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與孩子的「溫馨」溝通,網友大讚:教科書般的家庭教育

王榮輝快樂育兒 發佈 2020-04-26T13:17:45+00:00

《婚前21天》節目中,吳尊和老婆為了彌補沒有辦婚禮的遺憾,決定返回澳大利亞旅行結婚,一切計劃都準備好了,卻害怕過不了孩子這關。

提到吳尊,大家除了羨慕他和妻子林麗吟這對神仙眷侶,更服氣的是他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實在太有愛了。


《婚前21天》節目中,吳尊和老婆為了彌補沒有辦婚禮的遺憾,決定返回澳大利亞旅行結婚,一切計劃都準備好了,卻害怕過不了孩子這關。


因為夫妻倆很少一起出遠門,平時孩子又很黏他們,吳尊擔心孩子不能接受。


為了說服兩個寶貝留在家裡,兩人絞盡腦汁,最後吳尊想到繼續用手繪童話書的方式,把父母的愛情故事講給孩子聽,徵求他們同意。


沒想到一提出要和妻子回澳洲,兩個孩子就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可以」。


接下來,無論是表明爸爸媽媽沒有辦過婚禮有多遺憾,還是承諾拍了結婚照會帶回來給他們看,孩子們還是搖頭拒絕。



夫妻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還好吳尊早就料到結果,他早就想到了另一個「殺手鐧」,在家裡藏寶,準備孩子們喜歡的禮物,讓他們每天找出一個。



孩子聽到這個「尋寶遊戲」,興奮得兩眼發光,立刻被說服了。


看到這裡,我才明白:有時候不是孩子難以溝通,是我們不懂得尊重小朋友。


他沒有強硬要求孩子必須留在家裡,而是平等地和孩子們溝通,考慮孩子愛玩的心理,讓等待的煎熬時光變成了一場期待的遊戲,孩子自然樂意接受父母的建議。


畢竟在傳統觀念下,懂得尊重小朋友和換位思考的父母實在太難得了!



常聽到身邊的爸爸媽媽抱怨:「現在的孩子一點都不省事,再也不像我們小時候那一屆聽話,有脾氣又有個性,想和孩子溝通,真的太費勁了!」


提起「沒長耳朵」的娃,身邊當了媽的朋友都默認三連,然後紛紛吐槽起自家娃。


我才知道,孩子選擇性的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是個共性問題,是我們沒有找到跟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抗爭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種是「不要」系列,你提的要求他都說不要:


「寶寶,該洗澡睡覺了。」「不要。」「你就不能做完作業再玩?」「不要。」「今天學校要求穿校服哦。」「不要,我要穿裙子。」


另一種是「無聲」系列,比「不要」更氣人,直接無視你的召喚,講幾十遍都是耳旁風:


「小朋友,請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看看房間都亂成什麼樣子了!」沉默。「快點,再不出門就要遲到了。」沉默,並一如既往地東摸摸西摸摸。


以上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不配合產生沮喪感:「我已經努力了,軟硬兼施,為啥還是搞不定娃?」


毫無疑問,這是90%以上家庭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到底怎麼說,孩子才肯聽呢?


在親子關係中,我們考慮的更多的,是怎麼說,才能讓孩子聽進去,但其實,怎麼聽,才會讓孩子願意跟我們說,同樣是親子關係中重要的一環。



但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傾聽,在親子溝通中常常會犯這4種錯誤:


一、否認孩子感受


「我再也不和xxx玩了!」

「你不是這樣想的,你們是最好的朋友啊。」

「xxx是壞蛋!我要揍他!」

「不可以這樣說,不可以打人,這樣很不禮貌。」


二、一上來就批評


「我的筆不見了。」

「誰讓你亂扔東西的!」


三、忽略孩子感受,只求解決問題


「我的小金魚死了。」

「不要哭,我再給你買一隻。」

「我就要那一隻!」

「我給你買只一模一樣的。」

「我就要那一隻!」

「別鬧了!」


四、一味講道理、講邏輯


「下雨了,老師說明天不能去郊遊了。」

「老師做的對,下雨郊遊很危險。」

「明天又要上課了。」

「學生就是要上課的。」


很多時候,孩子不理我們,是我們並不能真正的「聽見」孩子,而是急於評價、急於講道理、急於解決問題。



但對孩子而言,被「聽見」,被「看見,」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有效的親子溝通,從管好自己的嘴巴,願意和孩子平等對話開始。


1、傾聽孩子的內心


有一天,女兒突然哭鬧著要開燈睡覺,怎麼哄怎麼講道理都不聽,到最後哭累了才睡著。


第二天又是如此,老母親的耐心快要耗完時,靈機一動,問他:「為什麼你想要開燈睡覺呢?」


「關了燈會黑黑,我會看不到媽媽。」



我的心瞬間柔軟了!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學會傾聽是多麼的重要。


小孩子的腦迴路和大人的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所以大人總會以自己的意念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誤解孩子的動機。


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出發點總是好的。


所以當下次遇到孩子「皮」時,當要發脾氣說出傷人的話語時,不妨先冷靜十秒,多問一句「為什麼?」然後蹲下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


我也相信孩子不會讓你失望的。


2、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


在生活中,我觀察到孩子最喜歡、信任的,是那些能看見他們情緒、承認他們情緒,並且會陪他們一起玩耍的人。


比如《超能幼稚園》里的費啟鳴,他才22歲,家長們擔心他太年輕,都不選他當班主任,可他卻很得孩子們歡心。



在開園派對的時候,大家鬧作一團,五個男老師只有費啟鳴注意到小男孩雲飛的分離焦慮。


他蹲下來,用平等的姿勢、溫和的言語,還有擁抱來安慰雲飛。


雖然「我們是男子漢,我們不哭」這個說法不提倡,但他至少真正看見了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陪伴了他,幫他度過了和媽媽分離最難的階段。



後來,男孩多多尿褲子,費啟鳴帶他去換洗,有一個鏡頭也很有意思:


多多對攝像機說:「你不要拍也不要播哦。」費啟鳴把攝像機的頭搖了搖,假扮攝像機跟他對話:「它不同意。」多多馬上被逗笑了。


這就是真的會和孩子玩的大人,他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來跟孩子玩扮演遊戲,而不像有的大人會很掃興地解釋:「攝像機不會說話哦。」


3、不把孩子只當孩子


在小區帶孩子玩耍,我看到這樣一幕:


有兩個媽媽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個媽媽的兒子跑過來抱著媽媽的脖子。


媽媽說:「你去跟奇奇玩吧,他有遙控小汽車。」


兒子不撒手:「不要,我不想玩小汽車。」


媽媽又說:「那你去跟小明玩滑梯吧,你不是喜歡玩滑梯嗎?」


兒子還是不去,又是玩媽媽的頭髮、又是拽媽媽的耳朵。


媽媽把兒子從身上拉下來:「你看,那兩個小朋友在挖沙子,去挖沙子吧。」


兒子又開始撥弄媽媽的衣服:「我不喜歡玩沙子。」


媽媽徹底不耐煩了:「你自己鬧著要出來玩,又什麼都不想玩,那你出來幹嘛?別無理取鬧了!」



母子倆來回溝通了三四個回合,還是以不愉快收場。


與其對孩子發脾氣,不如不要把孩子當孩子,,就像戚薇的女兒Lucky,有一次看到媽媽穿了一條很好看的裙子出門工作,自己也很想要,哭鬧著不讓媽媽走。


戚薇面對臭美的女兒,沒有生氣也沒有不耐煩,而是直接和Lucky說:「這是媽媽的裙子,不是你的,雖然你是小孩子,但也不能總是哭鬧著想要別人的東西。」



說得乾脆利落,讓大家刮目相看:「平等地和孩子對話,孩子一開始可能會繼續哭鬧耍賴,但久了以後孩子就會明白父母的原則,以後想要和孩子溝通就會更簡單有效了。」


4、幫孩子說出自己感受


3歲前的孩子,想要他們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太難了,所以才會出現無理取鬧的情況,需要家長仔細傾聽,並幫助他們捉住情緒這頭「小怪獸」。


麥可·湯普森、丹·金德倫、威廉·波洛克以及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已經發現:


儘管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有一個「情感詞彙表」,但父母們能對他們的兒子運用描述情感的詞彙可能是極其重要的。


用簡單、準確的語言來反映並描述情感,會教給孩子明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通過不斷地練習,做到用詞彙而不是用行為來表達感受。


等到孩子情緒淡了一些,可以嘗試問一些能用「是或不是」回答的問題:


「爸爸不讓你買冰淇淋,會讓你感到很難過嗎?」


「小朋友沒經過你的同意就把玩具拿走了,你感到很生氣是不是?」


然後再陪孩子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既然不能吃冰淇淋的話,我們去吃點別的吧~吃一個蘋果還是一個香蕉呢?」


「你可以去跟小朋友說,你還沒有玩夠這個玩具,可以等一下再借給他玩好嗎?」



研究表明,有效的親子溝通應該是這樣的:傾聽比表達重要,情緒比內容重要,尊重比方法重要。


和孩子交談,六歲以前適宜面對面,六歲之後要逐漸改為肩並肩。和孩子溝通,先學會聽,再學會說。你會發現,親子溝通沒有那麼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