對哈佛和耶魯等名校接受國外捐助進行調查,說白了就等於斷人財路。在他們那套教管體系下,校方還不跟你鬧翻了天才怪。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如果真的因為這項調查影響了學校的收入,估計將來美國名校的EA輪招生也不會再提什麼人格特質、國際願景了。

如果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把這作為一項長期的調查,那麼誰又能保證下一個跑出來「化緣」的,不會是曾經的常春藤呢?


『誠言呈語』每天趣談教育新鮮事。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