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內部的「清道夫」,五子良將中被忽略的人物

日航通鑑 發佈 2020-01-14T18:58:58+00:00

看慣了《三國演義》,讓我們產生了一個錯覺就是在三國的世界之中,敵人往往是來自於外部。但是實際上,回到那個時代,我們發現其實往往每個君主最大的敵人來自於內部,不論是內部的派系鬥爭還是地方勢力反叛,往往都存在著顛覆這個勢力的隱患。

看慣了《三國演義》,讓我們產生了一個錯覺就是在三國的世界之中,敵人往往是來自於外部。例如說曹操的敵人就是劉備袁紹,劉備的敵人就是曹操、孫權等。但是實際上,回到那個時代,我們發現其實往往每個君主最大的敵人來自於內部,不論是內部的派系鬥爭還是地方勢力反叛,往往都存在著顛覆這個勢力的隱患。曹操作為一代奸雄,自然在內部也是樹敵不少,面對著這種情況,曹操便需要有人專門為其處理這個事情了。而在曹操內部專門用來剷除異己的重要人物正是于禁。為何這麼說呢?通過下面三個事件,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于禁,一個曹操軍中重要的「清道夫」。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于禁討青州兵事件

于禁討青州兵事件發生於建安二年。說這個事情之前,我們要先說一下青州兵。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大興,張角在全國各州均設立了起義點,其中青州是一個非常大的起義中心。後張角敗亡,青州百萬黃巾軍殺入兗州,後被曹操平定。書中記載:

「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也就是說曹操手下這支青州兵,實際上是脫胎換骨自黃巾軍。這支軍隊雖然勇悍異常,但是也存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野性未改,難於管教。說實話,不只是曹操手下的黃巾降兵有這個毛病,基本上全國各地的黃巾降兵都存在這個毛病,如曹操老爸曹嵩就是死在了這樣一支黃巾降兵的手中。因此我們可以想像這種軍隊的紀律如何。

在建安二年,曹操手下的青州兵任意劫掠,結果被于禁知道了。當時于禁的反應是馬上去建營壘,然後再稟報曹操。也就是說于禁先做好了與青州兵開戰的準備,然後才告訴曹操。最後青州兵乖乖認罪,也沒有跟于禁打起來。曹操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開心,稱讚于禁說:

「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可見曹操對於于禁的表現十分開心,甚至不惜大肆誇獎于禁。但是說來奇怪,于禁此舉明明是擅調士兵,甚至有引起軍隊內訌的嫌疑。我們都知道,曹操是一個治軍很嚴的人。從「割發代首」的故事之中便可見一斑。面對於禁的行為,曹操至少說也應該略施懲戒,但是曹操卻誇獎了于禁的行為。可見曹操早已經對青州兵心懷不滿,只是在等待手下有得力幹將去承擔這一責任。

我想面對著青州兵的劫掠行為,我想曹操心中已經很難容忍了,但是曹操不得不容忍。為什麼呢?因為曹操害怕青州兵反叛他,這是創業初期的曹操所不能承擔的代價。

如果曹操親自出手去整頓青州兵的軍紀,很有可能被被青州兵以為曹操要對其進行「大手術」,因此往往會引起軍中譁然,但是如果這個事情由曹操手下大將出馬進行整頓,曹操可操作的餘地便大了很多。狠一點,可以藉機削弱青州軍;中等的話,可以各打五十大板;弱一點,可以通過懲罰于禁來收買青州軍。因此無論如何曹操都是獲利的一方。

通過於禁與青州軍的這一對壘事件,青州軍的氣焰大大被打擊,之後軍紀也隨之變好很多,一直延續到了曹操身亡之時。而這其中的重要之人便是于禁。

二、于禁斬徐州豪強昌豨

如果我單說昌豨,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昌豨的頂頭上司大家都比較了解,那就是臧霸。從陶謙到劉備到呂布到曹操,這批人誰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地收服臧霸,因此以臧霸為首的青徐豪強往往是自行一派,獨來獨往,昌豨就是其中重要一員。

相對於臧霸的對立性而言,昌豨此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降不定,因此給曹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昌豨本人的根據地是在東海一塊,並且此後屢次作亂均是以東海為其基地。在《三國志》中我們可見的昌豨背叛曹操的記載便有二次。

第一次昌豨之叛是在建安四年,當時劉備在下邳舉兵反抗曹操,昌豨在東海舉兵數萬響應劉備之叛,當時曹操正在官渡焦頭爛額,因此難以兼顧昌豨之叛,只得通過昌豨的老友臧霸去牽制昌豨,此後曹操派張遼等人圍困昌豨,昌豨重新歸降曹操。曹操曾經有軍令,「圍而後降者不赦」,但是面對著以昌豨為代表的青徐豪族,曹操只得暫時忍耐,接受昌豨的投降。曹操害怕引起昌豨的反彈,甚至不敢將昌豨遷離東海舊地,依然讓昌豨歸與東海。

第二次昌豨之叛是在建安十一年,此時曹操剛剛平定冀州,後方再次失火,昌豨以東海為中心再次進行反叛。這一次曹操命夏侯淵與于禁去平叛,最終平定昌豨叛亂。

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昌豨叛亂是這兩次,但是可能昌豨的叛亂次數還要多於兩次。在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記載: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因此我推測昌豨的反叛甚至多於兩次。要知道昌豨是一個燙手貨,但是礙於青徐大族的勢力,曹操始終不敢對昌豨下手。直到于禁征討昌豨那一次。

于禁與昌豨是老朋友,因此昌豨在打不過於禁的情況下便直接投降了于禁。當時諸將們都覺得昌豨已給被送到曹操那裡,由曹操決定昌豨的生死的。說實話,確實也是應該如此,畢竟曹操才是主公,于禁作為一介將軍無力決定其他將軍的死活。但是此時于禁卻說了這樣一句話:

「諸君不知公常令乎。圍而後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節也。狶雖舊友,禁可失節乎?」

于禁先拿出了曹操的命令作為殺掉昌豨的藉口,然後還擺出了一副非常悲痛的樣子,說我殺了自己的朋友,我非常難受,然後殺了昌豨。

這麼看來,于禁完全是一個跋扈專權的將軍啊!他隨隨便便就可以定了一個降將的死活而不上報給主公。跟上次隨隨便便就要跟青州軍開戰而不請示主公的做法完全如出一轍。按照我們看來,這樣的跋扈將軍恐怕就離死不遠了。但是曹操的反應卻是更加倚重於禁。

可見在曹操心中,曹操早就想殺死昌豨了,但是曹操不能殺死昌豨,一旦曹操殺了昌豨,即便是昌豨有罪的前提下,也等於是曹操向青徐大族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準備清理青徐大族。這樣自然會引起青徐大族的反叛與不安。此時的曹操,代表的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意見,而是整個曹氏集團的意見;昌豨代表的也不僅僅是一個降將,而是一整個青徐大族的面子。

但是如果此時是于禁出面斬殺昌豨的話,曹操就有迴轉餘地了。曹操可以說于禁專權,可以說于禁跋扈,總之曹操可以把責任完全轉移到于禁身上。這樣青徐大族雖然心裡明白昌豨之死是怎麼回事,但是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就這樣曹操一方面可以明著不得罪青徐大族,一方面又斬殺昌豨這個不穩定因素,這一切全部都是依靠于禁才做成的。

三、于禁奪朱靈兵權事件

朱靈在《三國演義》中中是個打醬油的角色,但是實際上朱靈是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朱靈起初是袁紹的手下,後來歸降了曹操。但是曹操對於朱靈並不信任。從朱靈對一起叛亂事件的處理我們就可以看出曹操的態度。當時朱靈手下有人謀反,朱靈快刀斬亂麻便平定了這次謀反並且誅殺首惡,後來朱靈寫信給曹操稟告此事,曹操卻表示:

「來書懇惻,多引咎過,未必如所云也。」

曹操認為朱靈的來信多說別人的過錯,似乎是在誇大別人的錯誤以掩飾自己。同樣是對於叛亂事件的平定,曹操對於于禁和朱靈的態度便完全不一樣了,可見曹操對於朱靈這員降將並不信任。在《于禁傳》中說曹操因為恨朱靈因此才奪他兵權,但是我認為曹操並非是恨朱靈,而是不信任朱靈。而這次奪兵權的主角,又是于禁。據記載:

「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

曹操想奪朱靈兵權,但是不好自己親自出馬,因此又派于禁出馬。于禁直接跑到了朱靈軍中奪走了朱靈的兵權,朱靈等人根本不敢輕舉妄動。由此曹操便不動聲色地除掉了一個自己不信任的人。

自古以來奪兵權的方法很多,或是像朱元璋一樣直接殺大將奪兵權,或是像趙匡胤一樣以懷柔暗示的手法「杯酒釋兵權」。但是很少有人採用曹操這樣的手法讓手下大將出面來奪兵權。其原因與曹操面臨的形勢也大有關聯。

我們可以說曹操手下多降將,這一批降將或多或少肯定都會對曹操產生懷疑之心。曹操需要在不驚動大多數人的情況下奪走朱靈的兵權,自然只能藉助多次處理這種事情的于禁了。而于禁的表現也是非常凌厲,基本上是快刀斬亂麻就奪取了朱靈的兵權,解決了朱靈問題。

而且我推測,于禁可能經常干類似的事情,因此在曹營之中頗有威名,因此朱靈面對著于禁奪兵權的行為絲毫不敢反抗。

四、總結

其實我們看《三國志》中於禁的事跡,于禁說實話,論戰功真的不多,是遠遠比不上張遼等人。但是于禁最終卻得以成為「五子良將」之一,我推測跟于禁經常幫曹操干「黑活」是脫不開干係的。

從於禁給曹操乾的這三件事情我們可見,于禁本人干起事情非常果斷而且雷厲風行,最主要的是他懂得曹操想要什麼效果,因此往往每次都執行地異常凌厲,因此頗受曹操器重。

我們常說于禁治軍嚴格,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于禁做的這些事情其實與治軍關係不大,往往都呈現出一種為曹操的利益服務的動態。

于禁,實則是隱藏在曹操身邊的第一執行人,是曹魏內部重要的「清道夫」。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