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 科技是汽車革命的「排頭兵」

e電園官方賬號 發佈 2020-01-14T16:17:58+00:00

本來不知「風」往哪吹,看多了就明白了……[搜狐汽車·黑客]谷歌、蘋果、百度、騰訊等等國內外科技巨頭「跨界」入局汽車智能化領域,向世人已經證明了「科技決定未來」這個結論,其實同樣適用於汽車。

編者按:正如筆者在總結前日開幕的CES2020時所言:所謂趨勢,是法規、政策指明的方向,也是行業專家、企業決策者對未來的判斷,更是「黑科技」實際應用的見微知著。本來不知「風」往哪吹,看多了就明白了……

[搜狐汽車·黑客] 谷歌、蘋果、百度、騰訊等等國內外科技巨頭「跨界」入局汽車智能化領域,向世人已經證明了「科技決定未來」這個結論,其實同樣適用於汽車。而什麼才是未來汽車技術的重點?在剛剛閉幕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汽車核心技術論壇上,專家學者乃至從業者們給出了答案,以下逐一為大家梳理。

PS:1月10-12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搜狐汽車作為大會官方戰略合作媒體深入前線,以圖文及專題的立體呈現形式,第一時間為您帶來大咖雲集的產業盛宴。

[·每次工業革命都是主角的汽車 如今當然還是「排頭兵」·]

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在演講中所言:歷史上三次工業革命汽車都是主角,如今當然還是。而且如今的這次汽車的革命,看起來更加迫切。

2015年底全球氣候大會通過、2016年4月份簽署的《巴黎協定》,各國決定將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2017年9月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各國發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降低碳排放已經成了全世界的共同目標,這其中,汽車正是緊隨工業排放之後位居「榜眼」的存在。

於是,能源轉型成為了汽車革命的第一步。曾經大家聊汽車的核心技術,無外乎傳統三大件的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逐漸變成了「三電」的電池、電機、電控。關於汽車「觸電」,電的來源是否清潔備受爭議,但從愛迪生髮明電燈至今,電能已然是千家萬戶必須,用了那麼多年、未來還會繼續使用,同時還有容易獲取的先天優勢,所以「油改電」順理成章。

[·在「新」的道路上油和電都不是將來時 科技才是·]

汽車產品勢在必行的能源轉型,說起來已經談不上新了,2015年被定義為是中國新能源車的元年,如今乃是進行時;技術難有顛覆的傳統內燃機雖然仍是市場的絕對主力,但在追求「新」的道路上,已經是過去時了,如戴姆勒集團此前就對外宣布,不再研發單獨驅動車輛的內燃機,轉而在油和電同時作為動力源方面下功夫,之後逐步弱化油、提升電的權重。

以發展的眼光看「新」的程度,就回到了開篇所言的科技決定未來,這才是將來時。此次2020中國汽車百人會的汽車核心技術論壇,以晶片與軟體驅動新一代汽車發展為主題,涵蓋了雲平台、算法算力、生態系統等等老百姓陌生的關鍵詞,成為了時間軸上未來的主旋律。

[·還有比汽車「新四化」概念更新的「兩化+兩業」·]

「科技決定未來」這個很多領域萬金油的結論,放在汽車上帶來了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其中電動化是基礎,網聯化和智能化是核心技術的映射。共享化則並非現在的共享單車或是汽車,而是前「三化」技術革命成功後的新交通形態,讓汽車從產品、工具變成一種出行服務的美好願景,這個話題我們也將在稍後的文章中,單獨、詳細的為您分解。

相對於「新四化」這個已經很新的概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在演講中又提出了更新的概念:「兩化+兩業」。「兩化」代表著信息化+工業化:汽車核心技術的升級,乃是這兩方面融合、協同進步的結果,如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的發展,信息化決定了技術的上限,工業化絕對了商業落地的時間與成本。

「兩業」代表了製造業和服務業:「兩化」的實現離不開「兩業」的革命,現階段工業4.0時代是車企、供應商的高頻熱詞,能夠從產品製造源頭提升,才能讓定位未來的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完善的服務體系,才能真正的支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進化。

[·未來的汽車要有不同「人格」 ·]

說了半天宏觀的行業發展,咱們來聊聊稍微具體一些的推進路線。所謂不同「人格」,乃是筆者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演講標題,第三軸心時代的「翻譯」。

先解釋一下「軸心時代」,智能系統行業專家王飛躍的定義是:第一軸心時代是人性的覺醒,人類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問題;第二軸心時代是理性占據了主導,牛頓、愛因斯坦讓人們認識到了科學;第三軸心時代則是智能的未來演化,即人工智慧時代。

他舉了一個第三軸心時代在汽車應用上非常直觀的例子,簡單把智能汽車比作機器人,那麼核心技術其實可以看作是現在手機APP的進化版,伴隨著高頻率的不斷修正與學習。最終讓車變成一個大手機,成為你通向世界各個地方的智能場景。

從簡單的機器人概念繼續衍生,就有了平行機的概念。未來解放大部分人力的機器人,本職工作涉及開車的司機、探測周圍環境的偵查員、實時快速報告的通信員、決定下一步具體操作的中層幹部等等,相當於分飾多個角色,並且要完美的應付「人格分裂」,帶來平行駕駛的智能汽車。

[·把汽車看成大手機 需要架構、模式乃至算法的進化·]

前文讓「車變成一個大手機」的說法,清華大學教授鄧志東給出了具體的解讀。首先是全電化,此處的語境並非汽車能源從燃油到「觸電」的轉型,而是越來越多功能或者說傳感器、攝像頭等用電設備的增加,汽車電子系統乃至電子的基礎架構面臨著升級,首當其衝的是整個供電系統就要做出改變。

未來一段時間內最行之有效的改變,就是48V弱混技術,筆者在CES2020報導中就做了預告,我們接下來將專門做一個系列選題,來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其次是軟體化,這個概念很好理解,如今越來越多的車有了整車OTA作為基礎,整車大部分電子系統均能跟手機一樣在線升級,如我們此前剛試駕過蔚來ES6不到兩周,其系統版本就從2.3.0升級到了2.4.0,特斯拉2019年的系統升級更是達到了兩位數。這正是現階段所謂智能汽車,相比傳統汽車在使用模式上的改變。

最後是與「大」相關的信息化,車輛本身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的單體智能,與道路、網際網路、雲端資料庫等互通,都需要傳輸與處理速度的提升,傳輸涉及到了5G以及更高的通信技術,而處理速度就涉及到了系統的算法與算力。

算法既要從現在的每個功能由不同ECU來實現,上升到一個控制域負責多個功能的「減少」,還要將不同權重的軟硬體「增加」更多的分工,更多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域裡面了,完備的組織架構必不可少。

算力方面的提升好理解,10年前的電腦CPU、顯卡GPU肯定是支持不了現在的遊戲,就連每年推出新手機核心處理器都會帶來一波升級,伴隨汽車電子系統升級方可有所突破的科技,自然也是需要提升。如Mobileye的EyeQ系列、英偉達的Drive PX系列,乃至特斯拉FSD晶片等,都是以核心處理器領導全局的典型,也都在此不斷的推出疊代。

[·總結·] 正如前文所言,汽車科技要比發動機、變速箱,以及核心「三電」都要更加「未來」,這一波汽車革命的生力軍,同時,隨著「新四化」逐漸揭開神秘面紗、嶄露頭角,這還是主力部隊。本文根據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專家們的主題演講,本文簡單梳理了一下脈絡,介紹了汽車科技的大趨勢以及技術發展路線。有了概念再談具體發展,以及與用戶相關的「黑科技」有哪些?想來大家也更容易理解。我們稍後將繼續圍繞汽車科技詳細分解,敬請持續關注搜狐汽車·黑客。

關鍵字: