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中藥名的來歷(續)

藥王追隨者 發佈 2020-06-14T02:56:33+00:00

​ 7、采貯時間嚴格會以時間命名,採集時間與藥物療效密切相關,通過藥物命名提示,如夏枯草,「此草冬至後生葉,至春而花到夏至即枯,故名」,提示本品到夏季果穗半枯時採收。

​ 7、采貯時間嚴格會以時間命名,採集時間與藥物療效密切相關,通過藥物命名提示,如夏枯草,「此草冬至後生葉,至春而花到夏至即枯,故名」,提示本品到夏季果穗半枯時採收。「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提示半夏之塊莖在仲夏成熟,此時夏季剛過一半,故名。貯存時間與藥物療效密切相關,通過藥物名稱提示,如「橘皮」,一般認為,新鮮橘皮味較辛辣,氣燥而烈,入藥一般以放置陳久,辛辣之味緩和者為宜,故名「陳橘皮」「陳皮」。又如棕櫚炭,李時珍明確指出:「年久敗棕人藥尤妙。」故有「陳棕櫚」之名。

8、部位不同會以藥用部位命名,大凡以全草入藥者多以「草」為名,馬鞭草、車前草、魚腥草、仙鶴草等;以花入藥的多以「花」為名,如槐花、菊花、金銀花等;以葉入藥者多以「葉」為名,如桑葉、艾葉,枇杷葉等;以枝入藥者多以「枝」為名,如桂枝、桑枝等;以種子或果仁入藥的多以「子」或「仁」為名,如蘇子、蓮子、杏仁、桃仁等;以根或根莖入藥者多以「根」為名,如蘆根、白茅根、葛根、板藍根等;以樹皮或根皮入藥者多以「皮」為名,如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海桐皮等。

同一藥物每因藥用部位不同而藥物名稱不同,如桑葉、桑枝、桑白皮、桑椹子;當歸有當歸頭、當歸身、當歸尾、全當歸等;瓜蔞有瓜蔞皮、瓜蔞仁、全瓜蔞等。

9、動物藥叫聲特異以聲音命名,如蛤蚧,雄者為蛤,雌者為蚧。屬爬行動物,形似壁虎而大,常夜間出來活動。聞其鳴聲,一曰蛤,一曰蚧,雌雄相隨,鳴聲相續,人們遂因其聲而命其名。


10、為紀念發現者或初使用者而以人名命名,如徐長卿,李時珍說:「徐長卿,人名也,常以此藥治邪病,人遂以名之。」何首烏,《大明本草》記載:「其藥本草無名,因何首烏見藤夜交,便即採食有功,因以采人為名爾。」劉寄奴,據說本品為宋高祖劉裕所發明,他小名寄奴,故名。使君子,俗傳潘州郭使君,常用一種果實治小兒蟲證,特別有效,後醫家號為使君子也。

11、根據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命名,如牽牛子,相傳一農夫,身患腹水重病,久治不愈。後經一醫生診治,用黑白兩種顏色的種子藥物煎服,農夫的病不日而愈。農夫為了感謝這位醫生,就把家裡最珍貴的東西一耕牛,牽來作為醫生的酬謝,後來人們就把這味藥物叫「牽牛子」。又因牛屬丑,其中黑色的叫黑丑,白色的叫白丑,合稱為二丑。再如杜仲,據《本草綱目》記載,古時候有個叫杜仲的人,經常服食一種植物,後來竟然得道成仙而去,後人用這種藥來治病,效果很好,人們每每懷念杜仲這個人,遂把這種藥物喚為「杜仲」或「思仙」。


12、因避諱封建君主的名字而改名,如山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叫「薯蕷」,唐代中期,因避代宗諱,改為「薯藥」。到北宋時,又因避英宗諱,改為「山藥」,一直沿用至今。又如常山,原名「恆山」,因歷史上三個皇帝(漢文帝、唐穆宗、宋真宗)皆名「恆」,因避諱而易名常山。其他如玄參、玄胡、玄明粉,皆因避康熙(玄燁)之諱,改玄為「元」,分別易名為元參、元胡、元明粉等。

13、外來、外族藥物用外來名音譯或譯名命名,古代外國或外族來的藥物,一般會在其音譯藥名前冠以「胡」「海」「番」「洋」等字樣,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外來文化的滲入,從中也可以了解藥物傳入的時間及方域。如大凡冠以「胡」字的藥物,多為兩漢、兩晉時由西北絲綢之路引入,如胡麻;冠以「海」字的藥物(除產于海洋的藥外),多為南北朝後由海路引入,如海桐皮等;冠以「番」字的藥物,多為南宋至元明時由「番舶」(外國來華貿易的商)引入,如番木鱉、番瀉葉等;冠以「洋」字的藥物,多為清代由海上引入,如洋參、洋姜等。有些外來藥,如蓽茇、蓽澄茄、曼陀羅、阿魏、訶黎勒等,皆是根據譯音而得名。

14、運用多法聯用進行命名,如威靈仙,威,言其性猛也;靈仙,言其功神也」(《本草綱目》),故名威靈仙。

以上基本囊括了中藥常用命名方法和原則,只要掌握了這些中藥命名的基本方法,就能知常達變,舉一反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