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資訊時代的讀書生活

中華兒女海外版 發佈 2020-05-07T19:18:44+00:00

隨著數字化閱讀提供方便,公民的閱讀量的確在大幅度提升,但閱讀的「量大而質低」,所謂增加的閱讀量,主要是一些流行的、通俗的、娛樂的、碎片化的東西,紙質閱讀在逐年減少,真正意義上的讀書在減少。

作者:溫儒敏



每年到"讀書日",都在大張旗鼓提倡讀書,實際狀況如何?不能盲目樂觀。隨著數字化閱讀提供方便,公民的閱讀量的確在大幅度提升,但閱讀的"量大而質低",所謂增加的閱讀量,主要是一些流行的、通俗的、娛樂的、碎片化的東西,紙質閱讀在逐年減少,真正意義上的讀書在減少。

  這是有數據證明的。最近一份有關國民社交應用用戶行為研究的報告表明,有近四成的用戶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達6小時。他們上網主要是使用微信,和熟人圈子聯絡,通過微信微博獲取信息。國民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比以前方便多了,但占用的時間也多了,讀書和思考少了。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網絡閱讀也是讀書呀,方式不同罷了。但真正在網上讀書是少的,即使讀,也大都是消遣娛樂之類。應看到資訊時代的到來,對讀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也造成某些困擾,這裡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資訊時代的讀書生活"。


  如何看待網絡閱讀

  網際網路和數字化技術給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也帶來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讀者可以很方便很廉價地(甚至免費)獲得閱讀的材料,可以海量獲取和儲存閱讀信息;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各種空隙做短暫閱讀,甚至還可以互動式閱讀,等等。這的確是全新的閱讀方式,是人們至今尚未完全熟悉的新形態的閱讀模式。另外,隨著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的普及,閱讀的範圍大大拓展,也更加日常化、平民化,極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加緊了社會人群特別是熟人圈之間的聯通和交流。

  年輕人青睞新媒體閱讀,充分利用網絡閱讀方式,是完全應當理解和支持的。但是在肯定網絡閱讀的同時,我們也必然要面對一些新問題。現在人們不像過去缺少或沒有書看,而是面對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讀物不知如何選擇。

  網際網路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網際網路給人類太多便利,使得文化交流如此迅捷,但也帶來意想不到的許多新問題,現在仍未塵埃落定。

  很多人現在都迷戀於網絡,我們已經不太可能較長時間集中精力去看一本書,寫一篇文章,通常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打開計算機或者手機,看看有沒有新的信息。大家很容易變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記憶完全依賴網際網路,記憶就可能淪為技術化,生物記憶變成物理記憶,這對人類的感情、性格、思維的形成會有什麼影響?現在大學生研究生寫論文大都依靠網絡獲取資訊,確實方便,不用像過去那樣辛苦地收集數據資料了。很多人因此形成習慣,要找什麼問題、線索、資料,不假思索就去打開搜尋引擎。

  這的確方便,可是網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參半,不一定可靠的,怎麼能不加考辨就當作研究的依據呢?再說,這種只有結果、沒有過程的行為,並不助於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懶"的慣性。人們理解某種事物,往往需要接觸這些事物,逐步去了解和熟悉事物,這過程可能有許多感性的認知,是重要的積累。如果沒有這個過程,過多依賴網上的結論,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貼式思維,一步到位,沒有感覺。

  網際網路的利用對大腦是否會產生影響?答案是肯定的。人們如果被手機、郵件、微信、微博所捆綁,會造成時間的過多間隔和擾亂,注意力不斷被轉移,很難有完整時間思考問題,這就會形成思維的碎片化。在上班路上,在會議間隙,在候車時,甚至在和朋友親人聚會時,很多"手機控"都在一切可能利用的碎片空間裡,尋求一個"合適"的位置,將自身"寄存"於手機,任由各種信息擺弄,在虛擬世界裡激活並積累自己的社交關係和社會資本。消費主義入侵閱讀市場的趨勢日趨明顯,城市人由於巨大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更希望從閱讀中得到娛樂放鬆而非知識的增長。但應當警惕,"低頭族"在享受移動設備帶來閱讀快感的同時,不知不覺就被拋棄到所謂資本與"注意力經濟"的生產線上了。

  通過移動設備進行閱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但這很難說是一種良性的生活方式。國外有些高端的私立學校,是不讓孩子們帶手機進學校的。

  現在的網絡媒體傳播是基本上沒有把關的,而且多是匿名發表,難免就有許多文化垃圾、甚至人性陰暗的東西泛濫。這些無聊的信息時常大量沖刷著人們,會對人生觀、心態和智商發生負面影響。

  順便說說數字化教學的利弊。現在從中小學到大學,上課都要求做課件,放PPT。這固然一目了然,比較清晰好記,但學生都不會記筆記了,把PPT下載就是。上課用課件太多,學生目迷五色,反而可能妨礙閱讀與思考。特別是文學課,語文課,主要是語言的藝術,要讓學生讀作品,體味文字魅力,用課件過多,是會有干擾的。

  還要說說網絡文學的閱讀。這種閱讀也是前所未有的,它突破了精英文化圈的局限,讓大眾都有機會參與。主要以故事性、娛樂性取勝的網絡小說,是更適合快餐時代的跳躍式瀏覽的,而"狗血故事"和雷同情節也更多是為了吸引眼球,捆綁消費。網絡文學閱讀的讀者群主要是高中生、大學生和畢業不久的"上班族"。這一類閱讀雖然也滿足了某種文化消費,但基本上屬於"淺閱讀"。

  讀者未必了解,網絡小說寫手無論是"屌絲"還是"天后",他們第一看重的往往就是作品的商品屬性,寫作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刺激消費,為了賺錢。對讀者而言,閱讀網上的作品,也已從傳統的閱讀者轉變成粉絲或消費者,這種新的閱讀方式很自然會影響其社交方式、審美方式以及想像的方式。對於習慣網絡閱讀的人來說,拿出大段的空閒,坐在書桌前讀一本紙書,已經是很奢侈也不習慣的事情,碎片化閱讀已經占用了他們大部分閒暇時間。

  資訊時代的閱讀量的確大大增加了,但閱讀的質量卻未見得提升。閱讀有三種: 以娛樂為主的閱讀,以獲取信息為主的閱讀,以理解思考為主的閱讀。當然三者也可能互相重疊,這裡說的是主要的閱讀功能。現在的問題是,三種閱讀中,娛樂性為主以及獲取信息為主的閱讀占據了我們閱讀量的絕大部分,思考性的深度閱讀越來越受到擠壓,這是資訊時代的新問題。

  閱讀方式在相當程度上能影響思維方式。網際網路和手機等新媒體主導的閱讀方式,有可能趨向思維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質化,而印刷時代形成的那種比較個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資訊時代的閱讀很方便,有以往閱讀方式所不具備的巨大的潛能,當然要充分利用。特別是進行科學研究,現在已經離不開網絡資源。對於數字化的新的閱讀形態,只能主動跟進,而不是消極抵制。但要注意,新的閱讀形態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閱讀方式。紙質閱讀和數字化的閱讀可以並存,既讀書,也讀網。不同的人,甚至中老年與青少年,對讀書還是讀網,可能愛好與側重都不同。但無論如何,如果讀網全部取代讀書,那就可能失去很多讀書的樂趣了。一般而言,讀網比較適合"淺閱讀",了解新聞、信息,也是上網比較方便。但讀紙質書更適合"深閱讀"。要想讀經典,最好還是讀紙質書。因為上網閱讀往往會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擾,使這種本該"深閱讀"的思維與感受變為"淺"。

  傳統的紙質書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審美過程,裝幀、開本、版式、紙張,都可能含有獨特的美學意蘊,令人玩味不盡。每本書的流傳過程,它的來路,都可能帶有文化記憶。我們常說的"坐擁書城","有書卷氣",是說一種令人羨慕的氣質,這些恐怕在網絡和電子設備上是得不到的。讀書終究是一種生命體驗,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無論現代信息科技如何發達,不能也不應當完全取代傳統的閱讀。資訊時代既要適應和利用網絡閱讀,又要警惕和儘可能防止網絡閱讀帶來的弊害。


  抵禦信息過量造成的焦慮

  現在的社會心理比較浮躁焦慮,而焦慮似乎是莫名的,缺少穩定感和安全感。為何會普遍焦慮?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釋,比如解釋為"文化衝突""社會轉型""市場化""兩極分化",等等,還有就是我們大學生中表現突出的,如就業的焦慮。但不應當忽略,還有某些更深層的引起普遍焦慮原因,那就是信息過量。

  面對信息過量現象,要有自覺,那就是學習並讓自己具備一點信息傳媒素養,知道現代信息傳播的規律。對資訊時代帶來閱讀方式的一些重大的變化(比如傳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動面對,不是被裹挾。對於網絡信息,自媒體包括微博、微信的傳播特點,都要有一定了解;儘量選擇相對良性的信息渠道,適當減少信息量;對鋪天蓋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過濾分析。過去是一篇一篇的讀,現在可能是一組一組的瀏覽,學會所謂"檢索閱讀",學會處理"非連續文本",也是必要的。

  我為什麼在這個講讀書的場合,講信息過量以及焦慮感,因為這是資訊時代帶來的新的挑戰。要培養自己有"定力",這裡說的"定力",包括應對和過濾複雜過量信息的能力,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規律、以不變應萬變的眼光,還有平常心。

  在煩躁的"大氣候"中,儘量讓自己能心靜,有什麼辦法?除了減少微信、微博的使用,減少對各種負面社會新聞的接受,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用部分時間沉下心來用傳統的方式讀書,重新撿起紙質的書來讀。反過來,讀書可能是一種能讓自己心靜、有定力的辦法。林語堂說,"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的確,讀書可以讓你適當超越過量的浮躁的雜亂的信息環境,有定力,有眼光。

  無論是網絡閱讀,還是紙質書的閱讀,總之,是要營造一個"自己的園地",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養成讀書的良性生活方式

  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特別提到——"讀書養性"。無論是網絡閱讀,還是紙質書的閱讀,總之,都是要營造一個"自己的園地",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養性,可以練腦,這不僅是能力,也是涵養,是素質,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閱讀可以拓展視野,可以接觸人類的智慧,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可以讓人在精神氣質上超越庸常的環境。

  讀書和思考和表達是連在一起的,讀書可以提升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包括發現問題、概括分析能力,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都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得到鍛鍊與提升。這也是"養性",通過"練腦"來"養性"。一個思維清晰、有創意的學生,往往讀書比較多,底子比較厚。讀書可以讓我們的腦子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創意。

  "讀書養性"和讀書的實際目的不矛盾。讀書為考試、為謀生謀職,都是必要的、合理的,實際的,但也要樹立更高的"養性"的目標,讓這個目標把考試、謀職等實際的目標帶起來。現在這個社會比較勢利和浮躁,家長也可能只是從很實際的目標去要求孩子,如果是有志向的青年,就會看得遠些,會有自己的理想,做事也就會有高遠的目標。"讀書養性"這個目標定得高一些,是取法乎上。

  "讀書養性"其實是"大格局",也可以從人生觀、世界觀培養的角度來看。人生觀和世界觀決定人對整個人生意義和世界價值的基本看法,包括人生的意義、真善美、生與死的本質、人與自然、人性與社會性、社會公平的準則、倫理道德的底線,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本源性的,有的還富於哲學含義,屬於終極關懷。對這些本源性的探討與摸索,也就導向人生觀、世界觀的確立,可能從根本上決定人一生的追求及其思想行為模式。這種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甚至比知識獲取更加重要。而讀書,特別是在浮躁的資訊時代培養起良好的閱讀品味和習慣,對於建構健全的人生觀、世界觀是至關重要的。

  下面再圍繞如何讀書,給大家一些建議。


  讀些基本的書,讀經典

  這裡我順便說說如今大學普遍實行的通識教育。所謂通識教育,應當包含這麼幾層含義:這是面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又是相對專業教育而言,屬於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與專業教育可以互相補充;還有,這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過接觸人類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領域獲取通識,培養有教養、有能力、有責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種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這樣來定位的通識教育,就不只是課程的調整補充,更不是來些拼盤點綴,而是實行一種更利於培養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

  通識教育最重要的還是讀書,是引導學生接觸人類文化經典。不要搞知識"拼盤",要讀一些相對公認的基本的書,而且要通讀。在短短三四年寶貴的大學時光,與其浮光掠影讀許多"節選"或概論,東張西望上各種"好聽"的講座,還真不如通讀一二十種經典。各種"概論"或者"文學史""哲學史""藝術史"也有用,就是提供基本的知識背景和書目,但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讀。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閱讀經典,要的就是那種了解、思考、涵養的過程,這是"養性"也就是精神成長的必須途徑。

  我主張各個大學減少一點"拼盤"的通識課,不能滿足於開設那些有轟動效應能吸引聽眾的講座,而應當多開設中外經典通讀課程。比如一學期就讓學生通讀四、五種經典。老師適當引導,不多講,主要學生自己讀。每學期都安排一些,在一定範圍內規定學生選修。這不難做到。如果學校沒有安排這方面的課,同學們可以自己來安排,給自己設計一份書單,比如,三四年時間,通讀二三十種基本的書,也就是中外古今的經典,首先考慮是公認的那些經典,也適當考慮自己知識結構的需要。還應當讀點偉人的傳記和文學作品。在這個平面化、粗鄙化的空氣中,這些傳奇人物的事跡會讓人感受到何謂英雄氣概,何謂獻身精神。二三十種書量不算大,大學幾年能堅持讀下來,就很不錯了,一定大有獲益。

  無論是網絡閱讀,還是紙質書閱讀,首先都要重視安排讀經典。經典是經過歷史篩選沉澱下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年輕時多讀一些經典,可以為精神成長打底子。或許,現在的青年人接觸經典會有隔膜,包括語言形式上的隔膜,這是很自然的。閱讀經典需要沉得下心來,需要"磨性子",這也是"養性",是涵養過程。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儘可能調動自己的感覺與靈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奧,高雅的興趣就會慢慢培養出來。

  現在那種顛覆經典的東西太多,網絡閱讀的弊害之一,就是"文化快餐"的東西太多。一些學生對經典作品接觸相當有限,即使有所接觸,也不見得是經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網讀一些好玩的輕鬆的東西,包括"惡搞"的文字,這很容易受到價值消解、相對主義甚至遊戲人生的思想影響,而且把閱讀品位也敗壞了,這真有"終生受損"的危險。

  讀書總不能抓到什麼是什麼。這一點特別要注意,網上閱讀一般容易無計劃,跟潮流。如果要"充電",就必須有一定的計劃性,還要注重經典性,多選適合"悅讀"、又啟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採取網上閱讀的那種姿態,只跟隨潮流,或者完全由著性子來讀。

  建議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書單,設定在幾年內,應當讀哪些書。要有計劃,有整體考慮,讓讀書有些系統。書單要考慮時間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來說,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錯的三個圓圈。

  最外圍的是通識的部分,這些書應當是最基本的,凡是上過大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應當讀過的。主要是中外文化經典,是最基本的書。閱讀的目的,是接觸中外文化經典,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這是一部分,最外圍的一個大的閱讀圈,量不一定很多,比如大學三四年能通讀十來種中外經典,就很不錯了。

  第二部分,是與自己從事專業或者職業相關的部分。比如,學物理的,可以給自己安排讀點化學、數學、生物,以及信息科學等方面的書,還有就是與物理學有關的鄰近學科領域方面的書,也可以以讀點類似科技史、科技哲學,以及教育類等領域的書。學文科的,也要讀點理科的書。這樣做的目的是打基礎,拓展專業視野,觸類旁通,活躍思維。

  第三部分,實際上就是核心部分。這一部分的書目主要圍繞自己的專業,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發展的那些專業的書。應當有比較明確的指向。倒過來看,最核心的那個部分,是專業和職業需要,當然最好不完全就是現炒現賣的書,要有自己培養保持興趣的課題或者領域。

  第四部分,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娛樂的,但不應當是主體,也不必計劃太強,隨意讀一點,調節一下就可以了。


  閱讀經典的獲益當然有深有淺,但可能會有這麼幾個層面。

  一是知識了解的層面。比如在讀柏拉圖的《理想國》時,不好懂,可以先找相關的西方哲學史或有個希臘哲學的常識性的書來參考。讀得粗一些不要緊,就知道大概吧。然後讀完《理想國》,應當對西方文化某些本源性問題有大致的了解。

  第二是啟蒙思索的層面,在閱讀中最好多一些"為什麼",甚至有些質疑,大膽思索某些問題。也可以結合某些相關的研究論著,進行初步的探究。比如讀詹姆遜的《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很自然會引起對當下網際網路時代某些新的社會現象的批判性思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感知層面,要在理性與感性交融的閱讀中,適當超越出來思考經典的智慧與意義,思考自身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思考應該如何承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責任,等等。這不是一般的知識掌握就能解決,必須沉浸在經典營造的精神世界中,通過自身感受、體驗去達到,這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特點吧。當然,三個層面可能互相疊合,不一定硬是分拆開來。

  閱讀方法也有多種。我比較主張讀三遍。

  第一遍粗讀,可以結合相關的"概要"讀物,對經典文本有大致印象即可,這一遍讀得要快,可以是瀏覽。

  第二遍比較細緻地通讀,基本掌握經典的精神脈絡,能把一本厚書讀成薄書,用自己的語言(其實是通過自己的思考)簡要概說全書的精髓。

  第三遍,帶著問題讀,有重點地讀,如果是文學作品,更是要浸潤式閱讀。

  當然,每個人讀書習慣不同,完全可以各有各的讀法。讀完二三十本基本的書,還可能順藤摸瓜,有興趣選擇某一方面做更深度的閱讀,那麼,有"點"有"面",對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了解與感悟,就有些"底氣"了。在瞬息萬變充滿機會和誘惑的資訊時代,讀經典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閱讀口味,可以"養性",也可以養成良性的生活方式,是為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責任編輯:蔣銳


本文原載於《中華兒女》海外版2020年4月號(中)總第706期 88-92頁;
國內統一刊號:CN11-2780/C;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2151;
郵發代號:82-6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