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界有四大才子:金庸、倪匡、蔡瀾、黃沾

正月三草 發佈 2020-01-01T14:24:01+00:00

說到這「名嘴」由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黃沾、蔡瀾、倪匡曾合作主持過一檔電視成人節目《今夜不設防》,言論開放坦蕩,上下縱橫,無所不談;尤愛邀請紅星、名人剖析內心世界,喜怒哀樂皆展現觀眾面前;涉及成人話題時,更是鹹濕無忌、妙語連珠,盡顯風流才子本色。

香港文化界有四大才子:金庸、倪匡、蔡瀾、黃沾。其中除了金庸之外,後面三人又被稱做香江三大名嘴。說到這「名嘴」由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黃沾、蔡瀾、倪匡曾合作主持過一檔電視成人節目《今夜不設防》,言論開放坦蕩,上下縱橫,無所不談;尤愛邀請紅星、名人剖析內心世界,喜怒哀樂皆展現觀眾面前;涉及成人話題時,更是鹹濕無忌、妙語連珠,盡顯風流才子本色。

1.金庸

金庸的作品所表現的深厚意蘊確非古龍、梁羽生所能及,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金庸是一個成功的報業巨子,更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小說創作家。將其定義為一代通俗文學大師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稱做通俗文學大師,還是有必要通過他的小說進行一番文學雅俗觀的論辨。


2.黃沾

黃沾是流行音樂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見證著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黃沾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他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他不僅會作詞,還會作曲、演唱,創作了超過2000首作品;主持電視電台節目,寫專欄、寫小說、寫劇本、演電影,樣樣手到擒來,因此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冠以「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譽。

原名黃湛森,英文名James J.S.Wong。香港著名作家、詞曲家。1941年廣州出生;有八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1949年隨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讀喇沙書院,後升讀港大,1963年畢業於港大中文系;先前從業廣告、電影、作曲。任過香港電視台、電台主持人。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又與倪匡、蔡瀾一同被稱為「香港三大名嘴」。寫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問我》《 我的中國心》為「經典中的經典」,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於七、八十年代創作眾多電視劇主題曲,揭起粵語流行曲熱潮。當中相當多的成功作品都是由顧嘉輝作曲、黃沾作詞。這個後來被稱作「輝黃」的組合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後來顧嘉輝移居加拿大,黃沾亦因病退出樂壇。

3.倪匡

倪匡先生的作品範圍極廣,包括武俠、科幻、奇情、偵探、神怪、推理、文藝等各類型的小說、雜文、散文評論、劇本。

1957年到香港,作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他寫作面十分廣闊,眾體皆備,小說則包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各種。寫作速度也十分驚人,每小時可寫八千字,曾同時為12家報紙寫連載。武俠小說以《六指琴魔》為代表, 想像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倪匡先生的作品範圍極廣,包括武俠、科幻、奇情、偵探、神怪、推理、文藝等各類型的小說、雜文、散文評論、劇本。


4.蔡瀾

蔡瀾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吃喝嫖賭、文學電影,什麼都懂。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更可說是第一 流的通達。他的寫作,以小品文見長;書法、篆刻、繪畫都很了得;更將喜愛美食的天性發揚至極,開餐廳,當料理評審,甚至在1994年自創「暴暴茶」,也就是暴飲暴食之後,喝了就可以不必擔心的茶,風靡香港和日本。

1941年8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

1955年時,在新加坡《南洋商報》上發表了第一篇影評《瘋人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金庸說蔡瀾: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洒的人。

黃沾說蔡瀾:他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倪匡說蔡瀾:蔡瀾這個子寫什麼像什麼。有一次,他冒了我的名字,把自己的劇本交給某製片人,結果對方即刻交劇本費給我。如果我死了,他會第一個來憑弔我。

蔡瀾說金庸:他是我最佩的人,因為那時候看他的小說,看得入迷了。

蔡瀾說黃沾:黃沾在音樂上的才華是不可否認的,對音樂的認識也非常有趣。

蔡瀾說倪匡: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他的腦筋很靈活,他想的東西都很稀奇和古怪,所以跟他講話非常愉快,我們常常哈哈大笑。

黃沾,倪匡譽其為:奇才;香港粵語流行曲之父。傳說兩人是「文曲星」下凡,一分為二的結果。倪匡曾於一九九三年秋贈黃沾對聯一副:「兩日烹調有黃沾,一生煮字無白雪」,但黃沾卻認為這兩句次序應該對調。

張系國,兩人同為中文科幻的開山祖師,但是對科幻小說的理念、表現形式、角色與使命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張系國描寫初見倪匡的情形:「倪匡則人未至笑聲先到,完全是紅樓夢裡鳳姐兒出場的架勢。後來每次見面,都是先聽到他的朗聲長笑才見其人。」又說:「坦白說,我是先喜歡上倪匡本人,才讀他的小說。看他瘦瘦小小的個兒(註:那是十年以前),怎麼樣也不能想像他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每小時能寫四千五百字,四五天就可寫完一部小說或劇本……文壇鬼才的美稱,倪匡可當之無愧。」沈西城,倪匡專家。曾以「洛人」為筆名,替倪匡續寫浪子高達的故事。著有《我看倪匡科幻》、《細看衛斯理科幻》、《金庸與倪匡》等。葉李華,另一位倪匡專家,精研倪匡作品近二十年。因酷愛科幻小說,與倪匡結為忘年至交,也是倪匡的電腦啟蒙老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