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名人|揭開齊白石愛畫老鼠的真相

第一讀者 發佈 2020-01-27T03:16:52+00:00

畫面上兩隻老鼠,一座燭台,外加兩隻紅蘿蔔,層次分明,色彩喜人,尤其是毛茸茸的兩隻老鼠,一前一後,爭逐覓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2020年屬於農曆的子鼠年!鼠為十二生肖之首!這也就意味著以十二生肖為代表的又一次輪迴開始了,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生肖!每一個生肖都由一個動物來代表!每一個春節都代表著新的一個生肖年的到來。

「老鼠今朝也做親,燈籠火把鬧盈門。新娘照例紅衣褲,翹起鬍鬚十許根。」在鼠年春節之際,謹以這首詩歌獻給普天之下的老鼠們,以及出生在鼠年的人們。曹操、朱棣、齊白石、冰心、金庸、鄧稼先等都是鼠年出生的,那麼,他們各自都有哪些故事呢?

齊白石是現代傑出書畫家、篆刻家,初為木工,後習書畫、詩文、篆刻,中年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業。世人皆知齊白石畫蝦名聞天下,豈不知他的鼠畫也是獨出心裁別具一格,老先生因出生於農曆鼠年(1864年),故對歷來口碑不佳卻位居十二生肖之首的這個小生靈情有獨鍾,為此還得了個的戲稱。老人一生畫鼠無數,他筆下的老鼠或狡猾可喜,或機敏伶俐,或貪婪可笑,無不幽默詼諧誇張稚拙,表現出鄉野風情的閒適詩意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高樓大廈之旁,喧鬧的街市之後,一處陳舊的四合院,在現代的氛圍里獨顯著一份古樸。這就是北京西城區跨車胡同13號,一代書畫藝術大師齊白石的故居。

「鐵柵三間屋,筆如農器忙。硯田牛未歇,落日照東廂。」齊白石在這裡居住了31年,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光,他晚年創作的絕大部分傳世之作都是在這所簡陋的舊宅里完成的。

齊白石學畫

齊白石只讀過一年書,從15歲起便當起了木匠學徒。但是,他卻把這項「下等活」做得很有滋味。他經常摹習《芥子園畫譜》,使自己雕花的技術臻於「庖丁解牛」般的境界。

1888年,齊白石先後向一些鄉里名士學畫,並師從陳少蕃學詩文。以致後來,他自我評價:篆刻第一、詩詞第二、書法第三、繪畫第四。

從1864年到1901年,齊白石都沒有離開過湖南湘潭故鄉。在故鄉,他每天總可以聽到一點天地中的事,聞見造物者帶有泥沼氣的智慧。這使得齊白石的畫紙像一個奇怪的旋渦,以往舊文人根本不屑的什麼農民幹活用的釘耙、钁頭、竹筐、瓦罐等等都統統被卷了進去,鄉間的各種草蟲、青蛙、魚蝦、瓷器,以及放牧、打柴等等都成為他畫面上的題材,甚至算盤、秤砣、老鼠、蚊子都越過名聲的藩籬,沒入畫中。

因此,他的畫里不小心就塞滿了田地里綠油油的草樹的清香,混進了孩童們熱鬧的歌謠,以及本分的老農勞作過後歇息時的余慵。他的心是一座寬敞的宅院,任由自然萬物的聲音和光輝進出。

「衰年變法」

在故鄉待了近40年的齊白石,不惑之年開始接觸外界的天地河流。8年里,他「五出五歸」,遊歷了隴中、嶺南、江浙等地。然而,他的藝術爆發力此時仍凍結在一片混沌當中,頭腦里依稀只是故鄉「寄萍堂」模模糊糊的光景。

1917年,家鄉遭遇戰亂,軍隊和土匪競起,齊白石為了養活家人和躲避災禍來到了北京,在琉璃廠南紙店掛單,賣畫、刻印,維持生活。然而,對這位滿身泥土氣息的布衣畫家賞識的人並不多。「一身畫債終難了,晨起揮毫夜睡遲」,謀生的重負向他揮動起鞭子,重重地落下。

備受冷落的齊白石意識到,只知步古人後塵,沒有出息,他下決心變通畫法,自創風格。於是,在57歲那年接受好友陳師曾的建議,汲取明清寫意畫家徐渭、朱耷、石濤及當時的吳昌碩等諸家畫法,融合傳統寫意畫和民間繪畫的表現技法,熔民間畫與文人畫於一爐,大膽創造,實現了「衰年變法」,形成筆法凝重、意境奇特、構圖拙簡、賦色艷而不俗的新山水畫風格。

1922年,陳師曾攜中國畫家作品東渡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齊白石的新作以重磅炸彈的姿態投向畫展,200多幅作品在3天內以高價一搶而空,連觀展的法國人也搶購了幾張,拿去參加巴黎藝術展。

齊白石這隻羸弱而稀罕的蝴蝶,在東瀛微微扇動了一下翅膀,便隨即掀動起一場在北京字畫界輻散開的颶風。

琉璃廠「南紙店」的老闆們,發現平時不太被人注目的齊白石作品,突然被外國人奉若圭臬,哪怕他們把畫價提高數倍、數十倍,也填不飽這些人的胃口。於是,在齊白石的家門前,剛到的畫商還沒停穩了腳跟,就被後頭趕來的撂倒在了身子底下。

「衰年變法」,使齊白石實現了藝術創造力的覺醒和藝術才能的迸發。先是與徐悲鴻、張大千一起,成為中國近代畫壇的三位大師;後又和著名畫家傅抱石一起被稱為「南北二石」。

畫鼠罵漢奸

1926年冬天,經濟狀況已經大有好轉的齊白石,花2000銀元買下了跨車胡同的住宅,終於在北京有了一個安定的家,而那時他已64歲。

北京一般的四合院種的多是丁香、海棠、月季、石榴等有姿采的花花草草。可是齊白石的南院除了甬道鋪上了磚,地里卻種滿了絲瓜、葡萄和莧菜,使得故鄉的景致在這裡生了根。齊白石並不單單是思戀故鄉的山水,更重要的是他畫上的一草一莖都由這田間地氣相摩相盪而生成。

這個固定的居所,也是不斷生長出一些關於齊白石的小故事和小趣事的泥土。

黃永玉在回憶錄里寫道:「第一次拜見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帶去的。老人見到生客,照例親自打開了櫃門的鎖,取出兩碟待客的點心。一碟月餅,一碟帶殼的花生。路上,可染已經關照過我,老人將有兩碟這樣的點心端出來。月餅只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淺淺的一碟。都是壞了的,吃不得。我遠遠注視這久已聞名的點心,發現剖開的月餅內有細微的小東西在活動;剝開的花生也隱約見到閃動著的蛛網。這是老人的規矩,禮數上的過程,倒並不希望冒失的客人動起手來。」

齊白石還在家中蓋了一間儲藏室,雖然是間儲藏室,但它是用整磚壘的,是整個院子裡最結實的屋子,與畫室、睡房相比,簡直結實得過了分。齊白石除了在畫室里待的時間長,這一間就是齊白石天天光顧,來得第二勤的地方。這間屋裡放著糧食,每到做飯的工夫,傭人便去請示,齊白石會取出一大把時時拴在身上的鑰匙,帶著她打開鎖,根據當下吃飯的人數,親自用一個小罐頭盒量出米麵。

齊白石在生活中的種種「怪」作風,經常成為一些人責難他的把柄。其實,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他倔犟得像一個天真的孩童:不愛做的事,決不勉強;看不慣的事,張嘴就說。

「七七事變」後,齊白石閉門謝客,拒絕日偽頭目索畫,也不賣畫,寧可挨餓也不喪失氣節。據說他曾在門上貼出13個大字:「白石老人心臟病發作,停止見客。」他還創作了《群鼠圖》來影射嘲諷日偽漢奸。在畫上老人寓意深長地寫道:「群鼠群鼠,何多如許?何鬧如許?既口齒我果,又剝我黍。燭燈殘,天欲曙,嚴冬已換五更鼓。」在齊白石的筆下,這些表面上耀武揚威的侵略者其實就是一群色厲內荏、見不得陽光的老鼠。

抗戰期間,他還畫了不少「不倒翁圖」,勾勒塗抹,一氣呵成,簡潔明快,粗獷拙樸,寥寥幾筆,神態畢現,把一個個不學無術、賣身求榮、唯求不倒的貪官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然後,在上題詩:「能供兒戲此翁來,打倒休扶快起來,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或題:「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汝忽然來打破,通身何處有心肝。」借題發揮,痛罵官僚。

在這所住宅里,齊白石像一叢火焰,冷靜、平淡地燒著,把自身的魅力都傾注進了自己的作品。

延伸閱讀|齊白石老人筆下的「鼠趣」

齊白石畫鼠常常題詩,筆墨里透著理趣,詼諧中含著警醒,其畫其詩意味深長,耐人尋思。他在《畫鼠》中畫了一隻老鼠,慌慌張張作奔跑狀,像去做什麼不光彩的事,題款更是尖銳有趣,入木三分:「汝足不長,偏能快行。目光不遠,前頭路須看分明。」這是勸人做事眼光須放遠大,可以說是對那些腹內空空卻擅投機鑽營,鼠目寸光卻自以為是的小人物的鮮活寫照。他還有一幅《小鼠翻燈》圖,一隻小老鼠站在油燈下,抬首望著盛油的小燈盞,饞涎欲滴,顯出很貪婪的樣子。畫上有詩云:「昨夜床前點燈早,待我解衣來睡倒。寒門只打一錢油,哪能供得鼠子飽。何時乞得貓兒來,油盡燈枯天不曉。」他將鼠偷燈油比作貪官污吏的橫徵暴斂,把貓兒治鼠喻為有朝一日吏治能夠澄清、貪污終能絕跡,意味深長,發人深省。

齊白石是一位出身草根的平民藝術家,喜歡畫鼠就源自他平民化、幽默化的性格。在民俗學中老鼠是吉物,象徵生命的繁衍,並非是讓人深惡痛絕以至人人喊打的那個動物。齊白石一生畫了許多幅老鼠作品,皆以諧趣橫生的筆墨繪成,體現了老人那種特有的幽默和詼諧,讓人倍感熟悉、親切。

白石老人91歲高齡時還應親友之邀畫了一幅《雙鼠覓食圖》,此畫堪稱是鼠畫中的精品。畫面上兩隻老鼠,一座燭台,外加兩隻紅蘿蔔,層次分明,色彩喜人,尤其是毛茸茸的兩隻老鼠,一前一後,爭逐覓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畫完後,白石老人意猶未盡,又親筆題詩於畫:「燭火光明如白晝,不愁人見豈為偷?」署款更是特別,猶如一封家書娓娓道來:「佛遜賢侄孫如見,九十一白石老人寄自北京白石畫屋,交汝大兒手親交上。」原來白石晚年向其索畫者甚眾,但老人畢竟年事已高,且珍惜自己的作品,所以求得一張老人的畫並不容易,即使親戚也是如此。所以他在畫上特別交待,這幅畫可是他親手「交汝大兒手」,由其親手交給你啊!一段題跋,把老人的仔細與「吝嗇」活脫脫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此亦畫壇一段絕妙趣事。(來源:《黨建》董夏青青/文 《文史博覽·文史》王凱/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